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免费一区视频大片,鲁一鲁亚洲无线码影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久久亚洲精品视频免

<sub id="hdorw"></sub>

  • <legend id="hdorw"></legend>

    熱動專業(yè)實習報告

    時間:2024-09-17 01:53:04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熱動專業(yè)實習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yǎng)不斷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yè)。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熱動專業(yè)實習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熱動專業(yè)實習報告

    熱動專業(yè)實習報告1

      一生產實習時間

      20xx年8月23日----9月12日

      二生產實習目的

      1.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所從事的工作和本專業(yè)的現(xiàn)狀及畢業(yè)后的發(fā)展方向

      2.使學生簡單的了解本專業(yè)范圍內的現(xiàn)代化工業(yè)生產組織形式,管理方式,工藝過程及工藝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實際出發(fā)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通過實習使學生獲得基本生產的感性知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擴大知識面。5.使學生更加的了解將來的工作環(huán)境三.生產實習要求

      生產實習的總要求是:了解社會,接觸實際,以增強群眾觀點和事業(yè)心、責任感,提高思想覺悟,鞏固所學理論,獲得本專業(yè)初步的實際知識,以利于培養(yǎng)實際工作能力和專業(yè)技能。根據(jù)這一原則要求,結合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熱力發(fā)電方向的培養(yǎng)目標,具體有以下要求:

      1.清楚該生產實習的目的及意義。2.對實習內容及過程有一個清楚地認識。

      3.實習總結及體會:一份5000字左右的實習報告,打印、手寫各一份。

      四.生產實習內容

      (一)動員大會:8月23日開始了我們?yōu)槠谌艿膶嵙,首先,老師給我們開了一個動員大會。會上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一些關于實習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需要達到的要求,又簡單的講解了一下鍋爐的基本結構和工作的基本原理。

      (二)實地進行生產實習:第二天我們正式開始了生產實習,第一周我們在學校的各個鍋爐房進行實習,主要是對熱水鍋爐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進行了解,熟悉各個結構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高溫煙氣的熱能等形式,而經過鍋爐轉換,向外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者有機熱載體。按容量分為:大型、中型、小型鍋爐;按鍋爐出口的蒸汽壓力分為:低壓、中壓、高壓鍋爐;按鍋爐內燃料的燃燒方式分為:火床爐、室燃爐、硫化床鍋爐;按鍋爐蒸發(fā)受熱面內工質的流動方式分為:自然循環(huán)鍋爐、強制循環(huán)鍋爐、直流循環(huán)鍋爐、復合循環(huán)鍋爐。我們學校的鍋爐主要是熱水鍋爐,即介質為水的鍋爐。

      鍋爐由鍋爐本體和輔助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鍋爐中的爐膛、鍋筒、燃燒器、水冷壁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構架和爐墻等主要部件構成生產蒸汽的核心部分,稱為鍋爐本體。鍋爐的輔助系統(tǒng)和設備包括燃料供應系統(tǒng)、煤粉制備系統(tǒng)、給水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除灰除塵系統(tǒng)、水處理系統(tǒng)、測量及控制系統(tǒng)等。

      1.鍋爐各個受熱面的布置:鍋爐的受熱面有:水冷壁、鍋爐管束與凝結渣管束、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1)水冷壁:主要是蒸發(fā)受熱面,作用是保護爐墻,是垂直布置在爐膛內壁的兩側或四周的,由無縫鋼管組成,通常為光滑水冷壁。水冷壁管布置的疏密是用相對節(jié)距來表示的,水冷壁相對節(jié)距越大,則爐內布置的輻射受熱面減少,而每根管子作為有效輻射受熱面的利用率則增高。反之亦然。水冷壁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鍋筒和下部集箱相連接,組成不同的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2)、鍋爐管束和凝渣管束:

      在爐膛出口后面還要裝設很多的對流蒸發(fā)受熱面,這種對流蒸發(fā)受熱面即為鍋爐管束。一般采用上下雙筒鍋爐的結構,鍋爐管束就脹接于上下鍋筒之間。

      凝渣管束是布置在爐膛出口的對流管束。這個管束在結構上橫向和縱向節(jié)距都設計的很大,因此它本身不容易凝渣。凝渣管束可以保護后面密集的過熱受熱面不結渣堵塞。(3)、蒸汽過熱器:

      由一組完成蛇形的優(yōu)質無縫鋼管和與之相連的進出口集箱組成由于流經過熱器的是過熱蒸汽,及熱能力較差,為防止管壁過熱而損壞,又保持有一定傳熱溫差,一般布置在煙溫為800-900度左右的煙道中。(4)、省煤器:

      是鍋爐的給水預熱器,因能有效利用排煙余熱而得名,F(xiàn)在,鍋爐幾乎不分大小,都裝置省煤器或余熱水箱。

     。5)、空氣預熱器:是一種有效利用排煙余熱的換熱器裝置。它的任務是把燃料燃燒所需要的空氣預熱成一定溫度的熱空氣,從而提高爐溫,改善燃料的著火條件和燃燒過程,使燃燒效率和傳熱效果進一步得以提高。(6).尾部受熱面,尾部受熱面包括布置在鍋爐對流煙道尾部的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

      2鍋爐汽水系統(tǒng)

      汽水系統(tǒng)流程:

      除氧器--給水泵--高壓加熱器--鍋爐給水晶給水電動門或低負荷給水調節(jié),省煤器--汽包下降管--強制循環(huán)泵--水冷壁下聯(lián)箱--水冷壁上升管—汽包汽水分離器---蒸汽進入過熱器。鍋爐汽包內排污水--連續(xù)排污擴容器—-蒸汽去除氧器。汽包--低溫過熱器--過熱器--一級減溫器—-分屏過熱器---屏式過熱器--過熱耳機減溫器--高溫過熱器--蒸汽流量孔板---過熱器出口電動門—-汽輪機。汽輪機高壓缸排氣---再熱器減溫器---爐膛輻射再熱器---中間再熱器---高溫再熱器---汽輪機中壓缸---汽輪機中壓缸---凝汽器。

      3制粉系統(tǒng):是指將原煤磨制成粉,然后送入鍋爐膛進行懸浮燃燒所需的設備和連接管道的組合。為適應不同煤種、不同類型磨煤機、不同負荷特性的鍋爐,制粉系統(tǒng)的繁簡程度和連接方式不同,常用的制粉系統(tǒng)有直吹式和中間儲倉式兩大類。在直吹式系統(tǒng)中,磨煤機磨制的煤粉全部直接送入爐膛內燃燒;儲倉式系統(tǒng)中,磨好的煤粉先儲存在煤粉倉庫中,再根據(jù)鍋爐負荷的需要,從煤粉倉經給粉機送入爐內燃燒。制粉系統(tǒng)的主要任務是對原煤進行磨制,干燥與輸送。流程:原煤倉-給煤機-磨煤機-粗粉分離器-細粉分離器-排粉風機-給粉機-燃燒器-爐膛

      4鍋爐燃燒系統(tǒng),與燃料有關的煤,風,煙氣系統(tǒng)稱為鍋爐的燃燒系統(tǒng),它的主要任務是使燃料在爐內充分燃燒,放出熱量。

      原煤斗——給煤機——磨煤機——爐膛——屏式過熱器——對流過熱器——再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除塵器——引風機——煙囪排氣,其中爐膛中的灰渣經過除渣裝置和除塵器中的`細灰一起經灰渣泵運至灰渣場進行處理。

      5鍋爐通風系統(tǒng)要使鍋爐內燃料正常燃燒,運行情況穩(wěn)定,必需要提供足夠的空氣,并及時排除煙氣,通常將輸送空氣和排除煙氣的系統(tǒng)叫做鍋爐的通風系統(tǒng)。通風有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方式,自然通風是通過煙囪內的高溫氣體與煙囪為外的高溫氣體的比重差形成的抽力來克服煙道阻力,將煙氣排出爐外并將空氣引入爐內。

      6煙風系統(tǒng)流程

     。1).送風機入口空氣加熱器—送風機-送風機出口空氣加熱器-三分倉空氣預熱器-爐膛

     。2).一次風機入口空氣加熱器-一次風機-三分倉空氣預熱器-制粉系統(tǒng)(3).原煤斗中的煤-給煤機-磨煤機動-粗粉分離器-細粉分離器-三次風進入爐膛

     。4).爐膛-過熱器-再熱器-省煤器-三分倉空氣預熱器-靜電除塵器-引風機-煙囪

      鍋爐風機可分為鼓風機和引風機,二次風機和排風機幾種。

      7運灰出渣系統(tǒng),灰渣系統(tǒng)是指將鍋爐灰渣斗中排出的爐渣,吹灰器吹下的灰和除塵器捕集下的飛灰等廢料經收集設備,輸送設備排放至灰場或送往廠外的全部程。

      8鍋爐水處理

      給水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鍋水的含鹽量,因而影響蒸汽品質。給水中或多或少總含有部分雜質,這是鍋水含鹽和蒸汽污染的根本原因。為防止鍋爐給水系統(tǒng)腐蝕,結垢并且在鍋爐排污不超過規(guī)定數(shù)值的前提保證鍋水品質合格,必須對鍋水進行處理。

      水處理的方法有:軟化,化學除鹽,蒸發(fā)除鹽三種。中壓汽包鍋爐一般可采用化學軟化水;高壓和超高壓以上的汽包鍋爐除對補水進行軟化處理,還要進行除鹽處理。補給水處理系統(tǒng)流程:

      生水泵-陽離子交換器-排氣器-水箱-軟化水泵-陰離子交換器-混合交換器-貯水箱-補給水泵.(三)對電廠DCS仿真系統(tǒng)的使用認識。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簡稱DCS),又稱為分散控制系統(tǒng),分散型控制系統(tǒng),集散控制系統(tǒng).行業(yè)內業(yè)稱4C技術既Control控制技術;Computer計算機技術;Communication通信技術;Cathode Ray Tube CRT顯示技術。傳統(tǒng)的DCS是通過PLC和執(zhí)行部件以及數(shù)據(jù)采集相連,現(xiàn)在的DCS把這兩個功能集成在一起了。DCS應用到煤電廠,和通用的DCS系統(tǒng)一樣,按電廠運行邏輯根據(jù)各種模擬數(shù)據(jù)量,經過電廠運行的邏輯實現(xiàn)對各種執(zhí)行部件的控制,這個是一個綜合的系統(tǒng),光能準確采集各種數(shù)據(jù)和能夠正確發(fā)出控制指令時基本功能,關鍵是對各種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判斷,這個是電廠提高效率的關鍵,要知道一臺30萬千瓦的機組滿負荷發(fā)電每天就是720萬度,提高1%的效率就是7.2萬度。

      DCS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包括DAS,MCS,SCS,FSSS,汽機旁路控制及發(fā)電機-變壓器組及廠用電的監(jiān)控等。DEH及MEH應要求廠商提供與DCS相同的硬件,以實現(xiàn)一體化的監(jiān)控。輔助車間按水,煤,灰系統(tǒng),采用PLC+上位機組成局域網(wǎng),設置三個輔助車間(系統(tǒng))的相對集中控制點,對于是否在三個局域網(wǎng)的基礎上進而組成全廠輔助車間網(wǎng)絡,并在單元控制室設置監(jiān)控點的問題,筆者認為目前技術上是可行的,但由于三個輔助車間(系統(tǒng))地域分散,需巡視設備點較多,專業(yè)差異大,在單元控制室監(jiān)控的效果尚待考驗的具體情況,建議本期暫不考慮。SIS系統(tǒng)一方面提供從電廠控制系統(tǒng)取得的實時數(shù)據(jù)及其處理后的信息,為生產過程的實時監(jiān)控和管理服務;另一方面通過計算和分析,提取出生產過程綜合信息作為管理和操作的依據(jù)和指導,使管理者能科學的決策。SIS的基本功能有:1.全廠生產過程監(jiān)控信息共享;2.全廠機組間負荷經濟分配及調度;3.廠級性能計算和分析;4.主機故障診斷;5.機組壽命計算和分析;6.主要設備狀態(tài)(泄漏、磨損等)檢測和計算分析。對DCS的功能有了了解之后,我們先對這個系統(tǒng)進行大致的了解。在系統(tǒng)圖上我們要看懂閥門、鍋爐、熱井等各種控制鍋爐及汽輪機的部件,怎樣控制它的運行,怎樣對泵內加水,鍋爐的上水,對密封油系統(tǒng)進行處理,氫氣及二氧化碳的置換,到最后將鍋爐及汽機啟動,完成任務。

