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免费一区视频大片,鲁一鲁亚洲无线码影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久久亚洲精品视频免

<sub id="hdorw"></sub>

  • <legend id="hdorw"></legend>

    復習課教案

    時間:2024-07-02 07:56:28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復習課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復習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復習課教案

      復習課教案 篇1

      一、單元學習要點

      1。引導學生在不同學科內容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

      2。注重體驗與思索,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3。樹立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絡、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的能力。

      二、教學設想

      本單元以人與自然環(huán)境為主題,五篇課文都是科學文藝作品,以不同題材,從不同角度,表達人們對生存環(huán)境的憂患與思考。

      《敬畏自然》從宏觀上議論人與自然的關系。采用激趣法,讓學生理解本文題材特點,側重議論的表達方式,學習反問修辭方法。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說明羅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來人為的悲劇。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課前預習,提出并整理發(fā)現(xiàn)的問題;動手查找資料;帶著問題和資料走進教室;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中提高學生對的解讀能力;透視的寫作軌跡,深入理解作品傳達的強烈的憂患意識;

      《旅鼠之謎》用記敘、主要是對話的方式講述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旅鼠繁殖能力之強堪稱動物世界之最,每當繁殖高峰,就會出現(xiàn)奇怪的自殺行為,或招引天敵,或死亡大遷移。教學本文,讓學生明白:介紹知識的也可以不拘一格。應該努力創(chuàng)新,應該考慮怎樣講效果更好,怎樣才能吸引讀者,讓人喜歡。

      《大雁歸來》抒發(fā)對大雁的喜愛之情。教學本文,讓學生品讀抒情的語言,體會濃郁的抒情色彩;了解大雁的生活習性,著重體會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

      《喂──出來》是一篇科幻小說。理解本文現(xiàn)實與想象的關系,樹立環(huán)保意識;理解想象奇特的藝術美;中兩處照應題目的“喂——出來”的作用。

      三、教學建議

      1。本單元閱讀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了解科學文藝作品的特點。

      2。五篇科學文藝作品的共同特點是蘊涵豐富,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不但要注意理解詞句、把握文意、概括要點,而且要注意探究內容,感受作品,從而培養(yǎng)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要使學生懂得,不掌握自然規(guī)律,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缺乏人文關懷,盲目的短期行為必將造成公害,毀壞自己的家園。

      3?茖W文藝作品的體裁是多樣的。本單元有散文、有報告文學、有科幻小說!毒次纷匀弧贰堵檬笾i》《大雁歸來》三篇散文也各不相同,有側重議論的,有側重說明的,有側重抒情的。教學時,既要把握其科學的內容與文學的形式相結合的共同特點,又要引導學生了解各種體裁的不同特點。

      4。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圖書館查閱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同時教師盡可能提供相關背景資料,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努力將課內延伸到課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考的習慣。

      四、自主學習思路探究和拓展遷移設計

      《敬畏自然》

      1!熬次纷匀弧钡暮x是什么?“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極無為的口號?

      提示:在探究這個問題時,宜分解成幾個問題:其一,“敬重自然”意味著應該怎樣對待自然?其二,“畏懼自然”是不是意味無所作為?其三,為什么應該“畏懼自然”?你認為應該怎樣正確對待自然?

      “敬畏”,從字面上說,是又敬重又畏懼。敬重的含義比較容易理解。課文說:“自然的智慧是大!,“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大自然的智慧“深邃、高超”,“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恒的生命”。這些話都充滿敬重的意味。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認識自然的偉大,充分認識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義,自然界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類的生成,實在太神奇了,承認人類自身也是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人類的智慧、人類的創(chuàng)造是無法與大自然相比的。

      畏懼這層意思有其特定的含義,現(xiàn)代人之“敬畏自然”,與原始人對大自然的畏懼是不同的。敬畏之畏,可以從“愛護自然”一語中探得它的含義。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創(chuàng)造物,破壞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懲罰。大自然的處罰是無情的,是令人畏懼的,人類應該調整自己與自然的關系。人類不應該與大自然對立起來,自然界不是人類征服的對象,而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人類應該與自然求得和諧的發(fā)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從而使人類的生存更為美好。

      2。作者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么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類自己

      提示: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這種觀點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極端往往違背自然規(guī)律,破壞自然,導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自然的偉大,愛護自然,人類才能求得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們自己”,是因為人類與自然本來就是一體的,盡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愛護自然,就是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就是敬畏和愛護我們自己。

      3。句意理解

     、湃祟悶樽约喝〉玫倪@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提示:掉入陷阱,就是危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類開采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釀成嚴重后果,危及人類自身。

     、埔杂钪嬷詣(chuàng)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提示:這句話的意思是,宇宙創(chuàng)造了人類這種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長出了大腦,有了自我認識的`工具,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即是宇宙對自己的認識。這句話是把宇宙擬人化,把人類的出現(xiàn),說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創(chuàng)造。

      ⑶人類并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提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人類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種種存在形式,所以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是我們的弟兄。

