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改中的聽課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改中的聽課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改中的聽課心得體會1
去洋思中學一趟,勝讀十年書,洋思之路是一條開拓創(chuàng)新之路。洋思人是勇敢的開拓者,他們探索創(chuàng)新的力量不可阻擋。課堂上先學后教播種智慧和希望,校園里揮灑汗水,百花爭艷,桃李芬芳,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一矢志不變的教學理念深入到每一個教育者的心田,學生各個都是明天的棟梁。教育者都要與時俱進,萬眾一心創(chuàng)造出燦爛輝煌的教育業(yè)績。
教學理念的更新,是時代的要求,迫在眉睫。誰不改變就要落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早已經落伍,時代在發(fā)展,教師的角色在轉變,由教變導,由灌輸知識到引導學生發(fā)現真理,真可謂是180度的打轉彎。教師原有的一套教育教學管理辦法該進歷史博物館了。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必須迅速被教師接受并應用到教學中去,學校才可能有比較大的變化。
洋思六千多人的學校,課間操整齊化一,動作一致優(yōu)美,真有點傳奇的味道。吃飯同時分別進入三個餐廳,路上隊伍整齊,沒有人掉隊亂跑,到達餐廳后迅速就餐也沒有其他現象發(fā)生,使許多參觀的人折服。洋思中學對學生的管理效果是非常好的。這里邊我看到了他們的制度規(guī)范,同時也看到了人的'因素,時時處處事事都有管理者出現,管理者切切實實起到了管理的作用。
凡是有學生活動的地方,凡是有學生出現的地方都應該設崗定人,負責專職管理。管理全方位,不留死角,F在學生思維活躍,思想先進,各級管理人員都應該學好學生心理學和教育教學心理學。對學生的認識要上一個層次。要真正樹立起“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信念。現代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特別是初中屬于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階段,更應該深刻認識這個問題。作為普九階段的學生,受教育是學生的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剝奪學生的學習權利。新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學校無權開除學生。今后仍要堅信學生是學校的希望,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學生是教師服務的對象,學生就是上帝。學校,教師有權讓學生享受最好的教育。在洋思中學只看到各個崗位上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管理和服務,沒有看到學生干部在指手劃腳。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優(yōu)秀分子,在集體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是最大的作用。一切檢查評比活動的評委應該是教師們而不是學生干部。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嚴格檢查,嚴格考核評比及時表揚批評,讓學生樹立起“我自信,我成功,我拼搏,我成功”的信念,用“xxxx”來陶冶學生的情操。
生活也是課程,時時處處滲透德育。洋思中學的文化長廊建設得最好,一進入長廊,前后左右到處都是文化氛圍,古詩古詞,英語短句,相映成趣,讓人收益匪淺。校園內醒目處都是標語或警句,學生無論到什么地方都會自覺遵守紀律,嚴守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構建和諧的校園。洋思經驗就是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主體地位,怎樣好就怎樣管,讓學生抬起頭走路。不在治人,而在治心。好校長是圣園的魂。
學校每天都安排有公開課。公開課是展示學校“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平臺,所有參觀人員都為洋思的公開課喝彩。利用多媒體教師上公開課,要移植到我們斌英中學,開始的時候可定出每周五下午第二第三兩節(jié)課為公開課的時間。講課人員先由教導處安排,等到都爭著上公開課的時候每天都可以安排兩節(jié)。通過上公開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們聽課時間多數可以在公開課教室聽,也便于管理。這并不是難事,功到自然成。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是較好每一個學生的必由之路。所謂清是指教師要把該教給學生的方法,知識都教給學生,學生該學會的都學會。我們面對的學生素質較差,底子不是太好。但是應該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蹦蔷蛻摱嘣凇扒濉弊稚献鑫恼隆0堰@部分學生教好,更顯出英雄本色。
學校辦好的重要因素是教師。教師應該以“校興我榮,校衰我恥“作為座右銘。教師無論思考什么問題,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對得起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稱號,嚴以律己,都要以學校興旺發(fā)達為出發(fā)點,只要對學校發(fā)展有利的就認真作好。對學校發(fā)展不利的堅決不做。說話討論也必須站在這個立場上,有利于學校發(fā)展的話多說,不利于學校發(fā)展的餓話不說。要關心學校的一切,要注意樹立學校的形象。每個人都給學校增添光彩,學校必然會燦爛輝煌。
教改中的聽課心得體會2
多數教師參加了新課程的培訓,通過學校的精心組織和廣大教師共同努力,相對于全縣來說取得了極大的成績,但是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相差甚遠,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觀念還沒有徹底更新,認識上亟待提高。以下幾點是我近年來在學校工作中的一些總結和思考。
一、新課程標準把握還不是不準,認識還不是不清,理念急需進一步提升。
