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yōu)選【10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的11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
2、能正確讀出要求學會的詞語。
3、通過看圖和學文,了解葫蘆的葉子和果實的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收集葫蘆的實物和圖片。
2、葫蘆的`實物、《我要的是葫蘆》的課件、詞語卡片。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指著葫蘆實物)這是什么?這么可愛的葫蘆是怎么來的呢?(學生各抒己見,預(yù)設(shè)學生心理:葫蘆是農(nóng)民伯伯在地里種出來的。)
把種子放在地里后,可愛的小葫蘆又是怎樣長出來的呢?我們讀懂了課本上的這個故事,就會知道了。(齊讀課題:第七課《我要的是葫蘆》指導讀好葫蘆一詞,注意蘆字要讀輕聲)
二、讀文、識字、感悟。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學生根據(jù)要求獨立讀課文。)
2、看圖(課件顯示),圖上有什么?這些內(nèi)容在課文的那一段?誰來讀一讀?他讀得怎么樣?(學生評議學生讀的字、詞的正確讀音。并出示本課要讀好的詞語:葫蘆藤、掛了、一些)
3、誰認為比他讀得更好?好,我就請你當一當小老師。(讓學生跟著學生讀,進一步熟悉第一段。)
4、讀了第一段后,你明白了什么?(看課件,結(jié)合學生回答,指點理解:誰來說說葫蘆是怎樣長出來的?長滿綠葉和可愛的葫蘆有關(guān)系嗎?板書葫蘆的葉、花、果的關(guān)系。)掛了在這里可以換成什么詞?那個詞用得好?(觀看課件感悟。)指導朗讀,那個人看到這么可愛的小葫蘆,心情怎么樣?比一比,看看哪組讀出了高興的心情?(分組比賽讀)
5、觀看課件,這么可愛的小葫蘆都怎么樣了?這些內(nèi)容在課文的哪一段?看到葫蘆變黃了,落下來了,心情怎么樣?我們來比一比,男同學和女同學誰能讀出傷心的語氣。(男女同學比賽讀,并相機糾正讀音。板書變黃都落了)
語文教案 篇2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二三段。
2.理解皮埃爾的心理活動。
3.體會文中兩次“抽搐”的不同意思。
二、課時重難點:
體會皮埃爾的心理活動,掌握文中“抽搐”的不同意思。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復習聽寫。
抽搐泡沫猝不及防聲嘶力竭
耗盡須臾風景如畫謝天謝地
二、精讀第二段。
1.自由讀文第三至六自然段。
2.文中寫了皮埃爾的幾次心理活動?勾畫出內(nèi)容,讀一讀。
(1)在意識到海底將發(fā)生地震或火山噴發(fā)時,皮埃爾首先想到了什么?
(2)他這樣做了嗎?為什么?
。ìF(xiàn)在我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確切知曉這場海難即將發(fā)生的人,我有責任向來往船只通報這一信息。)
。3)觀看海嘯錄象,想象海難爆發(fā)時的情況,理解“我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確切知曉這場海難即將發(fā)生的人”的含義。
。4)從“--”中你體會到什么?指導學生讀好“不,我不能走”,抓住皮埃爾的'責任心和勇氣。
3.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找出兩個“抽搐”,并聯(lián)系上下文在小組中進行討論。
。ㄇ罢咧甘帜_的生理反映,后者指心理狀態(tài),很著急,輪船還沒收到信號,妻子快要死了,心理很痛苦,傷心。)
4.皮埃爾知道輪船已經(jīng)收到信號后,為什么不打“請救救我們”的燈語?你認為他這樣做法對嗎?
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1)因為在這一海域,海嘯隨時都會發(fā)生,不愿累及別人。
。2)想和亡妻克勒松在一起。
(3)擔心打出“請救救我們”,會影響別人逃生。
。4)心中只想著拯救別人而忘記自己的危險處境。
三、學習第三段。
1.指讀第七自然段。
2.從“謝天謝地”、“安息”等詞語中體會皮埃爾得知事情結(jié)果后的心情。(欣慰)
四、全文,鞏固提高。
在海嘯這樣的天災(zāi)面前,人本身是渺小的,然而皮埃爾在生死之時做出的抉擇,令人感到一個靈魂的偉大,震撼著我們,令世人敬佩!
