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篇1
我們的母語重情性、重意會、重簡約、重自悟,我們的語文教學也理應重情性、重意會、重簡約、重自悟。
語文與生活天然聯(lián)系在一起,語文反映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對學生而言,語文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生活。生活是語文唯一的源頭活水。
學生用情感領悟母語的同時,母語也同時熏染著學生的情感;學生用智慧解讀母語的同時,母語也同時提升學生的智慧;學生用心靈品味母語的同時,母語也同時雕琢著學生的心靈。因此,母語應該成為學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綠洲,成為學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風景、成為學生心靈中的一股甘泉。
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種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種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種佳境。境界越高,課的痕跡越淡,終至無痕。因此,課的`最高境界乃是無課。
“以情帶讀,讀中悟情”是“情感派”閱讀教學的立身之本!耙郧閹ёx”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體驗、想象、靈性的情,是充滿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愛美的情。以情帶讀,帶出的是飽含深情的讀、是全神貫注的讀、是多元感悟的讀、是個性飛揚的讀、是融會貫通的讀、是出神入化的讀。以情帶讀,還自然帶出讀的技巧、讀的節(jié)奏、讀的旨趣、讀的韻味、讀的神采。
語文學習,是學生以原有的認知經(jīng)驗和人生體驗為基礎,對文本主動加工并重新建構的過程。古人有言: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正所謂“一輪皓月當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
把課文讀通,對多數(shù)學生來說并非易事。朱熹有言:“凡讀書,須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shù)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眴栴}在于,這樣讀書,有人不屑一顧,有人不以為然,有人不了了之,也有人不知所措。學生的讀書水平普遍不高,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把功夫扎扎實實地化在讀原文上,這是學好語文的金玉良言。
閱讀課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讀書。整體感知主要靠讀,有所感悟主要靠讀,培養(yǎng)語感主要靠讀,情感熏陶主要靠讀,積累語言更要靠讀。正如清人唐彪所言:“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睂W生只有在讀書中才能學會讀書,這是一個再樸素不過的真理。
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篇2
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條理清晰,有條不紊。而且重難點突出,把教學的重點:“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真正落到了實處。
存在不足的是:在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塌它”這句話時,我向孩子質(zhì)疑:這句話給我們強調(diào)了哪兩種人生觀?生也如我預設的那樣回答:一種是積極的,另一種是消極的。教后才知,很多孩子都未必知道,人生觀是什么。不能領悟到這是一種對生活的態(tài)度。而我當時如果能及時質(zhì)疑:積極的人生觀指的`是什么?你能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嗎?消極的人生觀指的是什么?你又能舉出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嗎?如此一來,就不怕孩子不理解句子中的內(nèi)在含義了。
由此可見,引導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除了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還可以讓他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
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篇3
《生命生命》是女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是一篇對生命的頌歌。作者通過生活中普通的飛蛾求生、磚縫冒苗、靜聽心跳三件事例,以小見大,引領讀者從三個事例中去感悟生命,從字里行間去探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同時表達了作者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希望每個人都珍惜生命,堅強勇敢,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價值,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更加光彩。于是,我設計了: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事例導入;自讀課文,專題研究;品讀課文,感悟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生命真諦;課內(nèi)拓展,升華情感;配樂朗讀等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教學片段中,我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會遇到什么困難?你會如何選擇?讓讓學生手撫胸前,靜靜感受自己的心跳,你感受到什么?這些話使學生設身處地為種子擔憂,為作者感動,同瓜苗一起抗爭,為自己鮮活的生命而驚喜。這樣,理解作者的.感受已經(jīng)水到渠成了。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把對生命的感悟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如何讓自己有限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價值。我在學課文時,請學生說說怎樣做就是在好好使用生命,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怎樣做又是白白糟蹋生命,虛度年華?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見聞。之后,我出示:“生命因_______而精彩”,沉思片刻后,學生紛紛各抒己見,一個個都成了小哲人。“生命因珍惜而精彩,生命因堅強而精彩”等。我趁熱打鐵,趕緊又說:“那么既然生命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該怎樣好好使用生命呢?學生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了。
存在不足:
課始,由于緊張,過渡語不夠簡練,有些重復,有些關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忘記進行。不能夠充分的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全員參與。