      4。本文多處運用反問句來為增色,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并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比較一下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提示:反問句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激發(fā)讀者的思考,發(fā)人深省。

      5。長期以來,人類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這篇課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根據是什么?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成小組,搜集資料,并出一期“人與宇宙之謎”的專刊。

      提示:本題旨在培養(yǎng)獨立思考精神,培養(yǎng)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鼓勵學生與作者平等對話。學生不僅要發(fā)表看法,而且應盡量說出根據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搜集資料,根據事實來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1。精讀課文,找出撼人心靈、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揣摩體會其作用。

      提示:⑴從詞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說明方法等方面來品讀。⑵同學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談談讀后的感受。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補充,然后再全班交流。

      從根本上說,羅布泊從美麗的仙湖變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驚的。從寫法上探究,對比、擬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強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靈的力量。

      先看對比手法。作者對比羅布泊的今昔,讓人知道羅布泊并非從來如此,原來昔日這里曾是美麗的仙湖和繁華的綠洲。作者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鮮明而具體的描寫,顯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勢的跌宕,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擬人手法。作者將胡楊林擬人化:“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賦予胡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蕩,為自己盲目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將羅布泊擬人化:“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边@里同樣賦予羅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再看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連用四個“盲目”,遺憾之情、譴責之情大大強化。又如篇末三個“救救”,呼吁之聲,振聾發(fā)聵。

      再看直接抒情。例如:“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边@樣的抒情讓人共鳴,讓讀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識到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嚴重后果,覺悟到只有保護環(huán)境才能保護人類自己

      的字里行間充滿了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作者運用了抒情的表達方式,對比、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列數據等說明方法,使具有震撼人心力量。

      2.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的深層原因是什么?為什么人們會制造悲劇,自討苦吃?

      提示:這個問題要抓住重點片段(“問題出在近30多年……渾然一體”),探究深層含義,從中獲得啟發(fā)。

      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于將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頭腦里根本沒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盲目,就是目光狹小,只圖本地區(qū)利益,不顧整體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規(guī)律,不懂生態(tài)平衡,不懂上游將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會干涸,羅布泊就會干涸,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會嚴重惡化,乃至荒漠化。

      當年“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擴大耕地,開采礦藏,也是開發(fā),問題是當年的開發(fā)沒有考慮水資源,簡單的以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顧了上游不顧下游。

      從羅布泊消失的深層原因中應該吸取的教訓是:開發(fā)要克服盲目性,認識自然規(guī)律,認識生態(tài)平衡,謀求發(fā)展必須抓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和建設。

      3。討論:假如你是當年xq建設兵團司令,你怎么規(guī)劃塔里木河流域的開發(fā)?然后交流各自看法。

      提示:“事后諸葛亮”語帶貶意,但是前車之覆,后車之鑒,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教訓必須總結,吸取。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暢所欲言,通過充分的假想,可以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深入領會課文。

      4。拓展延伸:

      假如你就是羅布泊或者是羅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樹,最后一滴水,最后一條小溪……你將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們訴說些什么呢?

      提示:運用擬人、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列數據等說明方法,抒情等表達方式。

      《旅鼠之謎》

      1。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提示:第一大奧秘是,旅鼠繁殖能力驚人;第二大奧秘是,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節(jié)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xiàn)種種怪現(xiàn)象,好像想方設法要自殺似的;第三大奧秘是,死亡大遷移,數百萬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2。這是一篇很別致的科學小品,它的寫法能不能叫做“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科學知識”?作者為什么采用這種寫法?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

      提示:可以這樣探究,先用記敘的要素來衡量。記敘的要素應該具備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局。時間:“有一天”;地點:“巴羅附近的愛斯基摩人村落遺址”;人物:“我”和丹尼斯·馬洛拉斯先生;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經過:“我”聽丹尼斯講述旅鼠的種種奧秘;結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為的奇特發(fā)表他的感想。

      記敘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見是地地道道的記敘文體。可是這篇記敘文很特殊,它所敘述的故事跟一般記敘文敘述生活故事不一樣,講的全是關于旅鼠的知識。

      這篇“記敘文”還有一個特點,通篇幾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對話,而且丹尼斯的話大段大段的,講的都是旅鼠的奧秘。這樣看來,說這篇是“用記敘的框架、對話的方式,生動有趣地介紹知識的科學小品”是不錯的。從文體上可以說,是說明文和記敘文雜交品種,或者叫做跨文體的文體。

      可見,介紹知識的也可以不拘一格,應該努力創(chuàng)新,應該考慮怎樣講效果更好,怎樣才能吸引讀者,讓人喜歡

      3。課文說:“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從課文中可以獲得哪些啟示?

      提示:可以提供下列材料:美國科普作家、未來學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來寫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萬或每年7000萬人的速度增長著……完全有理由擔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60億……如果地球人口繼續(xù)像現(xiàn)在這樣每過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將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類機體的總質量就會等于地球的質量……到公元7000年,人類的質量就會等于已知宇宙的質量!……看來很明顯,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xù)下去……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惡果!