五、作業(yè)設(shè)計:
1.閱讀課文,熟記內(nèi)容,嘗試復述。
2.完成課文后習題4,寫出兩個“抽搐”的含義。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六、板書設(shè)計:
24印度洋上生死夜
皮埃爾離開留下傳遞信息
(船長)求救放棄陪伴妻子
有責任舍己為人將生死置之度外
我的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認知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tài)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樹立環(huán)保意識。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動作
1、朗讀背誦時能正確發(fā)音。
2、寫字時能用正確的寫字姿勢。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生字,理解詞語;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策略:
根據(jù)以上對教學內(nèi)容、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的分析,本課采用“主導—主體”的教學模式和策略。生字認讀以學生活動為主,生字書寫筆順、偏旁名稱識別和書寫筆順采用先由學生自學、互相交流學習、然后由教師總結(jié)、學生自主練習的策略。低年級的孩子記憶力好,但是面對每天九個生字,往往是今天寫,明天忘。如何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效率?在生字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指導學生給生字編故事,編兒歌,編口訣、換部首記憶等策略,例如石頭撞皮就是“破”。這樣的生字教學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課文的有感情朗讀采用老師講解課文的寫作手法和情感基調(diào)之后范讀課文,然后由學生模仿、自由朗讀、同桌互讀互評、教師點名讀、師生共評、齊讀的“示范——模仿”和協(xié)作學習策略,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對春筍精神的理解采用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圍繞真實生活和學習問題展開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情感領(lǐng)域目標的學習效果,同時結(jié)合教師的及時總結(jié)升華,幫助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詞語卡片用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反饋;
2、演示文稿幻燈片用來呈現(xiàn)主要教學內(nèi)容;
3、板書主要用于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
4、《習字冊》用于學生的課堂習字練習 。
教學時數(shù):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條謎語,你能猜出謎底嗎?
老師說出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中看不見”,學生猜,隨機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
。1)學生帶著問題“我是什么”試讀課文,并圈出文中生字,多讀幾遍。
。2)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仔細聽老師是怎樣把每一個字讀準確的,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
3、學生自由大聲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4、開火車認讀帶拼音生詞卡片,師相機指導正音。
重點指導讀準以下字、詞。
zao zai
躁 災(zāi)
暴躁 灌溉 沖毀 災(zāi)害 睡覺 散步 飄浮
5、小組分別交流識字方法。
6、分小組齊讀課文,要求讀準確,讀流利。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7、學習生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2)匯報觀察結(jié)果,相機引導學生觀察重點字的特點,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師范寫字、邊寫邊強調(diào)重點: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沒有鉤;四點底的四點不同的排列方向。
(4)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8、鞏固練習生字。
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糾正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1、言語激趣,引入課文學習。
小朋友,聰明的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嗎?請你來說給大家聽一聽。
2、抓重點段進行朗讀感悟。
自由讀課文,說說你從什么地方知道“我”是水的?(找出第三自然段)
。1)自己練讀,評議指導。
你的朗讀很流利,你想聽聽“水”自己是怎么說的嗎?
。2)(課件出示水滴):小朋友,你真聰明,我是水,不過我睡覺的時候,請你讀得再輕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時候讀得輕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時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讀得活潑一些嗎?再練習練習,你肯定是最棒的。
。ㄕn件設(shè)計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點凸現(xiàn)一大滴水珠,并用對話的形式出示它的語言。)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讀出“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時的不同語氣。
。4)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生自由放聲朗讀
出示課件:(出示水滴的話)小朋友,我的性格是多變的,你能把我的各種變化找出來嗎?
。ㄕn件設(shè)計與上同,語言內(nèi)容變化。)
生自由找、畫,師隨機板書:(汽、云、雨、雹子、雪)
出示課件:你最喜歡我的哪種樣子啊,讀給大家聽聽好嗎?
(課件設(shè)計出現(xiàn)江河、小溪、大海三處不同的水珠,形態(tài)各異。)
學生分別找出不同自然段進行賽讀、點評。
(5)學習第四自然段。
水聽到小朋友們讀得這么棒,都想與你們交朋友了?墒撬f作為朋友,還想把他的脾氣告訴你們,你們想知道嗎?
小組合作讀第四自然段,老師巡視輔導。
引導學生在反復練讀中體會水“溫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提出不懂的詞語,相機理解“溫和、暴躁、灌溉、淹沒、沖毀、災(zāi)害”等詞語的意思。
根據(jù)自己的體會,讀出水不同的狀態(tài)和溫和、暴躁的雙面性,齊讀課文。
背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3、反饋。
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知識,懂得了什么道理?適時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
4、拓展思維。
5、作業(yè)。
水是我們親密的朋友,除了課文中介紹的,你還知道水能幫助人們做什么,說話練習 用“假如我是水”結(jié)合課文中介紹的知識說一段話。
(1)把今天新認識的字讀給父母或朋友聽聽。
(2)找找水的資料,看看我國水資源情況怎樣。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能按"習作要求提示"選擇和小伙伴之間發(fā)生的老師不知道的故事, 自擬問題寫下來。
2、要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把內(nèi)容寫具體,情節(jié)寫生動。
3、能主動修改自己的習作,逐步養(yǎng)成多讀多改的良好習慣.