      我們使用的系統(tǒng)是600MW仿真機組。在進行仿真操作的運行時,首先是打開汽輪機系統(tǒng),打開汽輪機中的循環(huán)水泵,讓水流入冷水系統(tǒng)中,接著使凝結水箱的水位達到所需要求,必須是熱井中的水達到4~6米才符合要求。接著就是鍋爐系統(tǒng)中的空壓站,啟動壓縮空氣系統(tǒng)。再打開汽輪機系統(tǒng)中的潤滑油系統(tǒng)及密封油系統(tǒng),使油進入。在就地中對二氧化碳進行置換。這步最重要的就是機組的盤車,盤起車來就可以將后面的各步進行下去。在這個實習過程中,我們只是對仿真系統(tǒng)進行一個大致的了解,因為電廠的DCS系統(tǒng)是非常復雜的。因為汽輪機、鍋爐的控制及安全要求復雜,燃料、水、灰等相關輔助設施龐大,產生的電能受電網(wǎng)調度要求高,造成用于電廠的DCS應具有回路反饋控制、順序控制、混合控制的復雜控制功能,具有驅動多種執(zhí)行機構的要求,完成復雜計算能力及先進控制功能。

      在使用這套系統(tǒng)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不少的問題,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即除氧器及凝汽器水位的控制。我們在操縱過程中,除氧器的水位不是上不來就是達到頂端,這對于生產是不允許的。首先認識除氧器中的水位問題。除氧器只要是除去鍋爐給水中的氧氣,正常運行時,除氧器的水主要從凝汽器由凝結水泵打入,因此,除氧器的水位控制和凝汽器水位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除氧器水位是通過調節(jié)進入除氧器的凝結水來滿足要求的,而凝結水流量又直接影響凝汽器水位,如果凝結水流量大幅度變化,則凝汽器水位也會大幅度變化。凝汽器水位的穩(wěn)定取決于凝結水流量與凝汽量和化補水的平衡,由于凝汽量取決于汽機負荷,汽機負荷不變時,凝汽量基本不變,故在穩(wěn)定負荷時的凝汽器水位取決于凝結水流量與化補水變化量的平衡,有與化補水流量只與凝結水流量的6.7%~10%,故凝結水流量大幅度變化時,化補水很難彌補凝結水流量的變化,從而使凝汽器水位產生較大的變化。

      將爐、機、電作為一個整體,更有利于實現(xiàn)整個發(fā)電機組的綜合自動化和提高管理水平,且單元機組可真正達到完全集控運行,方便實現(xiàn)AGC(Automation Generator Control)功能。電氣系統(tǒng)監(jiān)控過去很長一個時期內,都采用強電“一對一”硬手操控制,發(fā)電廠電氣設備的控制絕大部分為作用于斷路的簡單的跳、合、邏輯控制,其操作開關布置在電氣控制屏臺上,電氣常規(guī)控制的最大問題是所有斷路器需要運行人員一對一手動操作,而且因控制室屏面的限制,大量廠用電系統(tǒng)的開關只能就地操作,這種控制模式對當前發(fā)電廠的“減人增效”不利,也使電廠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制約。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用于工業(yè)過程控制DCS設備制造質量的完善提高,發(fā)電機,變壓器以及廠用電系統(tǒng)中電氣系統(tǒng)已成功的納入了DCS監(jiān)控,對于電氣的專用自動裝置如發(fā)電機的AVR,自動準同期裝置,廠用電源快切裝置,繼電保護系統(tǒng)等仍采用專用裝置來實現(xiàn)。這些裝置可用通信方式或硬接線方式與DCS接口,另外設置必要的緊急跳閘按鈕,實現(xiàn)爐、機、電一體化控制功能。電氣控制系統(tǒng)進入DCS后,對于電氣和熱控兩個專業(yè)調試工作的分式、配合也有新的問題,原則上熱控人員應負責DCS系統(tǒng)維護工作,而所有電氣信息的處理,電氣控制,連鎖保護邏輯功能應由電氣人員負責,全部電氣控制功能應由電氣人員負責試驗。

      五實習心得

      在實習期間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斷的學習和總結經驗,鞏固了所學的知識,提高了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畢業(yè)設計的順利進行總結了經驗。在工作之中不只是同技術、同設備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同人的交往。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同事之間的交往原則和社交禮儀。這也是我們平時要注意的。和諧的人際關系,能為順利工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人際氛圍。經過三周的實踐和實習,我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在未來的日子,我將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繼續(xù)學習,不斷提升理論素養(yǎng)。在信息時代,學習是不斷地汲取新信息,獲得事業(yè)進步的動力。作為一名年輕人更應該把學習作為保持工作積極性的重要途徑。

      2、努力實踐,自覺進行角色轉化。“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只有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實現(xiàn)理論自身的價值,也只有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使理論得以檢驗。從學校走向社會,首要面臨的問題便是角色轉換的問題。從一個學生轉化為一個單位人,在思想的層面上,必須認識到二者的社會角色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學生時代只是單純的學習知識,而社會實踐則意味著繼續(xù)學習,并將知識應用于實踐,學生時代可以自己選擇交往的對象,而社會人則更多地被他人所選擇。諸此種種的差異。不勝枚舉。但僅僅在思想的層面上認識到這一點還是不夠的,而是必須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潛心體會,并自覺的進行這種角色的轉換。

      3、提高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三周的實習期很快過去了,是開端也是結束。展現(xiàn)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馳騁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繼續(xù)學習,深入實踐,不斷提升自我,努力創(chuàng)造業(yè)績,繼續(xù)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

    熱動專業(yè)實習報告2

      熱動認識實習報告

      一、概述

      隨著生產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更多的能源,尤其是電力的供應。而火力發(fā)電則是電力生產的主要組成部分。根據(jù)動力設備的類型,火力發(fā)電廠分為蒸汽動力發(fā)電廠,燃氣輪機發(fā)電廠和內燃機發(fā)電廠等。目前,以原煤為燃料的蒸汽動力發(fā)電廠最為多見,其主要設備是鍋爐,汽輪機和發(fā)電機,稱為三大主機。

      蒸汽動力發(fā)電廠的生產過程就是能量轉換的過程。燃料的化學能在鍋爐中轉變?yōu)闊崮,再通過汽輪機將熱能轉變?yōu)闄C械能,最后在發(fā)電機中將機械能轉變?yōu)殡娔堋?/p>

      二、火力發(fā)電廠的生產過程

      1.燃煤有輸煤皮帶機輸送到原煤斗中,在進入磨煤機磨制成煤粉。煤粉在熱空氣的輸送下,經噴燃器噴入鍋爐燃燒室燃燒。送風機將空氣預熱器中加熱成熱空氣,熱空氣起到助燃、干燥并輸送煤粉的作用。

      2.煤粉在鍋爐燃燒室內燃燒,將一部分熱量傳給燃燒室四周的水冷壁。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經過除塵器出去飛灰,在引風機的作用下,從煙囪排向大氣。鍋爐下部的灰渣和除塵器下部排出的細灰經灰渣溝由灰渣泵排送到灰場。

      3.水在水冷壁中吸熱變?yōu)槠旌衔,經汽包汽水分離后,飽和蒸汽進入過熱器,在過熱器中繼續(xù)吸收熱量變?yōu)檫^熱蒸汽,然后送入汽輪機的高壓缸作功。高壓缸出口的蒸汽回到鍋爐再熱器中吸收熱量再進入汽輪機中的低壓缸繼續(xù)作功。蒸汽在汽輪機中膨脹作功蒸汽在汽輪機中膨脹作功,推動汽輪機轉子旋轉并帶動發(fā)電機產生電能。汽輪機的排汽進入凝汽器加熱而凝結為水,凝結水由凝結水泵經低壓加熱器加熱后送入除氧器,除氧后的水經給水泵送往高壓加熱器進一步加熱后進入鍋爐,如此周而復始,不斷地產生電能。

      三、火電熱力系統(tǒng)及設備

     、.鍋爐部分1.鍋爐系統(tǒng)

      (1)輸煤系統(tǒng)

      輸煤系統(tǒng)是將火車或輪船運輸來的煤卸下來,并經過雜物清除和破碎后輸送到鍋爐的原煤倉或直接送往電廠的煤場備用。廠外運輸來的煤由卸煤機械卸下,由煤斗進入皮帶輸送機在轉運站內進行篩選。除去鐵等其它雜物后,再有碎煤機破碎成小煤塊,然后由皮帶機經輸煤棧橋一直送往鍋爐房內,最后用犁煤器將原煤分配給各個原煤倉。來煤卸后也可以直接送往煤場,在需要時由皮帶輸送機送往鍋爐的原煤倉。 (2)制粉燃燒系統(tǒng)

      制粉燃燒系統(tǒng)包括制粉系統(tǒng)和風煙系統(tǒng),是將原煤干燥并磨成一定細度的煤粉,送入爐膛中燃燒,同時送入煤粉燃燒所需要的空氣,并把燃燒所生成的煙氣排出爐外。

      原煤倉的煤通過給煤機進入磨煤機,同時空氣預熱器送來熱空氣,原煤同時被干燥和磨制磨制好的煤粉被空氣吹出,向上流動進入粗粉分離器。粗粉分離器將不合格的煤粉分離出來送回磨煤機重新再磨。合格的煤粉繼續(xù)向上進入細粉分離器內進行風粉分離,分離出來的煤粉進入煤粉倉或進入螺旋輸粉機調劑相鄰制粉系統(tǒng),分離出來的空氣(乏氣)進入排粉機,作為一次風。排粉機出口的乏氣攜帶給粉機下來的煤粉進入爐膛中燃燒,燃燒生成的煙氣從爐膛出口離開爐膛,經過水平煙道,豎井煙道和尾部煙道的各個受熱面后,在電除塵器中除去灰飛,然后由引風機經煙囪排入大氣。

      送風機抽取大氣,送進尾部煙道的空氣預熱器中加熱,空氣預熱器出口的熱空氣一般分為三路:一路送入磨煤機中起干燥和通風作用;一路直接進入二次風箱作為二次風;另一路是熱風再循環(huán),熱空氣回到送風機進口,以提高進風溫度。另外,對于采用熱風送粉的制粉系統(tǒng),熱空氣還要進入一次風箱作為一次風。

     。3)除灰排渣系統(tǒng)

      除灰排渣系統(tǒng)清除燃料燃燒后從爐膛冷灰斗排出的爐渣,煙道灰斗落下的飛灰和除塵器分離收集的細灰,并將灰渣輸送到灰場。

      進入灰溝的灰渣有三種:爐膛冷灰斗排出放熱爐渣,由撈渣機撈出后經碎渣機破碎;煙道灰斗落下的飛灰,進入沖灰器;除塵器分離收集的細灰進入沖灰器。它們最后進入灰溝,被沖灰水泵來的激流水沖入灰渣池,變成灰水混合物,灰漿泵將回灰水混合物升壓最后通過壓力輸送到管道送往灰場。

     。4)給水系統(tǒng)

      給水系統(tǒng)是指鍋爐的水系統(tǒng),它不斷地向鍋爐供應給水以保證正常的水循環(huán)。給水泵將除氧器中的水升壓后送往高壓加熱器,經過給水操作臺進入鍋爐的省煤器。省煤器將給水加熱后送往汽包。下降管吧汽包的水分配到水冷壁的各個下聯(lián)箱,水冷壁吸收爐膛高溫火焰(煙氣)的輻射熱使水變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進入汽包進行汽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水繼續(xù)進行水循環(huán),分離出來的飽和蒸汽進入頂棚過熱器。

     。5)過熱器系統(tǒng)