      篇末寫丹尼斯說的話:“人類也許應該從旅鼠身上學到點什么。例如,如果人類也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也許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比丝趩栴},是全球第一號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我們還可以從課文中得到這樣一些啟示:

      第一,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茖W研究當然不能沒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狹隘。對于旅鼠,自有一批動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專家懷著極大的興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們離開繁華的城市和溫馨的家庭,來到邊遠極地,醉心于觀察和研究。

      第二,科學研究過程要不斷調整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研究的失敗,說明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需要調整,只有創(chuàng)新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才能解開大自然之謎。

      第三,自然界本身具有調節(jié)機制,一旦打破生態(tài)平衡,就出現(xiàn)向新的平衡轉化的新趨勢。

      第四,從自然界的調節(jié)中人類應該覺悟,人類也要注意自我調節(jié),以求和諧發(fā)展。

      4.讀整篇課文,真像讀有趣的故事一樣,叫人越讀越起勁,本文在謀篇布局上有什么特點?

      提示:敘事文學講究波瀾,講究高潮,仔細揣摩課文的謀篇布局,可以發(fā)現(xiàn),這篇科學小品也講究波瀾,講究高潮,而且講究結局的有趣和雋永,所以我們會越讀越有興趣。

      旅鼠的三大奧秘言之有序,超強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兩大奧秘雖然至今還是一團謎,但總與繁殖有關。三大奧秘一個比一個更神秘莫測,第二大奧秘、第三大奧秘都是自殺行為,但是第三大奧秘比第二大奧秘更神秘。所以這樣的總體結構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再說對話的詳略,丹尼斯講述前兩個奧秘之后,寫“我”的反應都比較少,對于第一大奧秘,我由懷疑而計算,由驚訝而感嘆,對于第二大奧秘,“我卻怎么也笑不出來,陷入了迷惘的深思”,氣氛與前不同,行文顯出波瀾。講了第三大奧秘之后,寫了反復的談論,“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問,談興前所未有,如同敘事文學作品的高潮,一問一答之間,實際上也是反復制造懸念,反復解開懸念,最后卻又是“一大難解之謎”,讓讀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篇末,又有丹尼斯發(fā)人深思的感慨和讓人始而驚嚇繼而發(fā)笑的舉止,又莊又諧。通篇寓知識于敘事之中,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讓人既長知識又有興味。

      5。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動物也有一些奇異的現(xiàn)象。請根據你的觀察和了解,寫一段文字,說明某種動物奇異的表現(xiàn)及其原因。

      提示:本題意在遷移應用,讀寫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興趣,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研究自然。這種讀寫結合的練筆又可以引導學生揣摩課文寫法,研究怎樣寫出一個“奇”字,讓讀者真正感覺奇妙。

      《大雁歸來》

      1。理解作者對大雁傾注的感情。

     、抛髡邽槭裁聪矚g歸來的大雁,以欣賞的目光注視大雁飛臨沼澤時的種種動作,為大雁棲息農場而驕傲?

     、谱髡邽槭裁聪矚g傾聽大雁的鳴聲,而且他把它們的鳴聲稱之為辯論、議論、集會、發(fā)言?

     、亲髡邽槭裁磳Υ笱銓游镉羞@樣的感情?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懷有怎樣的理念?

      提示:課文中有“愛鳥者”這個概念,作者稱自己為“愛鳥者”,一個“愛”字貫穿全文,抓住這個“愛”字就容易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作者多用擬人手法描寫大雁,這種寫法不單純是一種修辭手法的運用,而且表達了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作者對大雁是那樣有感情,他喜歡觀察它們,研究它們,知之愈多,愛之愈深。因此,大雁在作者心目中,像人類一樣具有靈性,雁群就像人群似的。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聯(lián)合的觀念,可謂全球一體化,正是人類所不及的。作者心目中,大雁的遷徙活動是富有詩意的,它們對人類有益無損,大雁歸來的鳴叫,簡直是帶有野性的詩歌?偠灾髡哒J為,大雁是人類的伙伴,動物使地球充滿生機,充滿詩意,充滿樂趣;人類應該珍愛有益無損的動物,和諧共處,不應該憑借自己的優(yōu)勢而去傷害它們。

      2。利奧波德這位倫理學家周末就到農場度假,他用心觀察研究大雁,這樣多情地感受大雁,這樣的情懷應該怎樣理解?