重難點、關(guān)鍵
借助插圖探究寫法,捕捉細節(jié)完成習作.
課前準備
創(chuàng)造一個老師不在場的課堂,給予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明確要求
1 前幾天,老師有一次因故不在課堂,老師想知道沒有老師在時,同學們都做過些什么。不要怕在老師面前暴露缺點而羞于表達,大膽地說出真實的情況,無論是好事,趣事還是錯事都可以說。
2 交流
3 揭示本次習作要求----寫一寫老師不在場時,你和小伙伴之間發(fā)生過的故事,無論是好事,趣事還是錯事,都可以寫下來。
二、借助插圖,探究寫法
1 整體觀察插圖,感知”面”的描述。
討論:畫面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當時的'情形怎么樣?
2 抓住局部觀察插圖,感知”點”的描寫
從插圖中選擇你最感興趣的某個人或幾個人進行細致的觀察,想一想:他們在做什么?由人物的動作.表情想象出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3 插入突發(fā)事件添加細節(jié)。
展開想象:如果教室門猛然被推開,情況會怎樣?或者突然有人說”老師來了”,情況又會怎樣?
三、聯(lián)系實際,交流體驗
1、日常學習生活中,插圖中描繪的場面大家一定也經(jīng)歷過,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老師不在場時,自己曾經(jīng)扮演過怎樣的角色?
2、交流、評議
引導學生不僅抓住自己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還要把其他同學的種種表現(xiàn)都描述出來。
3、各自梳理,確定本次習作材料
四、寫法遷移,嘗試習作
1、運用插圖探究出的寫法完成習作草稿。
2、組織評議,指導修改。
3、謄寫習作
板書設(shè)計:
習作2
“面”——把握記敘文六要素
“點”——抓住人物活動
“細節(jié)”——插入突發(fā)事件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體會古漢語的特點,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詞語,常用詞語的含義,正確理解文章內(nèi)容。
3、激發(fā)學生樹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長為有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操的學生。
教學重點:
1、認識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點實詞的意義。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1、將所學的寓言擴展并活學活用。
2、體會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和人物的豐滿達到諷喻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第二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將共同探究美與丑這一主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欣賞老婦人心靈的美、追求樹立自信的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種美,同時也對丑的惡行也要加以揭露,以便警惕大家,使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美好。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讓我們先來觀看一段視頻,請同學們邊看邊想,其中東施的做法是否為她增添了美感呢?
2、生看后談感受。
3、小結(jié):同學們的感受值得珍視,就讓我們走進文中,再去感受一下文人莊子是如何審視美與丑的。
二、讀通語句,感知大意
1、老師范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內(nèi)容,體驗古人運用文字的魅力。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語句讀通順,還要注意語氣的停頓。相機解決顰、挈、亦字讀音及字義。
3、學生齊讀寓言,了解寓言的大致內(nèi)容。
三、讀懂課文,對照注釋自悟文意。
1、自己邊讀句子邊看課后譯文,揣摩句子意思。
2、同桌合作學習,聯(lián)系說句意。
3、根據(jù)你的理解用講故事的方式復述課文。
要求:用現(xiàn)代語言表達古文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靈活一些,不必強求說法一致,只要意思不錯即可,還可適當?shù)拇┎逵嘘P(guān)的背景資料。
四、細讀課文,讀懂句意。
1、西施和東施的對比,也是美與丑的對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寫出了西施的美和東施的丑?請生速讀課文,邊讀邊劃。
2、西施美:
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
(1)讀了句子后,體會到什么?(東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沒在哪?)結(jié)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資料來說一說。
(2)西施可真美,用個詞來夸夸她!(美若天仙,絕代佳人,國色天香)
(3)西施捂著胸口,皺著眉仍讓人賞心悅目,就連東施也來學習她,東施是怎樣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嗎?可以做動作,可以用語言來描述一下。
2、東施丑:
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過渡:看來東施效顰的確不怎么美,作者沒有細致地描寫東施的丑,而是重點描寫了人們的反應(yīng)。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2)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無病呻吟,矯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無中生有)
(3)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東施的樣子嗎?(其丑無比)
小結(jié):是啊!作者大膽舍棄對于東施五官的具體描寫,而是通過東施刻意模仿西施皺眉捧心的丑態(tài)所引起人們的反應(yīng)來進行側(cè)面烘托,這種寫作方法就是側(cè)面描寫。
(4)再讀句子,試著讀出東施的丑。
(5)學到這里,你想對東施說些什么?