      過熱器系統(tǒng)是將飽和蒸汽加熱成為具有一定溫度和壓力的過熱蒸汽。汽包出來的飽和蒸汽進入頂棚過熱器,頂棚過熱器中間聯(lián)箱出來后分三路:前包覆過熱器,中間隔墻和后包覆過熱器。三路都進入低溫加熱器,出口左右交叉換位后進入后屏過熱器,在高溫過熱器,高溫過熱器出口的過熱蒸汽進入集汽聯(lián)箱,最后通過蒸汽管道送往汽輪機高壓缸作功。

     。6)再熱器系統(tǒng)

      再熱器系統(tǒng)是將汽輪機高壓缸排汽重新加熱成一定溫度的再熱蒸汽,送往汽輪機中壓缸作功。

      汽輪機高彥剛排汽進入低溫再熱器的進口聯(lián)箱,在低溫再熱器出口左右交叉換位劶進入高溫再熱器,在高溫再熱器出口聯(lián)箱匯集,然后通過再熱蒸汽管道送往汽輪機中壓缸繼續(xù)作功。在低溫再熱器進口段上設有事故噴水裝置,在高溫再熱器的進口聯(lián)箱上設有微量噴水裝置。

      2.鍋爐設備ⅰ.鍋內設備:

      (1)汽包概念:汽包是循環(huán)鍋爐中用以進行汽水分離和蒸汽凈化,組成水循環(huán)回路并儲存一定水量的長筒形壓力容器。

      作用:是加熱、蒸發(fā)、過熱過程的連接樞紐和分界;增加了鍋爐的蓄熱量,有利于運行調節(jié);進行蒸汽的凈化處理,保證蒸汽品質。

      結構:由桶身和封頭組成,兩端封頭中部有人孔門。內部裝置有旋風分離器、清洗孔板、波形板、均汽孔板、加藥管和排污管。

      位置:懸吊在爐膛前墻頂部的爐外大梁上,進口連接省煤器來水管和水冷壁汽水混合物引出管,出口連接下降管和頂棚過熱器管。 (2)下降管

      概念:下降管是水冷壁的供水管,它是蒸發(fā)設備的組成部件。

      作用:把汽包中的水連續(xù)不斷地送往水冷壁,以維持正常的水循環(huán)。結構:分為小直徑分散下降管和大直徑集中下降管。

      位置:布置在爐膛前墻外,進口連接汽包,出口連接水冷壁下聯(lián)箱。 (3)水冷壁

      概念:是指敷設在爐膛四周(或爐膛中間)由多根并聯(lián)管組成的蒸發(fā)受熱面部件,它是鍋爐蒸發(fā)設備中的唯一受熱面。

      作用:吸收爐膛火焰輻射熱,使工質由水變成汽水混合物;降低煙氣溫度,防止爐膛結渣;保護爐墻,簡化爐墻結構,減輕爐墻重量。

      結構:由進出口聯(lián)箱和并連管子組成。主要型式有光管式、銷釘式和膜式水冷壁。

      位置:垂直地布置在爐膛四周(或爐膛中間),進口連接下降管或省煤器,出口連接汽包或過熱器。 (4)過熱器

      概念:過熱器是將飽和蒸汽加熱成為具有一定溫度的過熱蒸汽的受熱面部件。作用:提高電廠循環(huán)熱效率;降低汽輪機排汽濕度,減輕末級葉片的侵蝕。

      位置:布置在爐膛上部、爐膛出口處、爐頂、水平煙道內和豎井煙道內。進口連接汽包或水冷壁,出口連接主蒸汽管。

      結構:由進出口聯(lián)箱和并列管排組成,分成:高、低溫過熱器(對流式);前屏、壁式過熱器(輻射式);后屏過熱器(半輻射式);頂棚過熱器、包覆管過熱器。 (5)再熱器

      概念:再熱器是將汽輪機高壓缸(或中壓缸)排汽重新加熱到一定溫度的再熱蒸汽的受熱面部件。

      作用:提高電廠的循環(huán)熱效率;降低汽輪機末級葉片的蒸汽濕度。

      結構:由進出口聯(lián)箱和并列管排組成,可分為高、低溫再熱器、后屏再熱器、壁式再熱器。低溫再熱器的進口聯(lián)箱上有事故噴水裝置。

      位置:布置在水平煙道、豎井煙道內以及爐膛上部,進口連接汽輪機的'高壓缸(或中壓缸)排汽管,出口連接中壓缸(或低壓缸)進汽管。 (6)省煤器

      概念:省煤器是利用鍋爐尾部煙氣的熱量加熱鍋爐給水的熱交換器。作用:降低鍋爐排煙溫度,提高鍋爐效率,節(jié)省燃料量;省煤器管材代替部分水冷壁管材,降低了鍋爐造價;對汽包鍋爐而言,改善了汽包的工作條件。

      結構:由進出口聯(lián)箱和并列蛇形管組成,蛇形管排分為單管圈和多管圈。出口管常用來懸吊低溫再熱器或低溫過熱器管。

      位置:布置在尾部煙道內,多分為低溫級與高溫級省煤器。進口連接給水操作臺,出口進入汽包或者水冷壁的下聯(lián)箱。

     、.爐內設備:

      (1)爐膛

      概念:爐膛是由爐墻圍成的供燃料燃燒的立體空間,它是鍋爐的燃料設備。作用:提供燃料燃燒的空間;組織爐內輻射換熱。

      結構:固態(tài)排渣煤粉爐的爐膛包括爐墻、冷灰斗和爐頂,爐墻四周布置水冷壁,前后墻水冷壁彎曲形成冷灰斗,后墻水冷壁的上部彎曲形成折焰角,爐頂布置頂棚過熱器。

      位置:進口連接燃燒器,出口連接水平煙道和除渣設備。 (2)燃燒器概念:燃燒器是將每日分和一定比例的空氣送入爐膛并組織燃燒工況的裝置,它是煤粉爐燃燒設備的主要部件。

      作用:將煤粉和燃燒所需空氣送入爐膛;組織良好的燃燒工況,使煤粉在爐內迅速完全燃燒。

      結構:根據(jù)出口氣流特征,燃燒器分為直流和旋流兩種。直流燃燒器由一次風、二次風及三次風噴口按一定次序相間布置所組成,旋流燃燒器、一次風及二次風噴口組成。

      位置:直流燃燒器在爐膛四角切圓布置,旋流燃燒器多布置在爐膛前墻、前后墻或兩側墻上。進口連接一次風管、二次風箱和三次風管,出口進入爐膛。 (3)點火裝置

      概念:點火裝置是點燃主燃燒器煤粉氣流的裝置,它是鍋爐的燃燒設備。

      作用:鍋爐啟動時點燃主燃燒器的煤粉氣流;低負荷運行或燃燒不穩(wěn)定時用于穩(wěn)定燃燒。結構:多采用燃料油的點火裝置,由電點火器、點火油槍、火焰檢測器、進退機構和升壓電源組成。

      位置:布置在主燃燒器里面或側面,進口連接電點火器和點火油槍,出口進入爐膛。 (4)空氣預熱器

      概念:空氣預熱器是利用鍋爐尾部煙氣的熱量加熱燃料燃燒所需空氣的熱交換器。

      作用:降低排煙溫度,提高鍋爐效率;改善燃料的著火條件和燃燒過程;節(jié)約蒸發(fā)受熱面金屬,降低鍋爐造價。

      結構:常用管式(傳熱式)和回轉式(蓄熱式)空氣預熱器。受熱面為鋼管或者波形板,此外有連接的風道和密封裝置等。

      位置:布置在尾部煙道內,分單級與雙級布置。進口連接送風機,出口熱風進入二次風箱、一次風箱和磨粉機。

      ⅲ.鍋爐輔助設備

      (1)給水設備

      作用:給水設備的作用是不斷地向鍋爐供水,以保證鍋爐在正常水位范圍內安全運行。組成:給水設備主要包括給水泵、給水操作臺(給水管道和閥門)等。 (2)通風設備作用:通風設備的作用是提供燃料燃燒和制粉所需要的空氣,并把燃燒所生成的煙氣排出爐外,以保證鍋爐燃燒的正常進行。

      組成:通風設備主要包括送風機、引風機、風道、煙道和煙囪等。

      (3)輸煤設備作用:將來煤卸下并經過破碎和雜物清除后輸送到鍋爐的原煤倉,或直接送往儲煤場備用。組成:主要包括卸煤機械和受卸裝置、儲煤場和煤場機械、給煤設備和皮帶輸送機、煤篩、電磁除鐵器、碎煤機、木屑分離器、皮帶稱等。 (4)制粉設備

      作用:制粉設備的作用是將原煤干燥并磨制成一定細度的煤粉,送入爐膛中燃燒。組成:一般包括原煤倉、給煤機、磨煤機、粗粉分離器、細粉分離器、排粉風機、給粉機、螺旋輸粉機、煤粉倉、鎖氣器和防爆門等設備。其中最重要的設備是磨煤機。 (5)除塵設備作用:除塵設備的作用是清除鍋爐排煙中的飛灰,以減輕飛灰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對引風機的磨損。

      組成:除塵設備常用的有電氣除塵器喝水膜除塵器兩種。 (6)除灰設備作用:清除燃料燃燒后從爐膛冷灰斗排出的爐渣,煙道灰斗落下的飛灰和除塵器分離收集的細灰,并將灰渣輸送到灰場。

      組成:水力除灰的設備包括撈渣機、碎渣機、沖灰器、沖灰水泵、灰漿泵等(7)鍋爐附件

      作用:鍋爐附件是本體和輔助設備上的附屬設備,用來確保鍋爐機組安全經濟地進行。組成:鍋爐附件主要包括安全閥、水位計、吹灰器、熱工儀表、自動控制裝置及汽水管道上的閥門等。

     、.汽輪機部分1.汽輪機系統(tǒng)

      (1)主、再熱蒸汽系統(tǒng)

      主蒸汽系統(tǒng)是鍋爐過熱器出口聯(lián)箱到汽輪機主汽門之間的蒸汽管道的連接系統(tǒng)。汽輪機高壓缸的排汽返回鍋爐再熱器再熱后送回汽輪機中壓缸的蒸汽管道系統(tǒng),稱再熱蒸汽系統(tǒng);痣姀S中大功率中間再熱機組的每臺汽輪機和鍋爐為獨立的單元連接方式。主、再熱蒸汽系統(tǒng)之間一般有高壓旁路裝置。 (2)三級旁路系統(tǒng)

      三級旁路系統(tǒng)是中間再熱機組設置的與汽輪機并聯(lián)的蒸汽減壓減溫系統(tǒng)。

      旁路系統(tǒng)通常分為一級旁路、二級旁路和三級旁路三種。一級旁路即大旁路,它將主蒸汽直接排凝汽器,多用于再熱器不需要保護的機組。二級旁路系統(tǒng)由兩部分組成:從主蒸汽管道經減壓閥門和減溫器接至低溫再熱蒸汽管道的高壓旁路和從高溫再熱蒸汽管道經減壓閥和減溫器接至凝汽器的低壓旁路。三級旁路即大旁路與高、低壓旁路并聯(lián)連接。旁路減溫水來自凝結水系統(tǒng)或給水系統(tǒng)。 (3)回熱抽汽系統(tǒng)

      回熱抽汽系統(tǒng)是使用抽汽加熱凝結水和給水的系統(tǒng)。20萬機組的一次抽汽從第9級抽出,供3號高加。二次抽汽從高壓缸地12級后即到高壓缸排汽管引出,除供2號高加外,還與四次抽汽相連。三次抽汽從中壓缸第15級后抽出,供1號高加。四次抽汽從中壓缸第17級后抽出供除氧器五次抽汽從中壓缸第19抽出,引到4號低加。六次抽汽從中壓缸第22級抽出引到3號低加。七次抽汽從低壓缸地23(28、33)級后抽出引到1號低加。軸封加熱器由軸封供汽。處八次抽汽外,各抽汽管道均裝有電動截止門和液壓逆止門。 (4)加熱疏水系統(tǒng)