      提示:倫理,本是處理人與人相互關系所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作者由人間的倫理推及人與自然關系。在他的觀念中,人是自然的組成部分,人與自然的其他部分也應該平等地和諧共處。作者發(fā)現(xiàn),大雁這種生靈,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也有家庭結構,也有親情,人類雖為萬物之靈,但不應該自私地傷害它們。況且大雁有不少為人類所不及的品性,它們向來有聯(lián)合的觀念,它們對人類是有益無損的。人類回歸自然,可以從自然中獲得無窮樂趣,F(xiàn)代化固然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福利,但是自然界自有無可替代的情趣,在享受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人們越來越向往自然,到自然中去,與動物為伴,這是一種回歸自然的趨勢。

      3。仔細體會下面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乓恢谎嘧拥膩砼R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沖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到了。

     、埔挥|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叫起來,它們?yōu)R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窃谶@種每年一度的遷徙中,整個大陸所獲得的是從三月的天空灑下來的一首有益無損的帶著野性的詩歌。

      提示:

     、糯笱闶谴禾煺嬲氖拐撸笱憬o人們帶來了春天的生機,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悅。

      ⑵歸來的大雁讓香蒲乃至萬物擺脫了冬日的嚴寒,香蒲乃至萬物從此迎來春天,欣欣向榮,生動形象。

     、谴悍趾蟠笱慊貧w,它離開了食品豐足、冬季溫暖的南方,最后來到陽光充足、夏季僻靜的北極,生育小雁。遷徙中的大雁,它的鳴叫,是帶著野性的詩歌,給整個大陸帶來詩意。作者覺得大雁是非?蓯鄣膭游铮笱闶侨祟惖呐笥,他喜歡大雁。

      4;仡檶W過的詩歌,積累有關寫“大雁”的詩句。

      提示:

      1。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2。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3。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4。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5。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

      《喂——出來》

      (一)課文內容理解

      1。這個故事真實嗎?這樣的洞真的存在嗎?

      提示:是虛構—幻想。

      2。這篇小說圍繞什么話題來寫?有什么意義?

      提示:環(huán)保話題。意義略,言之有理即可。

      3。這個洞真的是無底的嗎?

      提示:表面無底,其實未必。正如我們的地球,表面上無邊無際,實際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經不堪重負了。

      4。小說為什么以“喂——出來”為題?

      提示:表明“無底洞”已經溢滿,地球已經十分擁擠。希望引起人們的警覺和重視。

      5。小說中的“洞”比喻什么?

      提示:人類生存的地球。

      6。小說中兩處寫“喂——出來”,分別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處照應文題,同時為下文鋪墊,引發(fā)下文的情節(jié)。

      第二處照應文題和前文,同時啟發(fā)讀者領悟其中蘊涵的哲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時候一到,結果就出來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的。

      7。小說中寫了幾類人?這些人有何共同點?你覺得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

      提示:為了名利而忙碌的各類人。

      8。作者想要說明的道理是什么?

      提示:人類一切破壞環(huán)境的舉動,到頭來都將危害人類自己。不去積極治理環(huán)境污染,總有一天人們將會遭到滅頂之災。

     。ǘ﹩栴}探究

      1。作者怎樣展開想像?可以通過畫“情節(jié)鏈”,來揣摩作者的想像活動。

      2.探究想像與現(xiàn)實的關系?梢宰寣W生談談自己的耳聞目睹,人們是怎樣處理生活垃圾和廢氣、廢水、廢渣的?再問一個“為什么”:人們?yōu)槭裁催@樣處理垃圾與三廢?由此悟出人們的幻想,人們把江河湖海天空大氣看成了無底洞。這篇科幻小說用幻想的無底洞諷刺了人們的幻想。

     。ㄈ┩卣寡由

      1。以前你對垃圾是怎樣處理的?學了這篇小說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2。你身邊有哪些城市垃圾?你知道它們是怎樣處理的嗎?

      3。除了垃圾以外,還有什么會污染我們的環(huán)境?對此,你有什么建議?

      4。續(xù)寫《小石頭飛出之后——————》

      提示:想一想,在小說結尾,那奇怪的叫聲和小石頭從哪里來?掉下那塊石頭之后,還可能會發(fā)生什么?

      復習課教案 篇2

      學內容:練習十三的第46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立體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學會運用本單元所學的立體圖形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①畫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的立體圖形的投影片;

      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的模型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幾種立體圖形?它們的名稱是什么?

      學生:我們學習過五種立體圖形(如果沒有選學球就說四種立體圖形)。它們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

      教師出示畫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的立體圖形的投影片,讓學生觀察。

      教師:這些立體圖形都有各自的特點,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說一說每種立體圖形的特點。分別說出每一種圖形的組成部分及名稱,如幾個頂點、幾條棱、幾個面、幾個底面、底面的形狀、高、曲面等。

      教師:我們還學習了求這些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誰能說一說每一種圖形的表面積和它的體積有什么區(qū)別?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拿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模型說明:什么是這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什么是這個立體圖形的體積。

      教師:怎樣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表面積?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說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表面積的方法。

      教師:怎樣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體積?