五、總結(jié)全文,拓展閱讀
過渡:看來同學們對美已經(jīng)有了新的認識,那么我要請教大家:
1、同樣是皺眉捧心,為什么西施的樣子美,東施的樣子丑呢?
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訴東施嗎?
3、東施聽了大家對她的評價和建議后,我想她定會有自知之明,同時也會明白美與丑的真正含義,大家想象一下,東施今后會怎么想,怎么做?
4、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東施效顰這樣的事情?舉例說一說。
小結(jié):是啊!不切實際地照搬,結(jié)果只會適得其反,讓我們再讀這篇寓言,去體會一下寓言的情境吧!
(5)拓展閱讀《邯鄲學步》。
六、作業(yè)布置
1、背誦《東施效顰》;
2、為本則寓言擴寫并續(xù)寫結(jié)尾。
擴寫要求:
(1)可以以西施或東施或以路人為第一人稱來敘述這則寓言;
(2)可適當加入一些細節(jié)(外貌、神態(tài)、動作、心理)來刻畫人物的形象。
續(xù)寫要求:
(1)注意保持上下文的行文連貫;
(2)可適當加入自己的想象。
板書設(shè)計:
東施效顰
《莊子》
西施 自然流露賞心悅目
東施 刻意模仿適得其反
課后反思:
本文用簡潔、傳神的描寫,刻畫了東施這個人物形象。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順其自然。
學習的拓展非常重要,可以使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東施效顰的事情發(fā)生。
樂文中品讀 趣中體味 明辨美丑 感悟生成
教學理念:
尊重和珍惜學生閱讀中的自我體驗,引導學生自己讀進去,產(chǎn)生真實的體驗,進而在師生交談中完善體驗并受到潛移默化、熏陶感染。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學生通過詩文的聲調(diào)、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在強調(diào)自主體驗的同時還要與同學交流合作,既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又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完善自己。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借用丑女東施模仿美女西施皺眉而變得更丑這件事,說明了人對自己要正確認識,不要做不切合實際的模仿,否則只能弄巧成拙,適得其反。文章短小精煉,語言生動活潑,寓意深遠綿長。
教學策略:
用富有動感和表現(xiàn)力的肢體語言加深學生對文中重點實詞的理解。采用自讀感悟與合作交流相結(jié)合的學習方式領(lǐng)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并能結(jié)合生活實際正確感悟運用這一成語。
教學目標:
熟讀課文,體會古文的韻律美。
通過重點詞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初步滲透古文學習的一些基本常識。
以學生感興趣的參與活動,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體會文章的主題,聯(lián)系自身實際談感悟與收獲。
教學重點:
熟讀成誦的基礎(chǔ)上感悟生成,初步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
教學過程:
在導入時我主要采取觀看視頻的形式引出課題,并隨機拓展與文章有關(guān)的背景資料。讓學生對這則寓言有個感官的了解并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接著教師范讀,指導停頓,注意節(jié)奏感,體會古文的韻律美。我認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學生自讀,相互校音,做到通順流利。學生再讀體會,初步感受文章內(nèi)容,并結(jié)合重點詞語,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滲透學習方法,讓學生借助注釋,自主領(lǐng)會每句的意思。再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借助肢體語言,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這樣將文章以創(chuàng)編故事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既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又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使課堂生動有趣。復述之后,師生共同評價,注意幾個重點詞語顰捧堅挈走是否強調(diào)到位。除此之外,我把東施帶進課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生共同品味。從而理解和體會文章側(cè)面描寫的寫作手法。以東施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苦惱,學生幫助解決:如:西施皺眉很美,我只是模仿她,可是為什么卻招來很多人的恐懼與笑話?那么我今后該怎樣做呢?誰能告訴我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結(jié)尾我用富有感染與啟迪性的語言總結(jié)全文,并留下深深的思索。西施之美固然令我們眼前一亮,但東施之丑也令我們回味無窮,問世間:美與丑難道真的那么容易區(qū)分嗎?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首詩中的“紫、尺、疑”三個生字,熟讀并背誦這首古詩。