      抽汽在表面式加熱器放熱后的凝結水,稱為加熱器的疏水。

      高加的疏水采用逐級自流方式,即3號高加的疏水借壓力差流入2號高加,2號高加的疏水通過疏水冷卻器可流入1號高加,同時也可將2號高加的疏水直接導入除氧器。1號高加疏水分兩路,機組負荷80%以上時導入除氧器,反之,疏水導入4號低加。4號低加疏水導入3號低加,3號低加的疏水導入2號低加,2號低加的疏水通過疏水泵打入該加熱器后的主凝結水管道中,疏水泵故障時,2號低加疏水也可以通過疏水器導入凝汽器熱井,1號低加的疏水凝汽器的管道,低加軸加疏水通過疏水器導入凝汽器。 (5)凝結水系統(tǒng)

      凝結水系統(tǒng)是凝汽器熱井與除氧器之間設備和管道組成的系統(tǒng)。

      凝汽器熱井中的凝結水,由凝結水泵升壓,經過軸封加熱器和若干低壓加熱器后進入除氧器。系統(tǒng)中有二臺凝結水泵,一臺運行,一臺備用。凝結水系統(tǒng)中設有一路再循環(huán)管,以保證機組在啟動、停機或帶低負荷運行時凝結器的水位正常。各加熱器均裝主凝結水的旁通門,當這些設備發(fā)生故障停時以旁通全部凝結水。有一路凝結水,送到各次抽汽液壓逆止門,作為控制水,還送往有關旁路系統(tǒng)等處。 (6)給水除氧系統(tǒng)

      給水除氧系統(tǒng)包括除氧層管路系統(tǒng)和給水系統(tǒng)兩部分。除氧器放置在14米標高以上。放置除氧器的地方稱為除氧層,與除氧器連接的管路系統(tǒng)為除氧器系統(tǒng)。主凝結水和鍋爐疏水泵來水接到除氧頭上方;除氧器的抽汽接到除氧頭下方;高壓加熱器疏水接至除氧頭。自動主汽門和調門的門桿漏汽、鍋爐排污擴容器發(fā)生的蒸汽以及給水泵再循環(huán)水管從水箱頂部接入。從除氧器的下水管到鍋爐進水口,其間包括給水泵和高壓加熱器等,組成了給水系統(tǒng)。系統(tǒng)中有三臺給水泵,機組在額定負荷下,兩臺泵運行,一臺泵備用。給水泵的出水可以通過高壓加熱器,也可繞過高壓加熱器通過旁路直接送往鍋爐。每臺給水泵均有再循環(huán)管,以保持需要的再循環(huán)流量。 (7)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

      將凝汽器及有關負壓設備和系統(tǒng)中漏入的空氣及時抽出,以維持凝汽器真空的系統(tǒng)。射水泵從射水箱吸水井升壓后送入射水抽氣器,水在抽氣器噴嘴里加速從而形成高度真空,通過抽氣器與凝結器的連接管將凝汽器等處的空氣抽出,空氣和水經抽氣器的擴壓段擴壓后送入射水箱。真空破壞門可在必要時開啟,使凝汽器真空快速下降,加快停機速度。 (8)抽水射氣系統(tǒng)

      將凝汽器及有關負壓設備和系統(tǒng)中漏入的空氣及時抽出,以維持凝汽器真空的系統(tǒng)。射水泵從射水箱吸水井升壓后送入射水抽氣器,水在抽氣器噴嘴里加速從而形成高度真空,通過抽氣器與凝結器的連接管將凝結器等處的空氣抽出,空氣和水經抽氣器的擴壓段擴壓后送入射水箱。真空破壞門可在必要時開啟,使凝汽器真空快速下降,加快停機速度。

      (9)高速彈性調節(jié)系統(tǒng)

      高速彈性調節(jié)系統(tǒng)是控制汽輪機轉速和輸出功率的組合裝置。當外界負荷變化時,汽輪機轉速變化,與汽輪機主軸相聯(lián)的調速器重塊的離心力變化,使擋油板產生位移,這樣又使隨動滑閥噴油嘴的排油間隙變化,隨動滑閥活塞兩側壓力不平衡,產生位移,隨動滑閥的運動通過杠桿帶動分配滑閥活塞移動,使控制油壓Px變化,從而使錯油門滑閥活塞運動,使錯油門滑閥與油動機相連的油口打開,從而使油動機活塞運動,使調節(jié)閥開大或關小。在8油動機活塞運動的同時,反饋滑閥活塞移動,使控制油壓向相反方向變化,最終使錯油門護法活塞居中,調節(jié)過程結束。 (10)汽輪機油系統(tǒng)

      汽輪機油系統(tǒng)是提供機組調節(jié)、保安、軸承潤滑等工作的系統(tǒng)。

      主油泵由汽輪機主軸直接帶動,由主軸泵打出來的油分成兩路,一路通向調節(jié)系統(tǒng),另一路通向二只并聯(lián)的注油器。其中一只注油器向主油泵進口供油,一只注油器的出油經冷油器向軸承供油,冷油器出來的油還通向頂油系統(tǒng),當油壓高時通過溢油門將油流回油箱。各軸承的排油由母管匯集后流回油箱。排煙機用于排走油箱油面上的油煙與水

      汽。交流電動高壓油泵用于機組起動時代替油泵的工作(這時機組轉速低,主軸泵不能投入工作)向調節(jié)系統(tǒng)和注油器供油。交流輔助油泵用于機組起動前打油循環(huán)和在停機、盤扯時像機組各軸承提供潤滑油。另外當機組運行發(fā)生故障而潤滑油壓下降時,輔助油泵不能正常投入工作時向潤滑系統(tǒng)供油。 (11)軸封汽系統(tǒng)

      軸封系統(tǒng)是阻止汽缸高壓部分蒸汽泄出和汽缸低壓部分吸入空氣的系統(tǒng)。

      中、低壓三個缸共有六組軸端汽封。來自調節(jié)級后經1號汽封段和來自第九級后經2號汽封段的漏汽一起引入第十級后做功。高壓缸3號汽封段漏汽和中壓1號汽封段漏出的蒸汽一起導入五級抽汽。經高壓缸4、5號汽封段及中壓缸2、3號汽封段漏出的蒸汽一起導入八級抽汽。來自除氧器水箱汽空間或汽平衡管的軸封供汽,經過壓力調節(jié)器送到供汽母管(壓力1.03絕對大氣壓),然后分別送至三個氣缸的端部汽封及有關閥門,各路供汽管上均有閥門用以調整汽封內壓力。汽封回汽(汽氣混合物,壓力為0.97絕對大氣壓)被抽到軸封加熱器。 (12)給水系統(tǒng)

      給水系統(tǒng)是指鍋爐的水系統(tǒng),它不斷地向鍋爐供應給水以保證正常的水循環(huán)。給水泵將除氧器中的水升壓后送往高壓加熱器,經過給水操作臺進入鍋爐的省煤器。省煤器將給水加熱后送往汽包。下降管吧汽包的水分配到水冷壁的各個下聯(lián)箱,水冷壁吸收爐膛高溫火焰(煙氣)的輻射熱使水變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進入汽包進行汽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水繼續(xù)進行水循環(huán),分離出來的飽和蒸汽進入頂棚過熱器。

      2.汽輪機設備ⅰ汽輪機本體部分㈠靜止部分

      (1)氣缸

      概念:氣缸是將蒸汽與大氣隔絕,使蒸汽在其間完成能量轉換的重要部件,它還具有支承其它靜止部件的功能。

      結構:大型汽輪機一般具有高、中壓缸和對流的低壓缸,每個缸均做成對分的上、下缸并用法蘭螺栓相聯(lián)接。各氣缸一般為多層缸,有些高中壓缸具有夾層和法蘭螺栓加熱裝置,低壓缸上設有安全門,內有噴水減溫裝置。高中壓缸采用中分面支承方式,低壓缸采用分中分面支承方式。

      位置:位于汽機房平臺上。進汽部分通過高壓主汽門和高壓調門與新蒸汽管聯(lián)接,高壓缸排汽進入再熱器,再熱后的蒸汽通過中壓主汽門和中壓調門進入中壓缸,中壓缸通過中壓主汽門與再熱器出口管聯(lián)接,中壓缸排汽通過聯(lián)通管進入低壓缸,低壓缸排汽靜入凝汽器。

      (2)隔板概念:隔板用來固定噴管并起到汽輪機各級分隔的作用。隔板上的靜葉柵與轉子的動葉柵構成汽輪機的級。

      結構:隔板分焊接式和鑄造式,進入濕氣區(qū)的隔板帶有去濕裝置。焊接隔板一般由外緣、外圍帶、噴嘴、內圍帶、隔板體、徑向汽封、汽封槽組成。摘噴管焊接隔板還有加強筋。

      位置:隔板分上下兩半裝于氣缸內或隔板套內。 (3)汽封

      概念:汽封是減小或防止蒸汽泄漏的裝置。在轉軸兩端穿過氣缸部位設置汽封(軸封),可阻止氣缸高壓部分的蒸汽泄出和氣缸低壓部分吸入空氣。另外,還裝有減少級間漏汽的隔板汽封和通流部分汽封。

      結構:現(xiàn)代汽輪機多采用迷宮式汽封,它一般由汽封套、汽封環(huán)及汽封套筒組成。汽封套固定在氣缸上,汽封環(huán)用彈簧繃裝于汽封套T形槽內(在圓周上分做成6—8塊),裝于主軸上的汽封套筒的高低凸肩與汽環(huán)的梳齒配合,形成蒸汽曲道及膨脹室。

      位置:軸封裝于軸穿過氣缸的兩端;隔板汽封裝于隔板與轉軸的對應處;通流部分汽封裝于葉根和葉頂處。 (4)軸承

      概念:支持軸承的作用是承受轉子重量和旋轉時的不平衡力,確保轉子的徑向位置;推力軸承的作用是:承受轉子軸向推力,并確定轉子的軸向位置。

      結構:支持軸承分為圓柱形、橢圓形、三油楔形等,圓柱形軸承主要由內圓鍍有烏金的上、下軸瓦、墊塊、墊片、連接螺栓等組成;推力軸承分獨立式和與聯(lián)合式兩種,推力軸承有活動的推力瓦,安裝推力瓦的推力環(huán)在轉子推力盤的兩側各一個,每個推力環(huán)分成兩半,靠近推力盤側的推力瓦上澆鑄烏金。

      位置:支持軸承位于汽輪發(fā)電機組各轉子的端部。推力軸承位于汽輪機高、中壓或中、低轉子之間的軸承座內或者前軸承座內。

     、孓D動部分

      (1)汽輪機轉子

      概念:轉子是汽輪機旋轉部件的組合體,其作用是匯集各級動葉柵所得到的機械能,并把它傳遞給發(fā)電機。

      結構:轉子主要由主軸、葉輪(或轉鼓)和動葉片組成。大型機組的轉子由高、中、低壓轉子組成。分成數(shù)個葉輪匯套在主軸上的套裝轉子,葉輪與主軸為一整體的整鍛轉子和由數(shù)個實心輪盤拼焊而成的焊接轉子及前部為整鍛式后部為套裝式的組合轉子四種形式。反動式汽輪機采用沒有葉輪的鼓形轉子。

      位置:高、中、低壓轉子分別置于高、中、低氣缸內并且用聯(lián)軸器連成一體。 (2)動葉片

      概念:將蒸汽的熱能和動能轉換為爪子旋轉機械能的部件。汽輪機的第一級動葉片最短,末級動葉片最長。

      結構:葉片一般由工作部分、葉根和連接部分組成,沒有連接件的動葉片稱為自由葉片。較短的動葉片一般是等截面直葉片,較長的動葉片多采用扭曲葉片。葉根類型有T型、外包T型、叉型、樅樹型。在葉片頂部的連接件是圍帶,動葉片工作部分的連接是拉金。

      位置:動葉片通過葉根安裝在葉輪或直接安裝在轉子轉鼓上。 (3)葉輪

      概念:葉輪是安裝動葉片的輪盤,是沖動式汽輪機轉子的組成部分。其作用是將動葉的轉動力矩傳遞給主軸,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

      結構:整鍛轉子和焊接轉子的葉輪與主軸為一整體。套裝轉子的葉輪匯套于主軸上。套裝葉輪由輪緣、輪面和輪轂三部分組成。輪緣用來安裝動葉片、其形狀與葉根形狀有關。輪面的型線有等厚度、錐形、雙曲線型和等強度型四種。