      指名讓幾個學生分別說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積的方法和公式。

      教師:大家說得很好,學習得很扎實。這些立體圖形除了各自的特點以外,有的圖形還有與其他圖形共同的特點,F(xiàn)在我們就來動動腦筋,給它們分分類,把有共同特點的圖形分成一類。先自己試著分一分,然后說一說,你是根據什么分類的,它們共同的特點是什么。

      讓學生自己試著分,然后讓學生發(fā)言說自己的分法、分類的理由。通過教師與學生的討論,可以有幾種分法。如:

      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沒有曲面。

      圓柱和圓錐的底面都是圓形。

      圓柱、圓錐和球都有曲面。

      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是上下一樣大。

      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都是底面積高。

      教師:很好2我們不但掌握了這個單元學習的新知識,還會把新學習的知識與以前學習的知識結合起來理解,這使我們掌握的知識更豐富、運用起來也更靈活。

      二、課堂練習

      教師:現(xiàn)在.我們還要練習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可以使我們知道所學的知識有什么用處。還可以使我們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1.做練習十三的第4題。

      讀題后,讓學生討論這道題的題意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解這道題先要求什么?(先要求這個底面直徑是2米、高是3米的圓柱的側面積,加上這個圓柱的底面面積。)

      然后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行間巡視,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十三的第5題。

      請學生讀題后,教師提問:這道題先要求什么?(先要根據高與半徑的比,求出高的長度。)

      然后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行間巡視,提醒學生第(1)小題的得數需要取近似值,注意取近似值的方法。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十三的第6題。

      請學生讀題后,教師提問讓學生思考:

      這道題先要求什么:(先要求這個底面積是12.56平方米、高是1。2米的圓錐的體積:)

      再求什么?(再求已知這個長方體的體積,又知道它的寬是10米、高是2厘米,求這個長方體的長。)

      然后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行間巡視,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復習課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體驗APP的制作和發(fā)布過程,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來的。

      2.學會制作不用編程的APP。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來的,難點是制作一個漂亮的APP。

      教學建議:

      建議本課用1課時。

      前面幾課主要是講手機及各種應用,手機的應用離不開APP程序,因此在本單元的最后兩課安排學生制作APP,讓學生對智能手機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

      制作APP的軟件有很多,本課選用的軟件是appMaker,該軟件是電腦版。在資源目錄中有該軟件的安裝程序。如果老師認為有更合適的`制作APP的軟件,也可以選用更合適的軟件來制作APP。

      本課可以讓學生選定一個制作APP的任務,然后在電腦上自主完成。制作APP的任務可以是故事書,也可以是班級的文宣、某個報名活動的宣傳等,老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一些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任務,或者由學生自己構思任務。

      為了讓學生體驗制作APP的完整過程,在學生完成作品后,老師可以將部分制作得較好的學生作品發(fā)布到手機上,演示給學生看,并點評。本課實際上是制作一個類似演示文稿的APP,制作的過程比較簡單,難就難在準備制作APP所需要的素材。老師應該針對各種任務為學生準備一些必要的圖片和視頻素材,以防學生找不到素材影響教學效果。至于語音素材,教材中提到了用“文字轉成語音生成器”來制作語音,課堂上可以用這個軟件來制作語音,該軟件生成的語音是WAV格式的文件,而appMaker不支持WAV格式的聲音文件,所以要用“格式工廠”轉換聲音文件格式。在學生完成APP制作任務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軟件,這樣的安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

      教學參考資源

      本課需要使用的軟件都放在資源目錄中:

      1.APP制作軟件:appMaker。

      2.文字生成聲音:文字轉成語音生成器。

      3.聲音、視頻格式轉換:格式工廠。

      復習課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通過復習進一步明確乘法的意義,熟練地運用乘法口訣求積。

      教學準備:

      口訣卡片、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復習一下有關乘法的知識。

      板書課題:復習乘法的意義、乘法口訣,表內乘法。

      二、復習乘法的意義。

      1、看圖先填空,再寫加法和乘法口訣。

      ○○○ ○○○ ○○○ ○○○ ○○○

      一共是( )個( )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

      □□□ □□□ □□□ □□□

      ◎有( )個,□有( )個( )個。

      □的個數是◎的( )倍。

      3、完成期末復習11。

      沉重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老師小結:

      4+4+4只表示3個4相加,寫成乘法算式可以寫成34或43,求5的2倍也就是求25相加是多少,寫成乘法算式52。

      三、復習乘法口訣。

      1、請學生齊背1~6的乘法口訣。

      2、出示口算卡片,齊說得數并說說用了哪一句口訣?

      3、完成期末復習12。

      組織學生兩人一組根據口訣對口令的游戲,然后根據口訣說出兩道乘法算式。

      4、完成期末復習13。

      (1)學生獨立完成把得數寫在孔雀羽毛的外端圈里,集體校對。

      (2)然后指導學生拐彎讀乘法口訣。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再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3)2和一個數相乘,得到的'積的個位有什么特點?5各一個數相乘呢?

      (4)和一個數乘,得到的積的個們有0、2、4、6、8。5和一個數乘得到的積的個位是5或0。

      5、完成期末復習14。

      16題口算要求學生在2分鐘內完成,督促學生寫好后要檢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集體校對。

      6、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說一說在1~6的乘法口訣中哪兩句乘法口訣的得數是一樣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二六十二)

      四、復習總結。

      今天我們復習了哪些內容?