2、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生”與“掛”二字的用法之妙,想像古詩所描述的意境,感情朗誦這首古詩。
3、感悟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受到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想像古詩所描繪的意境之美。
教具準備:
廬山瀑布實景錄像。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板書課題。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有關(guān)廬山的文章《廬山的云霧》,知道了廬山景色秀麗。是的,廬山以她秀麗的景色吸引著無數(shù)中外游人去旅游觀光。唐朝的大詩人李白也曾慕名前來。他在山間漫步,一會兒弄石臨溪坐,一會兒尋花繞寺行。一路走來,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峰回路轉(zhuǎn),忽然,一個奇異的景色出現(xiàn)在他面前——一道瀑布從天而降!李白詩興大發(fā),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詩脫口而出(課件出示《望廬山瀑布》,指名讀。)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他的這篇古詩。跟老師一起寫課題。
。ǘ┙涣鲗W法,準備自學。
1、同學們,我們以前也學了不少的古詩了,想想看,我們以前是怎么樣學習古詩的?(要會讀,要弄懂詩的意思,要會背誦,還要會默寫。)
2、自由讀好古詩。
3、交流理解詩意的方法。
先理解詩句中關(guān)鍵字的意思,再理角詩句的意思。方法有:查工具書,看詩下面的注釋,問別人,聯(lián)系上下文等,依據(jù)學生回答隨即板書,在板書中一定要加入省略號,以免學生被框在這幾種方法里。
。ㄈ、學生自學古詩。
1、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自學古詩。師巡視,隨時幫助有問題的學生。
2、在自學基礎(chǔ)上進行小組合作,在合作中取長補短。
。ㄋ模、全班交流,理解詩意。
1、交流對詩題的理解。重在指導學生對“望”字的理解:不只是看,而是從遠處看。
2、交流對第一行詩的理解。
。1)指名說說詩句中關(guān)鍵字的意思。
日:太陽 照:照耀 (如果不這么細致地去分析,孩子們很可能把日和照當成“日照”這個城市來對待。)香爐:香爐峰,廬山上的一座山峰;生:飄浮紫煙:紫色的煙霧
(2)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太陽光照耀下的'香爐峰上飄浮著紫色的煙霧。、
(3)由“紫色的煙霧”讓學生想像一下,李白遙望香爐峰的時間(早晨)
。4)指導學生進行初步的感情朗讀:明白意思后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5)抓“生”字感受作者用詞之妙,從而指導學生更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這句詩中有一個字用得特別妙,睜大眼睛找一找,看它藏在哪里啦?學生找出“生”字后引導學生說出“生”字的妙處:一個“生”字寫出了云煙飄浮的動態(tài)之美,讓我們產(chǎn)生了無盡的遐想,仿佛看到了紫煙那飄飄悠悠、纏纏繞繞、娉娉婷婷,裊裊升騰的樣子。
3、交流對第二句詩的理解。
方法與步驟同第一句。再指導學生進一步有感情讀詩句時,要引導學生品味“掛”字的妙用,知道一個“掛”字化動為靜,寫出了瀑布在遙看中的狀態(tài),想像到此時展現(xiàn)在詩人眼前的簡直就是一幅巨大美妙絕倫的山水畫。如果學生能品出這種味道來,他們就一定能夠讀好這句詩。
4、交流對第三四句詩的理解。
理解這兩句詩,先理解 “疑”字的意思,然后理解詩句的意思。詩意理解后要抓“飛流直下”與“落”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氣勢。
5、每句詩的意思理解完后,要回歸整體,讓學生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ㄎ澹、想像意境,感悟詩情。
方法
。1)師描述意境,生閉目靜聽默想,用心去感受詩句所描繪的意境之美。
早晨,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紅日照耀下的香爐峰上,紫色的云霧輕輕浮動,圍繞著香爐峰纏纏繞繞、飄飄悠悠、裊裊娉娉,緩緩升騰。遠遠望去,那從天而降的瀑布仿佛是一條大河掛在了懸崖絕壁之上。來到瀑布跟前,看那瀑布飛流直下,撞擊在絕壁上突起的巖石上,濺起了無數(shù)的水花,發(fā)出了震耳欲聾的聲響。我出神地看著,聽著,恍恍惚惚間,我似乎覺得,這該不會是那銀河里的水從九天之上直落了下來吧,要不,怎么會如此磅礴,這般壯觀?