我校在兩年的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加強教師的培訓并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組織的新課程培訓,主動地聘請專家到校講課,觀看光盤,內部教師經驗交流,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組織部分教師到開封求實中學,安丘四中,江蘇洋思中學參觀學習。教師思想認識有所提高,在創(chuàng)建學習型學校過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還有一部分教師還不太清楚新課程標準,不太清楚國家為什么要進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實施的目的是什么?教學評價方法與原來的評價方法有何變化,這就造成我們現在課堂教學目的不明、方向不清,大部分教師還在利用傳統(tǒng)的陳舊的教學方法講授新的課程。這樣繼續(xù)下去勢必會影響學校的教學成績和社會聲譽。所以希望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并領會其精神實質,轉變舊教學觀念,牢固樹立創(chuàng)新教育觀念,堅決摒棄一切落后的教學方法,改變不適于提高教育水平的傳統(tǒng)作法;對自己所教學學科的內容予以獨立思考,大膽探索,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先進的教學思想,讓學生走向自主創(chuàng)新的學習之路,這樣才能創(chuàng)新教育,發(fā)展教育。讓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共同提高。
二、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仍占據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地位。
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仍是教師說了算,問題的提出,結論的得出,都是教師作出的;什么時間讓學生活動,以什么形式活動,活動多長時間,哪個學生回答,都是教師的刻意安排。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宰”,教師是課堂的主要活動者,學生的學習缺少自主性。
2、教師不能準確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師是用教材來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是在把教材上的知識明確無誤、完整全部的教給學生,不是讓學生在會學上下功夫,仍在延續(xù)著教知識的老路子,學生學的是死知識。教材是要學生通過活動得出,本該學生得出的結論,教師卻直接給予,人為的縮小學生思維的空間,縮短學生的思維過程,扼殺了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
3、教師不能以課標要求完成教學任務。
新課改后,由于實行“一標多本”,課程標準只為教材編寫提供基本材料和要求,只要求掌握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目標下限。教師還習慣于每節(jié)課講什么?讓學生記什么?把握不住課程標準的要求,不能明確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
4、課堂教學評價形式化。
正確的教學評價是形成積極教學過程的基礎。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評價指向不明確,課堂上在學生回答問題后,一部分教師用了“很好”等鼓勵話語來評價,只重視對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評價、思維品質評價,對教學結果的評價分不清,給其他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帶來干擾。教師的評價即要抓住學生回答中的正確點加以肯定,對不足之處也要指出并加以引導,錯誤的結論要幫助分析加以指點。否則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就會發(fā)生偏移。再者教師的評價還只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不是用來改善教師的教學,造成有時成績不理想就埋怨學生,沒有去改變教學方法適應學生。
5、解決新課改問題的思考。
做好新課程改革,理念是先導。教師應認真學習有關課改的文章,把理念吃透,理念指導教學,教學體現理念。在研究教材,設計教學過程及教學評價時,要時時體現新理念,教學行為與新理念的有機結合是深化新課改的必由之路。正確理解課標、教學實際及教材的關系。課前要認真研究課標,把握課標“保底不封頂”的要求,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選擇的學習。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思維思考問題的素養(yǎng),提高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技能,積極探索研究性學習方法,讓學生讀一些教師提供的材料,引發(fā)一些問題,參與課堂討論,得出一些結論,獲得一些啟示,掌握學習的技巧,為學生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三、新課程標準下要處理好師生關系。
我們的課堂還沿襲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yǎng)”活動,它表現為一方面的教為中心,“學”圍繞“教”轉。教師是知識的占有者和傳授者,對于求知的學生來說教師是“主宰者”。另一方面以教為基礎,先教后學,這一觀念根深蒂固,它源于我國封建教育中的師法與家法,學生只能跟著教師學,復制教師講授的內容,學無條件地服從于教。
我們分兩批組織八十幾位教師到江蘇洋思中學參觀學習他們的先教后學的教學方式,回來后部分教師對這種方法也進行了嘗試,但效果很不理想,原因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極差,教師不能完成當堂教學計劃,還不如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種現象是長期的傳統(tǒng)教育方法造成的,我們一時半會兒很難扭轉,要扭轉這種局面,我們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興趣,對學生要不斷地引導和激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教師的課堂教學要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科特點適當的滲透學習方法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讓其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教師的學習與提高。