      位置:裝于主軸或與主軸聯(lián)成一體,裝上動葉片后置于氣缸內。

      (4)聯(lián)軸器

      概念:是汽輪發(fā)電機組各轉子間的連接裝置,又稱靠背輪。其作用是使各個轉子彼此連接成軸系,以傳遞扭矩。在多缸汽輪機中聯(lián)軸器還需傳遞推力。

      結構:聯(lián)軸器分剛性、半撓性和撓性三種。剛性聯(lián)軸器由過盈套裝于主軸上端頭上或與主軸鍛件一起車削制成的兩半聯(lián)軸器及連接螺栓組成。半撓性聯(lián)軸器一般用一個波形節(jié)筒將兩個需連接軸上的兩半聯(lián)軸器用螺栓連接起來。撓性聯(lián)軸器有齒輪式和蛇形彈簧式兩種。

      位置:位于兩個轉子連接處。汽輪機各轉子一般用剛性聯(lián)軸器,汽輪機與發(fā)電機轉子多半用半撓性聯(lián)軸器。撓性聯(lián)軸器用于小型汽輪機或汽輪機轉子與調速器連接處。 (5)盤車裝置概念:盤車裝置是用電動機帶動轉子在啟動前或停機后連續(xù)轉動的裝置。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轉子彎曲變形,并可在啟動前檢查動靜部件是否碰磨等;停機后有助于消除溫度較高的軸頸對軸瓦的損傷并減小上下氣缸壁濕度差。

      結構:常見的電動盤車裝置有螺旋式和擺動齒輪式兩種。其結構主要由電動機、主軸上的盤車齒輪、各種大小嚙合齒輪及其他附件等組成。

      位置:盤車裝置安裝在汽輪機轉子與發(fā)電機轉子連接處的軸承箱上。

     、⑵啓C輔助設備

      (1)凝汽設備作用:凝汽設備中凝結水設備的作用是將凝汽器熱井中的凝結水送入除氧器。凝汽設備中真空抽氣設備的作用是抽出凝汽器及有關負壓系統(tǒng)中漏入的空氣。

      組成:凝結水設備包括凝結水泵、汽封加熱器、汽封抽氣器及若干個低壓加熱器等組成。真空抽氣設備由凝汽器、抽氣器及有關設備和管道等組成。 (2)循環(huán)水設備

      作用:將汽輪機凝汽器使用的冷卻水經冷卻裝置冷卻降溫后輸入凝汽器再循環(huán)使用。組成:輸入冷卻水的管路、吸水井、循環(huán)水泵、冷卻塔、排水管及補水泵等。 (3)回熱加熱設備

      作用:利用汽輪機抽氣加熱鍋爐給水,使部分工質的汽化潛熱重新在循環(huán)中得到利用,減少工質冷源損失,提高循環(huán)效率。

      組成:高壓加熱器、除氧器、低壓加熱器、汽封加熱器、汽封抽氣器、輸水調整門、疏水泵、高加入口聯(lián)成門和出口逆止門及有關設備和管道。 (4)給水除氧設備

      作用:除去鍋爐給水中溶解的氧份,防止溶解氧份造成熱力設備腐蝕;將除氧器水箱中的水送入鍋爐省煤器。

      組成:除氧器、給水泵、高壓加熱器及有關設備和管道。 (5)汽封設備

      作用:阻止汽缸高壓部分的蒸汽泄出和汽缸低壓部分吸入空氣,回收工質和熱量。組成:汽輪機軸端汽封的漏汽,供汽及回汽管路和設備。 (6)供油設備

      作用:供給機組調節(jié)、保安、軸承潤滑、頂軸等處的工作用油。

      組成:以透平油為工質的供油設備由油箱、主油泵、交流啟動油泵、交流潤滑油泵、直流電動潤滑油泵、注油器、冷油器、濾網(wǎng)、排油煙機的組成。高壓抗燃油設備由EH油箱、高壓油泵、控制單元、蓄能器、過濾器、抗燃油再生裝置等組成。 (7)旁路設備

      作用:機組啟動期間,使主蒸汽和再熱蒸汽參數(shù)盡快達到汽輪機沖轉要求;機組正常運行期間,協(xié)調機爐之間蒸汽量;機組甩負荷或運行工況急劇變化時,排除鍋爐產生的過量蒸汽。旁路系統(tǒng)還可用于保護再熱器。

      組成:旁路管道及各級旁路的減溫減壓及減溫水裝置。 (8)汽輪機調節(jié)保安系統(tǒng)

      組成:液壓調節(jié)系統(tǒng)由調速器、傳動放大機構、執(zhí)行機構組成。數(shù)字電液調節(jié)系統(tǒng)由數(shù)字控制器、手操模擬系統(tǒng)和液壓伺服系統(tǒng)等組成。保安系統(tǒng)設有超速保護、串軸保護、低油壓保護、低真空保護等。

      作用:汽輪機調節(jié)系統(tǒng)的作用是控制汽輪機轉速,是汽輪機發(fā)電機能并入電網(wǎng),接帶負荷,并保持指定的輸出功率。數(shù)字電液調節(jié)系統(tǒng)還具有汽輪機自起停、閥門管理等功能。汽輪機保安系統(tǒng)的作用是在發(fā)生危急機組安全的異常情況時,立即自動(或手動)關閉自動主汽門和調節(jié)汽門緊急停機。

    熱動專業(yè)實習報告3

      導語:實習報告是指各種人員實習期間需要撰寫的對實習期間的工作學習經歷進行描述的文本。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熱動認識實習報告,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生產實習時間

      20xx年8月23日————9月12日

      二、生產實習目的

      1、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所從事的工作和本專業(yè)的現(xiàn)狀及畢業(yè)后的發(fā)展方向

      2、使學生簡單的了解本專業(yè)范圍內的現(xiàn)代化工業(yè)生產組織形式,管理方式,工藝過程及工藝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從實際出發(fā)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通過實習使學生獲得基本生產的感性知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擴大知識面。

      5、使學生更加的了解將來的工作環(huán)境

      三、生產實習要求

      生產實習的總要求是:了解社會,接觸實際,以增強群眾觀點和事業(yè)心、責任感,提高思想覺悟,鞏固所學理論,獲得本專業(yè)初步的實際知識,以利于培養(yǎng)實際工作能力和專業(yè)技能。根據(jù)這一原則要求,結合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熱力發(fā)電方向的培養(yǎng)目標,具體有以下要求:

      1、清楚該生產實習的目的及意義。

      2、對實習內容及過程有一個清楚地認識。

      3、實習總結及體會:一份5000字左右的實習報告,打印、手寫各一份。

      四、生產實習內容

      (一)動員大會:8月23日開始了我們?yōu)槠谌艿膶嵙,首先,老師給我們開了一個動員大會。會上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一些關于實習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需要達到的要求,又簡單的講解了一下鍋爐的基本結構和工作的基本原理。

      (二)實地進行生產實習:

      第二天我們正式開始了生產實習,第一周我們在學校的各個鍋爐房進行實習,主要是對熱水鍋爐的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進行了解,熟悉各個結構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高溫煙氣的熱能等形式,而經過鍋爐轉換,向外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者有機熱載體。按容量分為:大型、中型、小型鍋爐;按鍋爐出口的蒸汽壓力分為:低壓、中壓、高壓鍋爐;按鍋爐內燃料的燃燒方式分為:火床爐、室燃爐、硫化床鍋爐;按鍋爐蒸發(fā)受熱面內工質的流動方式分為:自然循環(huán)鍋爐、強制循環(huán)鍋爐、直流循環(huán)鍋爐、復合循環(huán)鍋爐。我們學校的鍋爐主要是熱水鍋爐,即介質為水的鍋爐。

      鍋爐由鍋爐本體和輔助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鍋爐中的爐膛、鍋筒、燃燒器、水冷壁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構架和爐墻等主要部件構成生產蒸汽的核心部分,稱為鍋爐本體。鍋爐的輔助系統(tǒng)和設備包括燃料供應系統(tǒng)、煤粉制備系統(tǒng)、給水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除灰除塵系統(tǒng)、水處理系統(tǒng)、測量及控制系統(tǒng)等。

      1、鍋爐各個受熱面的布置:鍋爐的'受熱面有:水冷壁、鍋爐管束與凝結渣管束、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

      (1)水冷壁:

      主要是蒸發(fā)受熱面,作用是保護爐墻,是垂直布置在爐膛內壁的兩側或四周的,由無縫鋼管組成,通常為光滑水冷壁。水冷壁管布置的疏密是用相對節(jié)距來表示的,水冷壁相對節(jié)距越大,則爐內布置的輻射受熱面減少,而每根管子作為有效輻射受熱面的利用率則增高。反之亦然。水冷壁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與鍋筒和下部集箱相連接,組成不同的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

      (2)鍋爐管束和凝渣管束:

      在爐膛出口后面還要裝設很多的對流蒸發(fā)受熱面,這種對流蒸發(fā)受熱面即為鍋爐管束。一般采用上下雙鍋爐的結構,鍋爐管束就脹接于上下鍋筒之間。

      凝渣管束是布置在爐膛出口的對流管束。這個管束在結構上橫向和縱向節(jié)距都設計的很大,因此它本身不容易凝渣。凝渣管束可以保護后面密集的過熱受熱面不結渣堵塞。

     。3)蒸汽過熱器:

      由一組完成蛇形的優(yōu)質無縫鋼管和與之相連的進出口集箱組成由于流經過熱器的是過熱蒸汽,及熱能力較差,為防止管壁過熱而損壞,又保持有一定傳熱溫差,一般布置在煙溫為800—900度左右的煙道中。

     。4)省煤器:

      是鍋爐的給水預熱器,因能有效利用排煙余熱而得名。現(xiàn)在,鍋爐幾乎不分大小,都裝置省煤器或余熱水箱。

     。5)空氣預熱器:是一種有效利用排煙余熱的換熱器裝置。它的任務是把燃料燃燒所需要的空氣預熱成一定溫度的熱空氣,從而提高爐溫,改善燃料的著火條件和燃燒過程,使燃燒效率和傳熱效果進一步得以提高。

     。6)尾部受熱面,尾部受熱面包括布置在鍋爐對流煙道尾部的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

      2、鍋爐汽水系統(tǒng)

      汽水系統(tǒng)流程:

      除氧器——給水泵——高壓加熱器——鍋爐給水晶給水電動門或低負荷給水調節(jié),省煤器——汽包下降管——強制循環(huán)泵——水冷壁下聯(lián)箱——水冷壁上升管—汽包汽水分離器———蒸汽進入過熱器。鍋爐汽包內排污水——連續(xù)排污擴容器——蒸汽去除氧器。汽包——低溫過熱器——過熱器——一級減溫器——分屏過熱器———屏式過熱器——過熱耳機減溫器——高溫過熱器——蒸汽流量孔板———過熱器出口電動門——汽輪機。汽輪機高壓缸排氣———再熱器減溫器———爐膛輻射再熱器———中間再熱器———高溫再熱器———汽輪機中壓缸———汽輪機中壓缸———凝汽器。

      3、制粉系統(tǒng):是指將原煤磨制成粉,然后送入鍋爐膛進行懸浮燃燒所需的設備和連接管道的組合。為適應不同煤種、不同類型磨煤機、不同負荷特性的鍋爐,制粉系統(tǒng)的繁簡程度和連接方式不同,常用的制粉系統(tǒng)有直吹式和中間儲倉式兩大類。在直吹式系統(tǒng)中,磨煤機磨制的煤粉全部直接送入爐膛內燃燒;儲倉式系統(tǒng)中,磨好的煤粉先儲存在煤粉倉庫中,再根據(jù)鍋爐負荷的需要,從煤粉倉經給粉機送入爐內燃燒。制粉系統(tǒng)的主要任務是對原煤進行磨制,干燥與輸送。流程:原煤倉—給煤機—磨煤機—粗粉分離器—細粉分離器—排粉風機—給粉機—燃燒器—爐膛