。2)學生在想像意境的基礎(chǔ)上再次朗讀這首詩,在反復朗讀中不斷與想像中的意境融合,最終達到詩與意境成為一個完美整體之目的。
。┻M入角色,深情吟誦。
方法
(1)讓所有的學生都做一回李白,全體起立,站在廬山瀑布前觀看瀑布,身臨其境感受瀑布之壯觀。、
。2)面對瀑布,讓“李白”吟誦《望廬山瀑布》,先讓個別學生吟誦,再讓全體學生一起吟誦。
至此,本首詩的教學已基本結(jié)束。
(七)課外拓展
為了讓學生對瀑布的感受更深一些,我找了一些其他人對瀑布的描寫充實在這一堂課的里面。拓展內(nèi)容,一首唐朝詩人施肩吾的《瀑布》一首葉圣陶先生寫的現(xiàn)代詩歌《瀑布》,最后一個是現(xiàn)代作家廬隱描寫瀑布的一個片斷。(目的:1、本課課后第五題要求學生再找出一到兩首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詩誦讀。這里的拓展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正合了這一道題的要求。2、本課課后第四題要求學生選兩首詩中的一首說說詩意。說詩意變成改寫將會對學生的表達能力的提高更有利,所以我決定要改寫。但改寫得給學生一些扶手。這里的拓展其實就是給學生的扶手。)
豁開青冥顛,寫出萬丈泉。
如裁一條素,白日懸秋天。
還沒看見瀑布,
先聽見瀑布的聲音,
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
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山路忽然一轉(zhuǎn),
!望見了瀑布的全身!
這般景象沒法比喻,
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站在瀑布腳下仰望,
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時時來一陣風,
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編寫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將舊故事新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難點:將舊故事加人新的內(nèi)容或變換新的情節(jié)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故事新編。
一、兒時就聽爺爺奶奶講故事,我們是伴隨故事長大的。很多故事流傳久遠我們聽過,我們還能繪聲繪色地講述。然而世界每天都在變化著,每天都有新鮮的.事情,故事也應(yīng)有新內(nèi)容、新的情節(jié),那些老故事也可以刊了。這節(jié)習作課就是一一故事新編。
二、讀"故事新編"提示,明確要求
1.說說習作要求。
2.課件出示圖片,說說圖片內(nèi)容:
(1){坐井觀天》改為《青蛙跳出了井口》。
(2)續(xù)編《龜兔賽跑》的故事。
(3){烏鴉和狐貍》改成《烏鴉不上當》。
三、展示想象,改換情節(jié)
1.新編《青蛙跳出了井口》。
(1)青蛙怎么跳出了井口,為什么跳出井口,跳出井口后是怎樣的情景。
(2)學生想象,交流探究。
2.{龜兔賽跑》是烏龜贏,續(xù)編會是誰贏得比賽呢?又是怎么贏的呢?
3.{烏鴉不上當》烏鴉怎么才不上當?狐貍是怎么做的?烏鴉又是怎么做的。
4.還有什么樣的故事?還有什么樣情節(jié)變化?請學生講述。
四、學生討論,指導學生寫具體
1.選擇一個情節(jié),想一想:如何寫具體?
2.提醒學生:抓住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寫具體。
五、學生自由習作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正確讀寫“宋朝、議論紛紛、和尚、船艙、沉沒、繩子”等詞語,語文教案-17撈鐵牛。
2、朗讀課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3、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正確讀寫“宋朝、議論紛紛、和尚、船艙、沉沒、繩子”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課文《撈鐵!,板書課題。
“撈”:東西掉到哪里用“撈”這個詞呢?
2、看了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學生提問。(誰撈的鐵牛?為什么撈鐵牛?怎么撈的?結(jié)果怎樣?)
二、自學生字新詞
1、音形難點:潛、陷、尚、論(多音字)
2、組詞語
宋( ) 拴( ) 陷( ) 論( )
送( ) 栓( ) 滔( ) 輪( )
繩( ) 綁( ) 鏟( ) 拖( )
蠅( ) 梆( ) 產(chǎn)( ) 施( )
3、理解詞義
宋朝:朝代名。由趙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這個地方位于黃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積的泥沙。
浮橋:在并排的船上鋪上木板造成的橋。本課浮橋的不同點是兩頭各拴在四只大鐵牛上。
議論紛紛:許多人在議論,各說各的看法。議論,對人和事物發(fā)表看法。紛紛,言論多而雜亂。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領(lǐng)。本課指了解這段河的深淺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領(lǐng)又很高。
潛水:隱藏在水面以下活動。
水手:在船上負責艙面工作的普通船員,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17撈鐵!。
浮力:物體在流體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動的力量。
工程家:能夠獨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設(shè)計以及指導施工的'專門人才。本課指懷丙和尚是機械和水利工程的專家。
和尚:出家到寺廟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讀課文,理解文章層次,整體感知課文
1、小聲自讀課文。
2、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什么內(nèi)容?