      五、作業(yè)布置。

      復習課教案 篇5

      一、學習內容

      課本第24、25、26頁和復習。

      二、學習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經歷知識的過程,進一步了解本單元的知識及相互聯(lián)系。

      2.通過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和方法的歸納,以及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掌握方法,并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形成能力。

      三、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熟練地進行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

      難點:能按照解題的一般步驟,分析和解決問題。

      四、配套資源

      《20以內的退位減法復習課》名師教學課件

      五、學習設計

     。ㄒ唬┱n堂設計

      1.口算復習

      12-9=13-6=15-7=16-8=

      11-7=17-9=15-6=13-9=

      11-9=12-6=13-5=14-7=

      18-9=15-8=11-3=12-4=

      師:第二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和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一起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和。

      2.知識,鞏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

      課前準備20以內所有退位減法的算式卡片。

      師:把課前準備好的36道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自己進行,按一定的順序排列整齊。

      學生獨立排列,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的。

      師:我們一一看晶晶同學是如何的?

     。1)師:豎著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設1:豎著看,每一列的減數相同。

      預設2:豎著看,每一列的被減數依次多1。

      預設3:豎著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師: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況呢?

      生:因為被減數的個位依次多1,減數不變,差也依次多1。

     。2)師:橫著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預設1:橫著看,被減數相同,減數依次少1。

      預設2:橫著看,后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師:為什么會出現(xiàn)后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況呢?

      生:因為被減數不變,減數依次少1,減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3)師:斜著觀察呢?這些算式的差有什么規(guī)律?

      生:斜著觀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師:得數相同的算式是怎么排列的?比如11-7,12-8,13-9這三道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預設1:被減數和減數都不相同,差相同。

      預設2:被減數和減數都依次多1,差不變。

     。和瑢W們真能干,我們通過自己20以內所有的退位減法算式,對這36道算式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還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算式排列的規(guī)律,太棒了!

     。4)鞏固練習

      師:看著這張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說出得數嗎?誰能說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3.解決問題:第24頁第2題。

      師:認真觀察這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學信息?會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預設:小麗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麗比小林多得了幾朵?

      師:小林得了9朵花,這個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解決“小麗比小林多得了幾朵?”這個問題,與小東得了幾朵有關系嗎?

      師:“小東得了幾朵”這個信息與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關系,所以是一個多余信息。另外,在找數學信息時,還要注意圖文結合,找到圖中的有用信息。

      師:會解決這個問題嗎?在練習本上試著做一做,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借助畫示意圖的方法在本上畫一畫理解。

      預設:12-9=3(朵)

      師:算式中的12、9、3分別表示什么?

      生:12表示小麗得了12朵花,9表示小麗和小林得的同樣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麗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同桌互相說,全班齊說算式各部分表示的含義。

      師:根據表中的信息你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同桌互相提問并解答。

      4.結合梳理過程,完成思維導圖

      我們對本單元知識進行了梳理,形成了一個這樣的知識圖(出示下圖),這樣的知識地圖能把我們學過的單一知識點串起來,便于我們發(fā)現(xiàn)知識間的聯(lián)系。

     。ǘ┓謱泳毩,強化提高

      典型題目:

      1.奪紅旗。

      師: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幾個?

     。2)西瓜比桃子少幾個?

      獨立完成,集體對改。

     。呵蟆疤易颖任鞴隙鄮讉?”或“西瓜比桃子少幾個?”這兩個問題都是從桃子的個數中減去和西瓜同樣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數量),所以都用減法計算,因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個)。

      3.跳繩比賽。

      (1)小明比小麗多跳了幾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幾下?

      學生獨立解答,匯報。

     。涸诮鉀Q問題時要認真審題,看清問題,找到解決問題所需的有用信息,排除多余信息。解答之后要注意及時檢查,回顧。

      (三)設計習題,檢測學習效果。

     。1)口算

      知識點鞏固和熟練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

      答案略

      解析要求全部做對,而且注意把握時間。

     。2)畫一畫

     、佼嫛畋取醵5個。

      □□□

     、诋嫛鞅取鹕3個。

      ○○○○○○○○○

      知識點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個量的多少,借助畫圖幫助學生理解“比多比少”。

      答案略

      解析采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上下對齊。

      (3)解決問題

      知識點考查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是否能辨別出信息中的有用信息和多余信息。

      答案14-8=6(只)

      解析解決“小月折了幾只?”這個問題,與“其中黃色的有6只”這個信息沒有關系,所以這是個多余信息,圈起來排除。

      復習課教案 篇6

      一、復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整理和復習及第107頁12題。

      本單元是學生初次接觸質量單位,為了讓學生體會質量單位的作用,教材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并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體會質量單位的必要性。結合主題圖,學生初步感受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應用,在通過掂一掂的活動形成直觀感受后,認識稱物品的測量工具,并繼續(xù)借助天平使學生對1克、1千克形成直觀感受。借助前面學習中積累的直觀感受和經驗,通過估量解決問題,深化本單元知識的學習。練習用不同形式的題目將本單元知識進行了有趣的呈現(xiàn)。本單元的學習為后續(xù)學習噸的認識、理解和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節(jié)課的整理和復習,不僅是對本單元知識的鞏固,更是對后續(xù)學習的鋪墊,對解決問題能力,尤其是估測能力的提升。