幾年來我校十分重視教師的學習和培訓,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理論水平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當今在全縣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多數教師的學習還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還缺乏主動性,對所學知識還缺乏反思與實踐,一部分教師對學校組織的學習尋找各種理由予以回避,還有少數同志在下面說風涼話,對學習有抵觸情緒,認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抓好教學,是抓好升學率。豈不知任何一位校長都不會放棄教學這項中心工作,如果放棄了教學這項中心工作就是一位無知無能的校長,學校的各項工作都是在圍繞教學這項中心工作,教師的能力提升帶動學校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樣也帶動學校升學率的提高。恕我直言,就目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現狀來看,許多老師教育觀念、思想落后,跟不上形勢,對前沿的教育教學成果、經驗了解不夠,汲取、接納新知識和新技術的能力不強,素質不高;個人文化素質底蘊不足,對與新課程綜合性、實踐性、創(chuàng)新性相匹配的學科間的滲透把握能力差;教師基本并不盡人意,譬如:有的英語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差、政治教師對時勢的敏感性把握能力差、數學教師的運算能力差、語文教師寫作水平不高,理化教師不能完整地利用學科知識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甚至有的教師的板書都沒有學生書寫工整等等。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他們仍然是“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嚴重影響了新課程的實施效果,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希望教師們要認清事實,克服那些自負與自大的現象,就象學校電子信箱中我推薦給大家的《教師的二十二條軍規(guī)》中的第七條:別讓自己成為新文盲:你以知識為載體,讓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成為你馳騁空間韁索。但這世界變化得比我們想象要快得多,因為你昨天也許才將橾練熟悉,可惱他人今天使用的卻是經過一段安穩(wěn)而平靜的教書生活后,我們不僅對新知識會感到欠缺,而且對新知識還有一種習慣性的拒絕。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應是一個學習狂。第九條:堅持閱讀:經常閱讀報刊、閱讀網絡,能夠讓你對世界保持一種新鮮感。經常閱讀經典,能促使你不停地思考。對世界保持新鮮感,能夠使你的觀點不落后于學生。同時,你會從這世界的時事、體育、娛樂新聞中找到與學生交流的話題,從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閱讀經典,會在無形中提升你的品位,強化你的人格魄力,從而在中影響你的學生。像李振西老師所講的你只要不停的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寫作不想成為名師都是不可能的。
五、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
上面在師生關系中所提到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嚴重制約著新課程下課堂教學的改革。新課程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始至終是學習的主體,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調動至關重要。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情景,提供獲得成功的條件,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這樣學習的負擔感自然就會消除或減輕。教師還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索的情景,指引探索學習的途徑,引導學生為解決新問題去構想、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使學生的學習層層深入,興趣盎然。同時,課堂教學應向多樣化方向發(fā)展,把各種相關的知識引入課堂,既延伸課堂教學內容,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教學中,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了解講究學法的重要意義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包括向學生滲透初步的教育學、心理學基本原理(如遺忘規(guī)律等),使學生的學習處于最佳狀態(tài)、高效狀態(tài)。要讓學生明白審題的重要性,掌握審題的方法。要設計不同的題型分別進行訓練和講解,使學生學之有章,做題有方,不再覺得學習枯燥乏味,不勝負擔。
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對照比較,尋找聯系,將原來彼此分散、彼此孤立的知識點聯系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使學生頭腦中形成完善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有效地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此外,要引導學生在深刻分析、準確理解和牢固掌握各個知識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每一個知識點按照理解線索和內在聯系有機地串成一條明晰的知識線,促進學生由靜態(tài)思維向動態(tài)思維轉變。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師才能從繁雜的教學活動中解放出來,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實踐、閱讀、思考、寫作,不斷的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感覺到當教師的快樂。
【教改中的聽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改心得體會02-09
教改的學習心得體會06-13
教改的學習心得體會6篇06-13
聽課心得體會06-01
聽課心得體會06-15
聽課的心得體會06-14
聽課心得體會11-19
教研教改工作總結11-22
聽課培訓心得體會03-17
匆匆聽課心得體會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