第一自然段:鐵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個和尚主動提出要叫水把鐵牛送回來。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準備工作。
第四自然段:請水手鏟泥沙到河里拔起鐵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們劃船把鐵牛拖上岸邊。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樣方法撈起其余的鐵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懷丙。
四、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思考: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3、思考課后習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2、練習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
撈鐵牛經(jīng)過,包括準備工作,打撈過程。
教學難點:
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
思考:
1、是誰提出要撈鐵牛?(板書:懷丙)
2、你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向大家介紹一下懷丙嗎?誰能用一個準確的詞概括一下懷丙的特點?(板書:出色)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為什么要撈鐵牛,誰能讀一讀有關(guān)內(nèi)容?
2、指名讀一讀有關(guān)內(nèi)容,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板書:被水沖走)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提出撈鐵牛的?(人們議論紛紛,可以看出人們束手無策,毫無辦法,是在大家感到撈鐵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提出來的。)
2、追問:從什么地方看出撈鐵牛十分困難?(從“笨重”一詞可以看出鐵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撈。從人們對此事“議論紛紛”可以看出大家對撈鐵牛沒什么好辦法。)
3、介紹:據(jù)資料記載,每只鐵牛重四,五萬斤,當時又沒有起重機這樣的現(xiàn)代化設(shè)備,打撈技術(shù)又比較落后。
4、懷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撈鐵牛呢?反復讀懷丙所說的話。(板書:叫水送回)
過渡:怎么叫水把鐵牛送回來呢?從這個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懷丙是一個出色的工程家呢?我們先來看準備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
四、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誰知道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摸清地點,兩只船并排裝滿泥沙。并排栓緊搭架,兩頭拴牢。)
3、齊讀這一段,進一步體會出色的準備。
五、學習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來,我們看打撈過程,打撈鐵牛的工作是分幾步做的?再看懷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答:分幾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運回?(板書:打撈)
4、一只鐵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辦呢?
5、指名用自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內(nèi)容:
《我是最弱小的嗎》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S版)第四冊第7單元的一講讀課文。
教材分析:
本課講的是前蘇聯(lián)的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四歲的薩沙。一家人在森林的空地上聊天、看書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托麗亞把雨衣拿給媽媽,媽媽又把雨衣給薩沙穿上,幼小的薩沙掀起雨衣,輕輕地遮在薔薇花上。薩沙學會了保護弱小者,他不再是最弱小的了。
讀完這課文,我們會感到親人間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并對小薩沙的自信和保護弱者的舉動產(chǎn)生由衰的贊嘆。
設(shè)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yīng)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chǔ),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2、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
教學目標:
1、會認16個生字,會寫7個字及以下詞語:周末、父親、弱小。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培養(yǎng)不甘為弱者,應(yīng)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3、能為人物的對話部分加上逗號、感嘆號、問號。
教學重點、難點:
1、認寫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教學掛圖、小黑板顯示重點指導句子。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強大)你知道這個詞的反義詞嗎?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比較長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讀順。
2、小組合作認讀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4、出示詞語卡片:周末、父親、弱小、纖弱、映襯、雷聲、聚精會神、傾盆大雨。
、傩±蠋燁I(lǐng)讀、齊讀。
、谀隳苡闷渲械脑~說句話嗎?
5、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完后標然段。
三、再讀課文,朗讀感悟
1、用課件或掛圖再現(xiàn)課文中描寫的畫面,看了這幅圖,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描述一下嗎?
3、出示句子。
他們來到林中的一片空地上,那里盛開著美麗的鈴蘭花,還有一叢野薔薇。野薔薇開了一朵粉紅的.花,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那么嬌艷。
4、指導朗讀:(學生先閉目想象眼前的景色)
這么美的景色,你感覺這個句子應(yīng)該怎么讀?你最想強調(diào)哪個詞?大家自己讀一讀,體會體會。
5、展示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6、比較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
野薔薇開了一朵粉紅的花,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那么嬌艷。
、倬渥又屑狱c的詞你還可以換成哪些詞語?(鮮艷、美麗、好看……)
、谛÷曌x課文,想一想這里用哪個詞最準確?為什么?
7、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下大雨了,托麗亞、媽媽是怎么做的?用“~~~~~~”畫出有關(guān)句子。
①指名讀第2自然段。
、谟懻、交流:母親和孩子們坐在草地上聊天,他們會聊些什么?(請同學上臺演一演)
③指名讀所畫的句子。(出示句子)
托麗亞趕忙從背包里拿出雨衣給了媽媽,媽媽又把雨衣給薩沙穿上。
、芡瑢W們,從這個句子你讀懂了什么?