      4、鍋爐燃燒系統(tǒng),與燃料有關的煤,風,煙氣系統(tǒng)稱為鍋爐的燃燒系統(tǒng),它的主要任務是使燃料在爐內充分燃燒,放出熱量。

      原煤斗——給煤機——磨煤機——爐膛——屏式過熱器——對流過熱器——再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除塵器——引風機——煙囪排氣,其中爐膛中的灰渣經過除渣裝置和除塵器中的細灰一起經灰渣泵運至灰渣場進行處理。

      5、鍋爐通風系統(tǒng)

      要使鍋爐內燃料正常燃燒,運行情況穩(wěn)定,必需要提供足夠的空氣,并及時排除煙氣,通常將輸送空氣和排除煙氣的系統(tǒng)叫做鍋爐的通風系統(tǒng)。

      通風有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方式,自然通風是通過煙囪內的高溫氣體與煙囪為外的高溫氣體的比重差形成的抽力來克服煙道阻力,將煙氣排出爐外并將空氣引入爐內。

      6、煙風系統(tǒng)流程

     。1)送風機入口空氣加熱器——送風機——送風機出口空氣加熱器——三分倉空氣預熱器—爐膛

     。2)一次風機入口空氣加熱器——一次風機——三分倉空氣預熱器——制粉系統(tǒng)

      (3)原煤斗中的煤——給煤機——磨煤機動——粗粉分離器——細粉分離器——三次風進入爐膛

     。4)爐膛——過熱器——再熱器——省煤器——三分倉空氣預熱器——靜電除塵器——引風機——煙囪

      鍋爐風機可分為鼓風機和引風機,二次風機和排風機幾種。

      7、運灰出渣系統(tǒng),灰渣系統(tǒng)是指將鍋爐灰渣斗中排出的爐渣,吹灰器吹下的灰和除塵器捕集下的飛灰等廢料經收集設備,輸送設備排放至灰場或送往廠外的全部程。

      8、鍋爐水處理

      給水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鍋水的含鹽量,因而影響蒸汽品質。給水中或多或少總含有部分雜質,這是鍋水含鹽和蒸汽污染的根本原因。為防止鍋爐給水系統(tǒng)腐蝕,結垢并且在鍋爐排污不超過規(guī)定數(shù)值的前提保證鍋水品質合格,必須對鍋水進行處理。

      水處理的方法有:軟化,化學除鹽,蒸發(fā)除鹽三種。中壓汽包鍋爐一般可采用化學軟化水;高壓和超高壓以上的汽包鍋爐除對補水進行軟化處理,還要進行除鹽處理。補給水處理系統(tǒng)流程:

      生水泵—陽離子交換器—排氣器—水箱—軟化水泵—陰離子交換器—混合交換器—貯水箱—補給水泵。

    熱動專業(yè)實習報告4

      0前言

      熱動認識實習作為熱動(原水動)專業(yè)理論課程的輔助部分,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考慮到短期內達到良好的認識實習效果,本次實習分別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水電站、大壩、水泵站。通過認識實習,我們對本專業(yè)有了一個整體性的把握,對今后學習的重難點以及自己傾向的工作方向等做到有的放矢。為了更清晰地突顯本次實習的側重目的,本文將從實習地點的各主要功能入手,對其進行分類闡述。

      1水電站

      水電站的分類方法較多,按照工程建設中對水電站的分類可分為:引水式水電站,壩后式水電站,河床式水電站,儲能水電站,虹吸式水電站等。

      其中,魏家堡水電站、湯峪水電站屬于引水式水電站,同時前者屬于有壓引水式水電站,后者屬于無壓引水式水電站;而寶雞峽林家村水電站、石頭河壩后電站、黑河(金盆水庫)壩后電站均屬于壩后式水電站。下面對比兩類電站優(yōu)缺點。

      1.2典型水電站介紹分析

      考慮到本文篇幅有限,我們將選取具有典型意義的魏家堡水電站做總體介紹,其余電站大同小異。

      1.2.1魏家堡水電站簡述

      魏家堡水電站位于陜西省眉縣境內,在寶雞峽塬上總干渠84+365處設閘引水,設計水頭96.2米,引水流量25.4m3/s,總裝機容量3×6300千瓦。電站利用寶雞峽塬上總干渠向塬下灌區(qū)補水及非灌溉期棄水發(fā)電,于1998年建成投運,是目前關中地區(qū)最大的水電站。

      為了保證下游渠道的安全,寶雞峽水利樞紐在原來現(xiàn)在的魏家堡水電站設了一個退水,因寶雞峽加壩工程以后,使下游得到了很好的保證,于是寶雞峽管理局就在該退水的地方的節(jié)制閘進行引水發(fā)電修建了魏家堡水電站,發(fā)完后的水繼續(xù)送回渭河。

      1結束語

      4.1總結體會

      專業(yè)認識實習使我們對本專業(yè)從感性上,有了一個比較全面地認識,對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對大家比較關心的就業(yè)問題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尤其是,專業(yè)認知實習在給同學們以總局認知的前提下,引出了多種問題,給同學們思考和學習的空間,這是值得提倡的。

      本次實習,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1)每種工程從不同的角度,可進行不同的分類。我們在今后學習過程中,可以以某一種角度進行全面的比較學習,然后再換一種方式復習知識,這將是極有意義的。

      (2)大型工程項目的建設,必須要考慮各種自然、社會因素。比如寶雞峽林家村

      加壩工程,因為有鐵路從壩周邊穿過,那么在加壩的時候,就必須要保證鐵路的安全。

     。3)同一種工程或設備,可以有多種設計方式,一定要結合實地狀況,選擇最優(yōu)的。比如西樓抽水站和官底抽水站的出水池的設計以及二者水泵的布置方式,金盆水庫的壩后的二級電站。

      (4)類似的`工程,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就可能使其有不同于其他工程的獨特點。比如黑河水庫的副壩,石頭河水庫就不用這種設計。

      總體上說,本次認識實習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4.2意見和建議

     。1)總體反映,實習后,大部分同學對未來的就業(yè)狀況有一定的失落感,認為自己的就業(yè)環(huán)境太過艱苦,尤其覺得工作缺乏挑戰(zhàn)性,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信心和對專業(yè)的興趣。

      問題分析:主要是同學們缺少進一步的了解,僅僅通過對實習單位的環(huán)境及工作人員的現(xiàn)實狀況看,這使得大家走進了一個怪圈。

      解決辦法:我校應加強同學們的專業(yè)認識,通過課程或交流式讓大家真正明白自己要干什么,又要學什么,而不是單一跟著課程走,到畢業(yè)時還對自己的專業(yè)沒有全局性的認識。學校應幫助學生,對自己有一個規(guī)劃,是考研還是就業(yè),有了定位,然后分別進行考研和就業(yè)方面的輔導,這是有一定實際意義的。

     。2)實習發(fā)現(xiàn),任何一個大型工程的建設都是耗費眾多人力和財力的,這就需要同學們在學校期間,就要學會團結合作的精神。同時,工程在建設前期的實地考察分析也是很重要的,這提示我們,作為一個工程人員必須具備細心和嚴謹?shù)膽B(tài)度。學校也可在該方面進行一些創(chuàng)新項目競賽,來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能力。 4.3思考展望

     。1)通過把老師對金盆水庫的調速器的介紹及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未來的水電站必將向無人化、智能化過渡。因此,調速器部分作為水電站最重要的輔助設備,其研究將是極具潛力的。

     。2)當代社會,水利工程的建設將不再是單一的作戰(zhàn),未來必將實現(xiàn)自然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工程在建設時,周邊地區(qū)的美化以及第三產業(yè)的興起,將是必走之路。

      (3)因水利工程,項目比較大,耗時及經費巨大,一般由國家承辦,這將是私有企業(yè)的發(fā)展受到阻礙。那么,未來的小型企業(yè)將繞過整體工程,主抓工程的單方面參與設計,這也說明未來工程必將走向模塊化和合作化。 2、湯峪水電站

      湯峪電站地處陜西省太白縣,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承建。湯峪水電站是一座渠道引水式水電站,它利用石頭河水庫東干渠湯峪段多級跌水勢能,結合城鎮(zhèn)供水和農田灌溉用水來發(fā)電。裝有3臺水輪機型號HL160—WJ—60,發(fā)電機型號*****—6/1180,

     。硢螜C容量為1000KW機組,設計流量3×1.9m/s。

    熱動專業(yè)實習報告5

      熱動認知實習報告班級:集控102姓名:王雙學號:***-*****6一認識實習的任務與目的

      為了更好的認識與了解專業(yè)知識,并拓展實際的知識面,我們進行了兩周的熱動認識實習,到南京協(xié)鑫電廠進行了參觀。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對該廠的初步認識,加深了我們對電廠及其相關行業(yè)的了解,并對其廠內設備有了初步認識?偟膩碚f,認識實習的目的是熟悉熱能工程專業(yè)相關企業(yè)的主要熱力系統(tǒng)、設備技術特點及其布置,重點學習主要熱力設備的結構和基本原理,為學習后續(xù)課程建立感性認識,奠定必要的基礎。

      二、電廠的生產過程

      火力發(fā)電廠的生產過程實質上是四個能量形態(tài)的轉換過程,首先化石燃料的化學能經過燃燒轉變?yōu)闊崮?這個過程在蒸汽鍋爐或燃汽機的燃燒室內完成;再是熱能轉變?yōu)闄C械能,這個過程在蒸汽機或燃汽輪機完成;最后通過發(fā)電機將機械能轉變成電能。

      火力發(fā)電廠的原料就是原煤。原煤一般用火車運送到發(fā)電廠的儲煤場,再用輸煤皮帶輸送到煤斗。原煤從煤都落下由給煤機送入磨煤機磨成煤粉,并同時送入熱空氣來干燥和輸送煤粉。形成的煤粉空氣混合物經分離器分離后,合格的煤粉經過排粉機送入輸粉管,通過燃燒器噴入鍋爐的爐膛中燃燒。燃料燃燒所需要的熱空氣由送風機送入鍋爐的空氣預熱器中加熱,預熱后的熱空氣,經過風道一部分送入磨煤機作干燥以及送粉之外,另一部分直接引至

      燃燒器進入爐膛。燃燒生成的高溫煙氣,在引風機的作用下依次流過爐膛,水冷壁管,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同時逐步將煙氣的熱能傳給工質以及空氣,自身變成低溫煙氣,經除塵器凈化后的煙氣由引風機抽出,經煙囪排入大氣。煤燃燒后生成

      的灰渣,其中大的灰子會因自重從氣流中分離出來,沉降到爐膛底部的冷灰斗中形成固態(tài)渣,最后由排渣裝置排入灰渣溝,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場。大量的細小的灰粒(飛灰則隨煙氣帶走,經除塵器分離后也送到灰渣溝。

      鍋爐給水先進入省煤器預熱到接近飽和溫度,后經蒸發(fā)器受熱面加熱為飽和蒸汽,再經過熱器被加熱為過熱蒸汽,此蒸汽又稱為主蒸汽。經過以上流程,就完了燃料的輸送和燃燒、蒸汽的生成燃物(灰、渣、煙氣的處理及排出。由鍋爐過熱氣出來的主蒸汽經過主蒸汽管道進入汽輪機膨脹作功,沖轉汽輪機,從而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從汽輪機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在此被凝結冷卻成水,此凝結水稱為主凝結水。主凝結水通過凝結水泵送入低壓加熱器,有汽輪機抽出部分蒸汽后再進入除氧器,在其中通過繼續(xù)加熱除去溶于水中的各種氣體(主要是氧氣。經化學車間處理后的補給水(軟水與主凝結水匯于除氧器的水箱,成為鍋爐的給水,再經過給水泵升壓后送往高壓加熱器,汽輪機高壓部分抽出一定的蒸汽加熱,然后送入鍋爐,從而使工質完成一個熱力循環(huán)。

      循環(huán)水泵將冷卻水(又稱循環(huán)水送往凝結器,吸收乏氣熱量后,在缺水的地區(qū)或離河道較遠的電廠,則需要高性能冷卻水塔或噴水池等循環(huán)水冷設備,從而實現(xiàn)閉式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經過以上流程,就完成了蒸汽的熱能轉換為機械能,電能,以及鍋爐給水供應的過程。

