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大班教案錦集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nèi)容,唱準“嘀嘀嘀嘀嘀嘀——嗒”樂句。
2.感受歌曲優(yōu)美、抒情的旋律。
活動準備
圖譜《小籬笆》、歌曲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發(fā)聲練聲,調(diào)動幼兒情緒
1.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進行發(fā)聲練習,幼兒用唱歌的方法與老師進行互動,營造一種活潑、寬松的活動氣氛,調(diào)動幼兒參加活動的`熱情。
2.練聲曲《向風兒問好》。
“美麗的春天來了,風兒輕輕的吹著,小朋友,讓我們來向風兒問個好吧!”
(二)引導幼兒傾聽、感受歌曲
1.教師播放音樂一遍。
“這首歌曲好聽嗎?”
“猜一猜,風兒在唱些什么?”
“它唱出了春天的哪些變化?”
2.幼兒回答自己的想法。
3.教師再次播放歌曲,讓幼兒驗證自己的想法。
(三)看圖譜學說歌詞
1.請幼兒看圖譜學說歌詞。
2.老師有節(jié)奏的帶領幼兒學說歌詞。
(四)學習歌曲
1.教師跟隨音樂,唱歌曲一遍。
提問:“你覺得歌曲中哪一句歌詞最有意思?”
2.教師用摘句的方法,將幼兒最感興趣的一句歌詞摘出來,和幼兒一起學唱。
3.教師彈奏,幼兒跟老師完整學唱歌曲第一段。
4.重點學唱“嘀嘀嘀嘀嘀嘀——嗒”樂句。
5.幼兒再次完整地聽歌曲一遍,學唱歌曲第二段。
6.在幼兒學會歌曲的基礎上,讓幼兒分組自由地編動作,并進行小組交流。
7.分組進行表演唱。
(五)活動延伸
春天除了給小籬笆的周圍帶來了許多的變化,還會給我們的周圍帶來什么變化?請小朋友把這些變化創(chuàng)編到歌曲里,下節(jié)課時來一起演唱!
大班教案 篇2
準備:
宣紙、白色蠟筆、藍色鋼筆水、抹布、老師、主持人、小朋友
先用白蠟筆在宣紙上設計出漂亮的花紋,用白蠟筆涂上顏色。把設計好花紋的宣紙浸入藍色鋼筆水里,沾一下快點拿出來,等白色花紋完全顯出后取出,晾干。
過程:
出示藍印花布,小朋友覺得這些花布漂亮嗎?小朋友看到各種漂亮的藍印花布都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你知道是誰想出來做這些花布的嗎?由老師告訴他們是印出來的!笆窃趺从〕鰜淼哪兀俊焙⒆觽冏穯。
主持人和老師搭話引出
這些藍印花布是古時候勞動人民想辦法印出來的,經(jīng)過這么長的`時間我們還覺得它漂亮,許多外國朋友也非常喜歡,你們說我們中國人聰明不聰明?(民族意識)
你們想知道這些漂亮的藍印花布是怎么印出來的嗎?主持人也特別喜歡這些花布,所以特地請老師來教我們,現(xiàn)在我就來試一試,看看自己學會了沒有,小朋友也要看仔細了,比一比誰最先發(fā)現(xiàn)里面的秘密。
花紋可以非常簡單,憑想象在紙上畫
有幾個小秘密要告訴你們呢,明白了我的小秘密,你印出來的花布就會特別的漂亮。等一下設計的花紋要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而且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多畫一些。
還有一個秘密就是浸顏色的時候兩只手要拎好,不要松開,沾一下馬上拿出來
大班教案 篇3
大班奧爾夫音樂教案:《吹泡泡》
活動目標:
1、通過節(jié)奏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節(jié)奏感。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對音樂的開始與結束的反應能力
3、對幼兒進行氣息的訓練及力度的控制和想象力的練習。
4、能夠完整地歌唱歌曲并且大膽地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
活動準備:節(jié)奏卡片吹泡泡的玩具鈴鼓鈴圈單響筒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練習
1、師生問好。
2、節(jié)奏游戲。
二、復習鞏固對16分音符的認識。
1、師:這是誰呀,你們認識嗎?
幼:十六分音符。
師:對,我們就是一個蘋果分四瓣,一人吃一口的,所以走路的速度是快還是慢?為什么?所以唱歌的聲音是長還是短?
2、將16分音符放在節(jié)奏圖中,先分行拍,再連貫著拍。
師:現(xiàn)在我在節(jié)奏圖里又加上了十六分音符,難度加大了,你能邊念邊拍出節(jié)奏來嗎?