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篇4
今年教七年級,讓我這個原來對新課程投入不深的人,終于進入了新課程的大門,應該說,我是滿懷信心與希望,因為在我原來的理解中,新課程的課堂是由學生自主的課堂,教師只要作適當?shù)囊龑Ь涂梢粤,那教師不是很輕松?聽了一些公開課,感覺也是如此,課堂上氣氛是非常活躍,教師講的也不多,學生自己探究,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重點問題,不是說“三個臭皮匠,頂?shù)蒙弦粋諸葛亮”嗎?何況我們有那么多的“臭皮匠”。所以,課前我的準備可是非常輕松的。
帶著這種想法,我進入了課堂。我們七年級第一課是《在山的那邊》,第一堂課,我讓學生讀課文,由于先聽了課文的錄音,所以學生朗讀也很投入,這一步完成得非常好,我非常滿意。接下來,就進入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了,我請學生先自己仔細閱讀課文,然后將自己有疑問的內(nèi)容寫在紙上,學生都很認真地完成了,接著,我請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剛才小組四位同學提出的疑問,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不能的,就等下全班討論,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非常熱烈。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接下來該是答疑了,課前我準備了好多比較重要的問題,就等學生提出來了,我以為學生再厲害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我就請學生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時學生的手舉了起來,我嚇了一跳,那么多的問題?首先,我請了一位叫陸婷的女同學,她提的第一個問題就讓我吃驚不小,她問:“老師,既然說這是一首新詩,那新詩的奠基者是誰?”這個問題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的腦子飛快地轉著,終于我也不是太確定地告訴她應該是郭沫若。學生的這一下可將我嚇了一跳,心中不由地暗叫僥幸。接下來的問題更使我感到學生了不起,那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的問題是朱暉提出的:“詩中的山象征了困難險阻,那我們知道比山更可怕的多的.是,比如非洲的原始森林,還有沼澤,還有許許多多,把他們比作困難不是更可以看出克服困難的艱巨嗎?”我不禁豎起拇指,說:“這問題水平真高。”朱暉笑了,同學們也投以敬佩的目光,而此時的我倒有點為難了,我該如何回答呢?是否就讓學生自己討論?我決定先讓學生討論一下,趁這時間我自己準備一下,要講得讓學生服氣。
學生你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見解,最后,我總結了,我說:“我們可以用剛才的非洲原始森林、沼澤等來象征困難,但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可能山更熟悉更切近我們的生活。用山來象征困難可以讓我們更好理解!笨吹綄W生都不由自主地點點頭,我也舒心地笑了。我意猶未盡地請同學們再來提問,可學生居然說他們的問題都解決了,我不僅有點傻了,這樣的話,我如何將我要給他們講的內(nèi)容講給他們聽那?我原來以為學生總有解決不了的。這可怎么辦?我靈機一動:“下面請同學將你們小組討論的,你們以為很重要的、或者你們覺得解決得最得意的問題展示出來,讓老師和大家見識一下好嗎?”這一下,可熱鬧了,一只只手舉了起來,各組同學爭先恐后地要求發(fā)言,結果真的將重要的問題都解決了,這下我的目的達到了。
通過這堂課,我徹底改變了原來對新課程的看法,現(xiàn)在我知道其實新課程對于教師的要求是高得不得了,有時我們開玩笑說,新課程需要我們教師每人都是全才,每人都是百科全書,確實如此,現(xiàn)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遇到的許多問題,在原來的傳統(tǒng)教學中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充電,積累,這樣才能擔負起新的歷史時期新的教育的責任。以前老說教師應該是一瓶水,現(xiàn)在,我覺得我必須是浩瀚的大海!缎氯私唐吣昙壵Z文上冊《在山的那邊》教學隨想》這一教學反思,來!
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篇5
一.我這次采用的教學方式依然是以老師的講授為主。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大家已經(jīng)有目共睹,但還是作為一種主要的教學方式在實行,這與新課改的精神是違背的,也是不科學的。在課堂是我問同學們:“你們覺得文言文好學嗎?喜歡學嗎?”結果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告訴我“不好學,不喜歡”。我想這是學生心里真正的.呼聲,但是我們教師卻是經(jīng)常忽略了他們的心聲,依然按照我們自己的意念來教學。這里面可能有很多復雜的原因,但是我覺得如何讓學生愛上文言文才是最關鍵的,要讓他們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這樣我們的教學就算是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在課堂上,我盡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導語的設計,圖片的展示,提出一些問題,講一些故事,對學生的回答積極肯定等等。但還是覺得這樣不夠,因為一旦涉及到知識點的時候,我就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因為我無法讓知識點的講授變得更為生動,更為形象,我想這是我個人的問題。
二.這是一篇充滿趣味和想象的文章,應該可以讓學生成為主角,讓學生去體驗文章里面的樂趣,因為他們才剛剛度過自己的童年,對于自己童年時的一些趣事還是記憶猶新的。如果能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趣事談談童年的一些感受,再讓他們?nèi)ンw驗作者當年的樂趣,或許效果會更好。但是實際上這堂課我們大都是在傳授文言知識,而忽視了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覺。這實際上也違背了新課改的精神。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一個主導的作用。所以我們的課堂應該盡量發(fā)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發(fā)揮教師主導的作用。
【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3-29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05
語文上冊《觀潮》教學反思03-29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13
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3-29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集錦03-24
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學反思13篇04-19
語文上冊看雪教學反思03-18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生命生命》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