      因此火力發(fā)電廠是由爐,機,電三大部分和各自相應的輔助設備及系統(tǒng)組成的復雜的能源轉換的動力廠。

      動力部分主要設備

      火電廠主要由三大設備組成:鍋爐、汽輪機和電機。

      1、鍋爐

      鍋爐是由燃燒室和煙道組成,主要任務是使燃料通過燃燒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從而獲得一定數(shù)量和質量的蒸汽,其燃燒室是由水冷壁,下降管、聯(lián)箱和氣包組成。

      受熱面,形成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煙道中布置著過熱器、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等設備吸收煙道中的余熱,降低排煙溫度,節(jié)省燃料,減少煤耗,提高鍋爐利用效率。

      火電廠中鍋爐完成就是通過燃燒,把燃料的化學能轉換成熱能的能量轉換過程,在鍋爐機組中的能量轉換包括三個過程:燃料的燃燒過程、傳熱過程和水的'汽化過程。燃料和空氣中的氧,在鍋爐燃燒室中混合,氧化燃燒,生成高溫煙氣,這個過程就是燃燒過程。高溫煙氣通過鍋爐的各個受熱面?zhèn)鳠?將熱能傳給鍋爐的工質——水。水吸熱后汽化變成飽和蒸汽,飽和蒸汽進一步吸熱變成高溫的過熱蒸汽,這就是傳熱與水的汽化過程。

      鍋爐主體部分: (1汽包的結構和布置方式

      汽包(亦稱鍋通是自然循環(huán)及強制循環(huán)鍋爐最終要的受壓組件,無汽包則不存在循環(huán)回路。汽包的主要作用有:是工質加熱、蒸發(fā)、過熱三個過程的連接樞紐,用它來保證過路正常的水循環(huán)。汽包內部裝有汽水分離器及連續(xù)排污裝置,用以保證鍋爐正常的水循環(huán)。存有一定的水量,因而具有蓄熱能力,可緩和氣壓的變化速度,有利于鍋爐運行調節(jié)。

      (2下降管,爐水泵,定期排污

      汽包底部焊有5根下降管管接頭,下降管安裝在汽包最底部,其目的是使下降管入口的上部有最大的水層高度,有利于下降管進口處工質汽化而導致下降管帶汽。

      (3水冷壁的結構,管徑,布置方式

      爐膛四周爐墻上敷設的受熱面通常稱為水冷壁。中壓自然循環(huán)鍋爐的水冷壁全部都是蒸發(fā)受熱面。高壓、超高壓和亞臨界壓力鍋爐的水冷壁主要是蒸發(fā)受熱面,在爐膛的上部常布置有輻射式過熱器,或輻射式再熱器。在直流鍋爐中,水冷壁既是水加熱和蒸發(fā)的受熱面,又是過熱器受熱面,但水冷壁仍然主要是蒸發(fā)受熱面。

      (4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的結構和布置方式

      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通常布置在鍋爐對流煙道的最后或對流煙道的下方。進入這些受熱面的煙氣溫度較低,故通常把這兩個受熱面稱為尾部受熱面或低溫受熱面。

      省煤器使利用鍋爐尾部煙氣的熱量來加熱給水的一種熱交換裝置。他可以降低排煙溫度,提高鍋爐效率,節(jié)省燃料。由于給水進入鍋爐蒸發(fā)受熱面之前,先在省煤器中加熱,這樣可以減少了水在蒸發(fā)受熱面內的吸熱量,采用省煤器可以取代部分蒸發(fā)受熱面。而且,省煤器中的工質是水,其溫度要比給水壓力下的飽和溫度要低得多,加上在省煤器中工質是強制流動,逆流傳熱,傳熱系數(shù)較高。此外,給水通過省煤器后,可使進入汽包的給水溫度提高,減少了給水與汽包壁之間的溫差,從而降低了汽包的熱應力。因此,省煤器的作用不僅是省煤,實際上已成為現(xiàn)代鍋爐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件。

      空氣預熱器不僅能吸收排煙中的熱量,降低排煙溫度,從而提高鍋爐效率;而且由于空氣的余熱,改善了燃料的著火條件,強化了燃燒過程,減少了不完全燃燒熱損失,這對于燃用難著火的無煙煤來說尤為重要。使用預熱空氣,可使爐膛溫度提高,強化爐膛輻射熱交換,使吸收同樣輻射熱的水冷壁受熱面可以減少。較高溫度的預熱空氣送到治煤粉系統(tǒng)作為干燥劑。因此,空氣預熱器也成為現(xiàn)代大型鍋爐機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件。

      2、汽輪機

      汽輪機是發(fā)電廠的的原動機,它是把蒸汽的熱能轉化為大軸的機械能。通過鍋爐與汽輪機之間的熱力系統(tǒng)完成工質的汽水循環(huán),熱力系統(tǒng)包括凝汽冷卻系統(tǒng),回熱加熱系統(tǒng)、

      疏水系統(tǒng)以及補水系統(tǒng)等若干子系統(tǒng),并利用各種熱力設備來完成各自的功能。凝汽冷卻系統(tǒng)主要使汽輪機的出口汽造成真空,讓進入汽輪機的出口汽及工作蒸汽從高的壓力和溫度,膨脹到可能達到的最低壓力,盡可能多的放出熱量變?yōu)闄C械能。同時,使乏汽加以冷卻凝結成水,該系統(tǒng)由凝汽器、抽汽器、冷水塔及管道等主要設備組成;責峒訜嵯到y(tǒng)的主要作用是減少進入凝汽器的蒸汽量,以減少熱量損

      失,提高熱效率,利用汽輪機的各級抽汽,在逐級加熱器中給水加熱,該系統(tǒng)的主要設備有回熱加熱器、除氧器等。隨機組的型式和供熱要求的不同,抽汽的級數(shù)和壓力也不同。為保證熱力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且適應電能負荷的變化要求,汽輪機設置有調速系統(tǒng),用調速器來保證汽輪機的轉速在允許的范圍內變化。同時在汽輪機上還裝設有保護裝置,最常見的有危機保安器、盤車裝置以及軸向裝置等。汽輪機按工作原理分為兩類:沖動式汽輪機和反動式汽輪機。

      噴嘴柵和與其相配的動葉柵組成汽輪機中最基本的工作單元“級”,不同的級順序串聯(lián)構成多級汽輪機。蒸汽在級中以不同方式進行能量轉換,便形成不同工作原理的汽輪機,即沖動式汽輪機和反動式汽輪機。

      (1沖動式汽輪機。主要有沖動級組成,在級中蒸汽基本上再噴嘴柵中膨脹,在動葉柵中只有少量膨脹。

      (2反動式汽輪機。主要有反動級組成,蒸汽在汽輪機的靜葉柵和動葉柵中都有相當適度的膨脹。

      2.轉子靜子等部分組成及功能

      汽輪機的轉動部分稱為轉子,他是汽輪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擔負著工質能量轉換和傳遞扭矩的任務。轉子的工作條件相當復雜,他處于高溫工質中,并以高速旋轉,因此他承受著葉片、葉輪、主軸本身質量離心力所引起的巨大盈利以及由于溫度分布不均勻引起的熱應力。另一方面,蒸汽作用在動葉柵上的力矩,通過轉子的葉輪、主軸和聯(lián)軸器傳遞給電機。汽缸即汽輪機的外殼。其作用是將汽輪機的通流部分與大氣隔開。以形成蒸汽熱能轉換為機械能的而封閉氣室。氣缸內裝有噴嘴(靜葉、隔板、隔板套(靜葉持環(huán)、氣封等部件。他們統(tǒng)稱為靜子。

      汽輪機運轉時,高速旋轉,汽缸、隔板等靜體固定不動,因此轉子與靜子之間需要留有適當?shù)目障?從而不相互碰撞。然而間隙的存在就要導致露氣,這樣不僅會降低機組效率,還會影響機組的安全運行。為了減少蒸汽泄露和防止空氣漏人,需要有密

      封裝置,通常稱為氣封。氣封按其安裝位置的不同,可分為流通部分氣封、隔板氣封、軸端氣封。反動式汽輪機還裝有高中亞平衡活塞氣封和低壓平衡活塞氣封。

      3.凝汽器及加熱器

      凝汽器是用循環(huán)冷卻水使汽輪機排出的蒸汽凝結,在汽機排汽空間建立并維持所需的真空,并回收純凈的凝結水供給鍋爐給水,提高了機組的熱效率。

      高壓加熱器是用汽輪機抽汽加熱鍋爐給水來提高給水溫度,以提高機組的熱經濟性。高壓加熱器由殼體、管板、管束、隔板等部件組成。高壓給水加熱器為單列臥式表面凝結型換熱器,水室采用自密封結構。

      高加殼體為全焊接結構,由鋼板焊接組成。為了便于殼體的拆移,安裝了吊耳和殼體滾輪,并使其運行時自由膨脹。為防止殼體變形,每臺有過熱蒸汽冷卻段加熱器均設置護罩和檔板。所有加熱器的蒸汽入口和疏水入口處(在殼體內均裝有不銹鋼防沖板,以防管子受汽水直接沖擊和引起振動和腐蝕。

      高壓加熱器由過熱蒸汽冷卻段、凝結段和疏水冷卻段組成。過熱蒸汽冷卻段是利用從汽輪機抽出的過熱蒸汽的一部分顯熱來提高給水溫度,位于給水出口流程側,并有包殼板密閉。過熱蒸汽在一組隔板的導向下以適當?shù)木速度和質量速度均勻的流過管子,并使蒸汽留有足夠的過熱度以保證蒸汽離開該段時呈干燥狀態(tài),這樣,當蒸汽離開該段進入凝結段時,可防止?jié)裾羝麤_蝕和水蝕的損害。凝結段是利用蒸汽冷凝時的潛熱加熱給水,一組隔板使蒸汽沿著加熱器長度方向均勻的分布,起支撐傳熱管作用。進入該段的蒸汽,根據(jù)氣體冷卻原理,自動平衡,直至由飽和蒸汽冷凝成飽和的凝結水,并匯集在加熱器的尾部或底部,收聚非凝結氣體的排氣管必須置于管束最低壓力處以及殼體內容易聚非冷凝氣體處。非冷凝氣體的集

      聚影響了有效傳熱,因而降低了效率并造成腐蝕。疏水冷卻段是把離開凝結段的疏水的熱量傳給進入加熱器的給水,而使疏水溫度降至飽和溫度以下。疏水冷卻段位于給水進口流程側,并有包殼板密閉。疏水溫度降低后,當流向下一個壓力較低的加熱器時,減弱了在管道內發(fā)生汽化的趨勢。包殼板在內部與加熱器殼側的總體

      部分隔開,從端板和吸入口或進口端保持一定的疏水水位,使該段密閉。疏水進入該段,由一組隔板引導流動,從疏水出口管輸出。

      3、電機

      鍋爐產生的新蒸汽進入汽輪機后逐級進行膨脹,蒸汽部分熱能轉化為汽流的動能高速汽流施加作用于汽輪機的葉片上,推動了葉輪連同整個轉子旋轉,汽流的動能于是轉換為汽輪機軸上的機械能.汽輪機帶動發(fā)電機利用切割磁力線感應原理,將原動機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轉動.