      二、復習目標

      1.通過交流單元知識整理,對本單元的知識結構有一個較深的`了解,體會質量單位的作用。

      2.通過舉例、判斷、交流,進一步鞏固質量單位的表象,利用克和千克解決問題。

      3.四人小組交流對質量單位的認識,并用電子稱稱量物體的質量進行驗證。

      4.綜合運用質量單位的知識解決問題,發(fā)展估測能力。

      三、復習重難點

      重點:利用質量單位克和千克解決問題。

      難點:質量單位正確表象的建立。

      四、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克和千克復習課》名師教學課件

      五、復習設計

     。ㄒ唬┱n前設計

      復習任務:

      1.第一單元的學習已經結束了,你都學會了什么?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思維導圖、表格等)把這個單元所學進行整理,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這個單元你學習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2)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困惑的是什么?

     。3)你會把你最感興趣的內容講給大家聽嗎?

      2.舉例說明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應用。

     。ǘ┱n堂設計

      1.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整理復習第八單元。(板書課題:克和千克的整理和復習)

      2.交流梳理結果

      課前同學們已經將本單元的知識進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整理,下面請同學們四人一組交流課前預習任務一,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整理,然后推選一位同學的作品進行展示。

      展示小組作品,交流預習任務一的三個問題。

      匯總:

     。1)兩個質量單位:克和千克:1克→1枚2分硬幣的重量,1千克→兩袋500克鹽的重量。1千克=1000克

     。2)解決問題:想:1克、1千克大約有幾個常見的物體重

      估:通過掂量物體進行質量的估計

      選:選擇合適的單位

      師:在這個單元中,記住1克、1千克的重量可以幫助我們準確解決問題。比比看,誰記得最準

      3.及時檢測

     。1)請舉例說明1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斷誰的更準確一些。

     。2)搶答:質量大約是1克的物品有哪些?

      (3)舉例說明1千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斷誰的更準確。

     。4)搶答:質量大約是1千克的物品有哪些?

     。5)填寫合適的質量單位。

      7粒黃豆大約重1(),1包餐巾紙重5(),1瓶洗衣液重5(),1箱蘋果重20()

     。6)你能估計出身邊哪些物體的質量?尋找身邊最感興趣的三個物品,先估一估,再用電子秤量一量。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測量并匯報。

      4.結合梳理,完成思維導圖

      根據剛才復習同學們交流了自己的知識梳理,看,(出示思維導圖),老師是用這樣的方式梳理的,這樣的梳理可以幫助我們回顧反思,更好地掌握知識。希望同學們在今后每個單元學習之后都能養(yǎng)成這樣梳理的好習慣。

      5.隨堂小測

      【知識點1】認識克

      下面質量大約是1克的物體是()。

     、佗冖邰

      【答案】③

      【解析】本題考察的是學生對1克表象的建立。1克的質量不僅是克這個質量單位走進學生內心的關鍵,更是學生估測以克為單位的物體實際重量的標準,因此應在教學時格外重視。

      【知識點2】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

      【答案】克;千克;克;克。

      【解析】注意計量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用克作單位。計量比較重的質量可以用千克作單位。

      【知識點3】改錯

      爺爺收到了一封信,看了之后卻笑得直不起腰來,我們也來看一看,讀一讀這封信:

      親愛的爺爺:您好!今天是我十歲生日,我身體特別棒,體重已達40克,每天早上能吃掉30千克的雞蛋,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個300千克的蛋糕,媽媽領我看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鳥,大約只有2克重,我還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大約有100克重。孫子:小明 20xx年6月11日

      師;同學們?yōu)槭裁葱α耍?/p>

      【答案】親愛的爺爺:您好!今天是我十歲生日,我身體特別棒,體重已達40千克,每天早上能吃掉30克的雞蛋,今天爸爸給我買了一個300克的蛋糕,媽媽領我看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鳥,大約只有2克重,我還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大約有100千克重。孫子:小明 20xx年6月11日

      【解析】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首先學生要對1克和1千克有正確的表象,其次要能夠想象出物體的質量與生活經驗相結合進行比較,然后確定正確答案。對于生活中不常見的物體,通過比較就很容易找到正確答案了。

      六、課后作業(yè)

      1.排序

      990克 1千克 90克 9千克

     。ǎ荆ǎ荆ǎ荆ǎ

      【答案】9千克>1千克>900克>90克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于克和千克的關系的掌握,學會利用克和千克的相關知識解決問題。

      2.它們各重多少?

      【答案】12;6;2。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根據已有信息進行計算。題目的著手處是最后一幅圖,容易使不夠細心的學生誤以為沒有解決辦法。

      復習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在操作過程中將一個物體等分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

      2.鼓勵幼兒用(目測、計量、數數、折疊)等多種方法大膽去嘗試、探索二等份的多種分法。

      3.引導幼兒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教具:天線寶寶兩個、蛋糕一塊、二等份圖卡10張。

      學具:長方形紙、剪刀、尺、毛線、包裝紙,吸管、圓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幣、蠶豆、雪花片、紐扣、小碗,量杯6個,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幼兒將長方形紙進行二等份。

      (1)班上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們還帶來了最喜歡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塊蛋糕,兩人都想吃,怎么辦?