、萦懈星榈乩首x句子(請你帶著自己的那份感動來讀這句話)。
8、有感情地朗讀3—6自然段。
、偻婪纸巧首x。
、谥该勒故咀x,其他同學評議。
、廴喾纸巧首x。
9、朗讀感悟第7自然段。
、賹W生自讀自悟,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朗讀。
、谒_沙看到大雨中的薔薇花,心里會怎么想?她為什么把雨衣遮在花上?
、塾懈星榈乩首x這一段。
④分組比賽讀。
10、朗讀最后一句。
、賹W生自己試讀。
、谥该故咀x,并說說這樣讀的理由。
、埤R讀最后一句。
11、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內(nèi)容,拓展延伸
1、課題“我是最弱小的嗎”是個問句,這句話換個方式還可以怎么說?(我不是最弱小的)
2、你感覺哪個題目好,為什么?
3、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何收獲?
五、鞏固識字
六、寫字指導
七、實踐活動
1、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充實自己的采集本。
2、給句子補充上合適的標點,再讀一讀。
媽媽 現(xiàn)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
哦 現(xiàn)在你是強者了
八、教學后記
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扎實。本人在《我是最弱小的嗎》一課教學設(shè)計中把握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遵循語文教學規(guī)律,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上下功夫。
1、在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關(guān)系上,把語言文字訓練與學生心靈感悟有機結(jié)合起來。教學中十分重視聽、說、讀、寫和字、詞、句、段、的訓練,抓住“典型語言”重點訓練。在此同時,教師憑借語言,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心去領(lǐng)悟,用情去體會,用想象去補充。
2、在師生關(guān)系上,把學生主動學習與教師指導有機結(jié)合起來。教師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在學生主動閱讀過程中,教師指導作用也發(fā)揮比較好。
3、在組織形式上,把自主研讀與合作研讀有機結(jié)合起來。本人十分注意引導學生獨立鉆研文本,自讀、自悟、自得,在學生充分自主研讀的基礎(chǔ)上引導他們就重點句、關(guān)鍵句合作研讀、討論、品讀。通過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想象讀、感情讀,讀出感情,讀出意蘊,并在此基礎(chǔ)上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寫的美麗景色,增強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4、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會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美麗的大自然的錄像片斷,并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
同學們,看看這大自然吧,萬物總是那么和諧的相處,使大自然如此的美麗。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來贊美過大自然的萬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小池》(板書:小池)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宋朝的楊萬里寫的。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出示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樹陰、幾片生機盎然的荷葉、幾只小小的錯蜒)(板書:泉眼、細流、樹陰、小荷、蜻蜓)
2、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詩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
4、檢查自讀情況。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讀全詩,老師正音。
5、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指導一、二句。
。1)指名讀詩的一二句。
。2)看課件。老師配樂說: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見。
。3)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聲音要輕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學生自由練讀。
。5)指名讀。
(6)男女比賽讀。
2、指導朗讀三、四句。
(1)看課件。老師配樂說: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頭了。)
。2)哪位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jié)的池塘?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才剛剛露出尖尖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3)多么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斷,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4)指名反復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5)全班朗讀。
3、有感情的朗讀整首古詩。
四、老師范讀,想像詩境
1、老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一幅小池圖。
2、指名說想像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可以和詩中的一樣,也可以聯(lián)想更多的東西)
五、背誦古詩,總結(jié)全詩
1、全班比賽背。
2、你喜歡這首古詩嗎?為什么?(板書:寧靜、美麗)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fā)現(xiàn),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nèi)圩o萬物,保護環(huán)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六、指導生字
1、給生字組詞。
2、指導寫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區(qū)別。“照”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的“日”和“召”一樣長。
七、布置作業(yè)
1、默寫古詩。
2、畫畫你心中小池的樣子。
八、板書設(shè)計
教案點評:
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小池》,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由衷的熱愛。教學中以美麗的自然景色錄像直觀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配以直觀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教學媒體運用恰當、適度,為突破重、難點服務(wù)。媒體,作為語文課堂教學信息傳播的中介,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雖然只作為一種輔助手段,
但如果在教學中作恰當、適度的運用,可以極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的,這一點在本教案中體現(xiàn)得較為明顯。本教案將錄像、圖片都用上了,既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wù),又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媒體運作,變抽象為形象,從而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樂園教案11-09
(精選)語文教案08-17
(精選)語文教案08-06
【精選】語文教案09-18
語文教案02-18
語文教案02-18
語文教案02-18
語文教案02-09
語文教案02-12
語文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