3、教師將幼兒分成四組,進行節(jié)奏練習比賽。
師:好,那這一次我們來分組比賽,看哪一組拍的最最好!
。◣熒黄鹣确中信,再連貫著拍。)
4、嘗試用節(jié)奏說一段話。
師:其實這個節(jié)奏就是上次我們學過了一首童謠,你們聽——的大,的哥的哥
大,三個臭皮匠在寫文章;的大,的哥的哥大,湊成一個諸葛亮。。ń處熡媒贪糁笀D譜)
5、幼兒嘗試,分小組一起來玩游戲。
師:自己商量一下,誰打節(jié)奏?誰念兒歌?
6、請部分幼兒和家長一起表演。
三、游戲《吹泡泡》。
1、教師開始吹泡泡引起幼兒的注意。要求請每一位小朋友盯住一個泡泡去看,泡泡的顏色、在陽光下的顏色、形狀,引出歌詞。
師:老師在吹泡泡的時候,請你用小眼睛仔細盯住一個泡泡看看一看泡泡在陽光下的`顏色是什么?形狀是什么樣的?
2、幼兒根據(jù)觀察回答教師的提問。
師:小朋友們都發(fā)現(xiàn)了,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飛呀飛上天飛呀飛上天,泡泡泡泡咦泡泡不見了。
3、請小朋友每人跟著一個吹出的泡泡唱“啊”音延長到泡泡破裂,破裂時發(fā)出“啪”的聲音。
師:下面我們用啊的聲音表示吹泡泡,用啪的聲音表示泡泡破裂。(幼兒游戲)
4、用聲勢表現(xiàn),請幼兒每人跟著一個吹出的泡泡一直輕聲拍手,當泡泡破裂時跺一下腳表示。
師:好玩嗎?這次我們來換個玩法,泡泡吹出的時候拍手,泡泡破裂的時候
跺腳。好不好?(師生一起游戲)
5、二部練習,幼兒分成兩組,玩吹泡泡的游戲。
師:當泡泡吹出時,第一組小朋友各自跟一個泡泡,發(fā)出“啊”的聲音,第二組小朋友同樣每人跟一個泡泡,在泡泡破裂時發(fā)出“啪”的聲音。
四、樂器游戲。
1、出示樂器鈴鼓、響板讓幼兒辨認,用鈴鼓或鈴圈跟吹出的泡泡,圓舞板或雙響筒表示破裂的泡泡。
師:這次我們帶上樂器寶寶一起來玩。(拿樂器玩游戲2次)
2、合音樂一起游戲。
師:下面我們一起跟著這首好聽的歌曲《泡泡不見了》來玩一玩吧。師:我們手拉手圍成一個泡泡,有大又有小就往后退和往前進,飛呀飛上天飛呀飛上天就拉手轉(zhuǎn)圈,咦泡泡不見了,嘴巴里一定要說“啪”,這時手松開,各自擺一個不一樣的造型。一定要和別人不一樣哦!
大班教案 篇4
游戲目標:
1.鍛煉幼兒四散跑及閃躲能力。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游戲準備:
用布或紙做的夸張的.長袖子、戶外場地游戲玩法:
老師或選定的幼兒戴上長袖子,帶著一組幼兒邊走邊念兒歌:"長臂人,來抓我,我跑累了歇一歇"。念完兒歌,老師猛轉(zhuǎn)過身抓幼兒,孩子四散閃躲跑,跑不動了蹲下,老師就不抓了,如果全部幼兒都蹲下或抓住一個,則游戲重新開始。
游戲規(guī)則:
1.幼兒在指定的區(qū)域內(nèi)活動,跑動時注意觀察,保護自己及其他人的安全。
2.被長臂人抓住后游戲結束,被抓幼兒轉(zhuǎn)換角色成為長臂人,新一輪游戲開始。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在講解規(guī)則上,我導入過快,應該把要當長臂人的規(guī)則說的更清楚一些,除了要舉旗子,還要去檢查小朋友們有沒有在相應的呼拉圈上。在環(huán)境布置上,呼啦圈可以四處擺放不要一層不變,要層層遞進,增加難度。可以創(chuàng)設兩個人設,一個當長臂人去抓小朋友,一個人控制旗子去幫助小朋友們躲避長臂人,這樣可能更有趣味性,安全性。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8-05
大班教案04-21
大班教案04-22
大班教案04-26
大班的教案06-04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09
大班教案04-18
大班教案04-19
大班教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