      四、電氣部分

      發(fā)電廠的主控制中心設在主控制室,又稱中央控制室。對中小型容量的電廠,一般對電氣設備進行集中控制,而對大中型的發(fā)電廠則更多的采用對機、爐、電統(tǒng)一調度的單元監(jiān)控單元控制方式。當電廠容量大、機組臺數(shù)、接線復雜、出現(xiàn)回路數(shù)較多時,還設有網(wǎng)絡控制

      室,通常簡稱網(wǎng)控。電氣主接線是電廠的的主系統(tǒng),反映著發(fā)電廠的總裝機容量,臺數(shù)及主要電氣設備的數(shù)量、布局、技術規(guī)范、連接形式及各回路間的關系。接線的基本形式可歸納

      為母線制形式如:單母線、雙母線,一個半斷路器接線等和無母線制接線如橋型接線、角型接線和單元接線等。

      在發(fā)電廠中變壓器可用作電壓升高或降低,將電能傳送給用戶或電力系統(tǒng),通常稱為主變壓器,用于不同的升高電壓系統(tǒng)之間,作為相互能量轉移的變壓器,通常稱為聯(lián)絡變壓器。供給發(fā)電廠本身用電的變壓器稱為廠用變壓器。

      高壓斷路器是開關設備中比較完善的一種開關設備。它有滅弧裝置,通?梢郧袛嘭摵呻娏骱投搪冯娏鳌8鶕(jù)滅弧介質的不同可以分為:油斷路器、空氣斷路器、SF6斷路器等。隔離開關是用來隔離和切斷電源和倒換電路的開關設備。本身沒有滅弧裝置。主要用于檢修電路和設備時,與電源形成明顯的斷口。在電路中與斷路器串聯(lián)使用,操作時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順序,避免帶負荷拉閘,合閘時先合隔離開關,后合斷路器,跳閘時先跳斷路器,后跳隔離開關。

      發(fā)電廠為保證安全運行,對各主要的電器設備都采用紀電保護裝置,并分別由幾種保護構成主保護和后備保護。相互配合反映其事故與異常。例如利用電路在發(fā)生短路故障時,會出現(xiàn)電流增大的特點,通過繼電器及輔助設備構成過電流保護裝置,利用比較被保護設備各

      端的電流大小和相位差別,用繼電器構成差動保護裝置等。利用測量儀表監(jiān)視發(fā)電廠各個回路的電能質量、負荷大小以及某些設備和裝置的運行狀態(tài),作為分析電廠的經濟運行指標和事故分析依據(jù)。這就是測量系統(tǒng)的作用。

      現(xiàn)代化大中型的發(fā)電廠,都日趨于自動化和利用計算機實現(xiàn)程序測量和監(jiān)控,在廠用電系統(tǒng)中普遍采用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以保證廠用電的供電可靠性;在輸電線路上廣泛采用自動重合閘裝置來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電力系統(tǒng)并連運行的穩(wěn)定性;發(fā)電廠的同期并列是經常的、重要的一項操作,最常采用的是手動準同期和自同期;發(fā)電機的勵磁系統(tǒng)概括為電機勵磁系統(tǒng)和半導體勵磁系統(tǒng)兩類。在運行中為保證電壓恒定以及事故狀態(tài)下盡可能維持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提高發(fā)電、供電的可靠性,都采用自動勵磁調節(jié)裝置。

      大氣過電壓對發(fā)電廠的配電裝置及建筑物構成了威脅。為防范雷擊常采用避雷針;防止感應雷和行波的侵入而采用避雷器。發(fā)電廠為了人身和設備的安全,必須對設備進行接地和接零。接地一般分為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和防雷接地。

      五主要輔助設備

      火電廠主要輔助設備有風機,泵以及回熱加熱器等。這里只介紹主要水泵、風機和回熱加熱器。

      (一電廠主要水泵

      泵是把機械能轉變成液體壓力勢能和動能的一種動力設備,它是維持火電廠蒸汽動力循環(huán)不可缺少的設備,是火電廠的主要輔助設備之一。

      在火電中應用泵的地方很多。為了使凝汽器中的空氣和其他不凝氣體的排出,要用到真空泵或射水泵;為了排出加熱器和管路等中的疏水,要用到疏水泵;火電廠

      蒸汽動力循環(huán)過程中,會存在著汽水損失,因此要用到補充水泵;為了冷卻火電廠大型旋轉機械的軸承或其潤滑油等,要用到工業(yè)水泵以提供冷卻水;汽輪發(fā)電機組的油系統(tǒng)中,要用到頂軸油泵、啟動油泵和主油泵等,以提供潤滑油和調節(jié)用油。

      泵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有:流量、揚程、功率、效率、轉速和必須氣濁余量等;痣姀S中的泵多數(shù)屬于葉片式泵,并以離心泵為主。以離心泵為例,火電廠主要的泵的工作原理:泵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原動機軸聯(lián)結,原動機帶動泵軸及葉輪旋轉,流過泵的液體在葉輪中葉片的作

      用下也產生旋轉,并獲得能量,液體獲得的能量主要是來自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 (二火電廠主要風機

      風機是把機械能轉變成氣體壓力勢能和動能的一種動力設備,它是火電廠的主要輔助設備之一。在火電廠中的風機主要用在鍋爐的煙風系統(tǒng)和制粉系統(tǒng)中,用于輸送空氣、煙氣和空氣煤粉混合物等,主要有送風機、引風機和排粉風機。

      風機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有:流量、全壓、功率、效率和轉速等;痣姀S的主要風機為通風機,氣體在通風機內的升壓較小,氣體的密度變化不大,所以氣體在通風機中的運動特性與液體在泵中的運動特性比較接近,因此風機與泵之間有許多共同的特性。

      火電廠主要回熱加熱器

      火電廠的回熱加熱器是指利用汽輪機的中間抽汽來加熱機組凝結水或給水的裝置;責峒訜崞鞯念愋桶醇訜崞髦衅橘|的傳熱方式分,有混合式和表面式兩種。在混合加熱器中,汽、水兩種介質直接混合并進行傳熱。而在表面式加熱器中,汽、水兩種介質通過金屬表面來實現(xiàn)熱量的傳遞。表面式加熱器按布置形式分,有立式和臥式兩種;按被加熱的水側壓力來分,有低壓加熱器和高壓加熱器兩種。從凝汽器到除氧器之間的表面式回熱加熱器為低壓加熱器;除氧器到鍋爐之間的回熱加熱器為高壓加熱器。

      六.心得體會

      兩周的認識實習,經過老師的講解和觀看相關的視頻圖片,我們對熱電廠的鍋爐、汽輪機、輔機等以及電廠的生產過程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我們首先在學校實驗室參觀了電廠模型及各種設備模型。 5月28日上午,到達裝機容量較小的南京協(xié)鑫污泥發(fā)電廠,在進行了安全教育之后,便跟著值班師傅認真的開始了參觀實習。大家都遵守電廠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以及老師提出的各項要求,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虛心向帶我們的師傅們請教,師傅們也都很熱心的為我們解答。通過這次實習,我們不僅將在學校的理論知識與具體的生產實踐結合了起來,而且通過兩周的學習和老師的講解以及電廠師傅們的講解,我們對電廠的生產流程,鍋爐和汽輪機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位置布置結構和組成部件,生產過程化水,治煤,脫硫與除塵的流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們對火力發(fā)電廠的發(fā)電流程有了進一步認識。

      這次實習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只能在實踐中才能獲得的知識,了解了火電廠的大致情況及其運作流程。在當今的這個經濟迅猛發(fā)展中的中國,電力有著起不可動搖的地位。生產實習是大學階段的一個重要實踐環(huán)節(jié),是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參與的。這次實習為今后更好的理論學習打下基礎,我們學到了很多關于電廠熱力系統(tǒng)的知識,對電廠的主體生產設備及其工作流程有了大體的認識,為我們的學習和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熱動專業(yè)實習報告6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熱動方向認識實習報告 大三下學期, 學校為了讓我們更好的了解我們這個專業(yè)方向,加深對本專業(yè)的了解,提高我們的專業(yè)興趣和專業(yè)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后續(xù)專業(yè)基礎課程、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初步了解研究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學院聯(lián)系與我們專業(yè)有關的公司,如湛江東興煉油廠、湛江渤海農業(yè)有限公司。為期四天的專業(yè)認識見習也開始了,我也在其中對自己的專業(yè)方向有了認識。

      3月3號上午,在黃忠洲老師的負責下,我們熱動方向的兩個班級在主樓召開了專業(yè)認識實習動員大會,黃老師在會議上說了這次專業(yè)見習的.一些基本情況,也說了見習的基本流程。同時重點敘述了這次實習對我們的一些基本要求;如校外實習期間一切行動聽從帶隊教師安排,加強紀律觀念,不得擅自行動。遇到問題及時向實習帶隊教師反應,進入實習基地或實習單位要嚴格遵守有關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特別注意人身安全和生產單位設備安全。當天下午沒有安排任務,只是要求我們去網(wǎng)上查查相關公司級相關設備的基本資料,對接下來的見習有一點的了解。

      3月4號,第一天的見習過程開始,我們坐校車去了廣東海洋大學霞山校區(qū)輪機樓。在那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霞山校區(qū)還有這個地方,在那里我看到了各種實驗設備,主要以柴油發(fā)動機為主。我看到了輪機樓那里有兩臺V型康斯明柴油機,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知道了船用柴油機分為低速(750轉以下)、中速(750—1000轉)和高速(1000轉以上)三種。也大約了解了四沖程柴油機中單缸,二缸,四缸,六缸式柴油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柴油發(fā)動機的優(yōu)點是功率大、經濟性能好。每個工作循環(huán)也經歷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沖程。

      吸氣沖程

      當活塞運行到上止點時,缸蓋上的進氣閥打開,排氣口關閉;钊乱茣r,吸氣沖程開始,由于缸內余稀空氣體積膨脹,壓力下降小于大氣壓力,從而空氣被吸進缸內。當活塞運行到下止點時,進氣閥并沒有馬上關閉,而是在活塞上移,曲柄轉過10度左右才閉合,這種滯后關閉是為了利用空氣流動慣性現(xiàn)象,增加了吸入空氣量,吸氣沖程結束。

      壓縮沖程

      吸氣沖程過后活塞在上移過程中,進氣閥,排氣閥都關閉,從而被吸入的空氣在氣缸內受到活塞的壓縮,體積減少,壓力,溫度急劇上升。在柴油機中達到柴油的燃燒點,活塞上移到上止點,壓縮沖程結束。

      燃燒做功沖程

      在壓縮沖程后期活塞并沒有達到上止點時,柴油已經經過給油泵霧化后噴進氣缸內,開始出不燃燒。活塞經過上止點,在柴油燃燒膨

      脹力的推動下,快速向下移動,從而帶動曲軸旋轉,達到做功的目的。柴油提前供油是為了讓它更充分的燃燒,釋放更多的熱量,活塞下移到下止點,做功沖程結束。

      排氣沖程

      做功沖程結束后,活塞再次上移,排氣閥打開,把燃燒過后的廢氣排出氣缸。當活塞上行到上止點時,排氣沖程結束,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

      雖然指導老師講解的很詳細,但我聽的還是似懂非懂,老師很用心的用粉筆在地上畫了簡圖給我們加深理解,之后老師更是啟動了一臺柴油機讓我們更加能生動的了解整個運行過程。

      第二天我們去了湛江渤海農業(yè)有限公司,在那里我們主要觀看了他們工廠的鍋爐系統(tǒng),在工程師的指導解說下,我知道了鍋爐的組成系統(tǒng)。

      鍋爐整體的結構包括鍋爐本體、輔助設備和安全裝置兩大部分。鍋爐中的爐膛、鍋筒、燃燒器、水冷壁、過熱器、省煤器、空氣預熱器、構架和爐墻等主要部件構成生產蒸汽的核心部分,稱為鍋爐本體。鍋爐本體中兩個最主要的部件是爐膛和鍋筒。爐膛又稱燃燒室,

      是供燃料燃燒的空間。將固體燃料放在爐排上,進行火床燃燒的爐膛稱為層燃爐,又稱火床爐;將液體、氣體或磨成粉狀的固體燃料,噴入火室燃燒的爐膛稱為室燃爐,又稱火室爐;空氣將煤粒托起使其呈沸騰狀態(tài)燃燒,并適于燃燒劣質燃料的爐膛稱為沸騰爐,又稱流化床爐;利用空氣流使煤粒高速旋轉,并強烈火燒的圓筒形爐膛稱為旋風爐。

    【熱動專業(yè)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專業(yè)實習報告(熱)07-11

    專業(yè)實習報告[熱]07-11

    (熱)專業(yè)實習報告07-11

    (熱)專業(yè)實習報告07-11

    專業(yè)實習報告(熱)07-08

    [熱]專業(yè)實習報告07-08

    專業(yè)實習報告【熱】06-12

    【熱】專業(yè)實習報告06-12

    專業(yè)認識實習報告[熱]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