      (2)請一位幼兒動手試一試,有什么辦法知道這兩塊一樣大呢?(重疊)

      (3)教師小結: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這種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這樣分,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像蛋糕一樣的`長方形紙,請你想出和別人不同的方法進行二等份?

      (4)幼兒動手操作,展示幼兒分法。

      邊與邊對折、對角折)請幼兒比較一下,分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變化?

      (5)教師小結:小朋友用了對折、對角折對長方形紙進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兩份一樣大的圖形。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份。

      (1)天線寶寶邀請你們到寶寶樂園去參觀,愿意嗎?參觀時小朋友應不推不擠,有秩序地參觀,看看樂園里有什么?教師介紹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幫忙把里面的東西進行二等份。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重點指導天平秤量、實物分法等。

      第一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吸管。第二組:毛線、彩帶、尺、剪刀。第三組:硬幣、蠶豆、雪花片等。第四組:量杯、水。第五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兒講述操作過程、方法。

      (1)小朋友分過很多東西,請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樣分的?

      (2)幼兒講述各種分法,教師引導幼兒聯(lián)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時候用過目測、數數法等。

      (3)教師小結:小朋友在樂園里用了目測法、折疊法、計量法、數數法等對樂園里的東西進行了二等份。

      4.游戲“看誰說得對”,天線寶寶想和你們做游戲,請你看圖形說說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誰說得又對又快?

      5.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除了進行過二等份,還可以分成幾份?以后我們還會繼續(xù)學習四等份、五等份等。

      復習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復習字母表,能默寫字母表。

      2、區(qū)分平翹舌音、前后鼻音。

      3、復習拼讀音節(jié),能正確、熟練地拼讀音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母表(52頁)

      1、背誦字母表。

      自由背誦—組內檢查—臺上展示(拼音接龍)

      2、考查。

     。1)將聲母、韻母或整體認讀音節(jié)補充完整。

      如:ao ou üe er

     。2)能挑出聲母、韻母或整體認讀音節(jié)。

      如:找出整體認讀音節(jié),用“ ”畫出來。

     。3)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分類。

      如:我能送拼音寶寶回家。

      二、能正確區(qū)分平翹舌音、前后鼻音。

      1、分類。

      翹舌音:zh ch sh r

      平舌音:z c s

      單韻母:a o e i u ü

      復韻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特殊韻母:er

      前鼻韻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

      2、考查。

      如:(1)出示繞口令,找出里面的平舌音和翹舌音。

      (2)出示小兒歌,找出里面的前鼻音和后鼻音。

      三、能準確區(qū)分形和音相近的聲母、韻母。

      1、形相近的聲母:b—d p—q f—t

      音相近的聲母:z—zh c—ch s—sh l—n

      形相近的韻母:ui—iu ie—ei un—ün

      音相近的.韻母:an—ang en—eng in—ing

      音相同的聲母與韻母:y—i w—u

      2、考查。

      如:出示相近字母,指名拼讀。

      四、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

      jù shú sú qún lún

      xué nüè juàn tuán

      duī diū zǒng zhǒng

      tóu tuó

      五、把音節(jié)和詞語連起來。

      yè sè馬路

      chuí liǔ打鼓

      zhé zhǐ搭積木

      dā jī mù折紙

      dǎ gǔ垂柳

      mǎ lù夜色

      (書中出現(xiàn)的“我會讀”的詞語)

      六、選擇正確的讀音,在下面打“√”。

      如:誰的尾巴最(zhuì zuì)好看?

      七、聽寫拼音。

      八、拼音專項復習試卷。

      復習課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課本第六冊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小數的含義,會認、讀、寫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

      3、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會計算比較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4、滲透知識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形成比較 正確、熟練的計算技能

      【教學重難點】

      重點:回顧落實有關小數的含義,讀寫方法,大小比較,及加減法的計算等基礎知識。

      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利用小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答題卡

      學生準備:答題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復習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都是些樂于助人的好孩子,可二年級的兩位同學卻因為自己的高矮鬧矛盾,你們愿意用自己學的知識來幫助他們嗎?

      師:事情是這樣的,二年級體檢后王東的身高是1.3米,李明的身高1.30米, 他們都說自己高。(課件演示)

      引導學生判斷并說說判斷方法。

      師:在判斷時,你用到了哪些知識呢?

      師:對,咱們班的同學真棒,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別人了。

      師:看到這些小數又讓你想起有關小數的哪些知識?

      師:很好!今天咱們就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

     。ㄔO計意圖:以幫助低年級同學解決問題創(chuàng)設復習情景,滲透知識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體會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就有數學。引出復習內容,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體現(xiàn)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一)自主整理,實施創(chuàng)建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本再梳理一下這一單元我們主要學了什么知識,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展示匯報整理成果,教師隨機引導,板書:

      ↗小數的讀寫

      小數的初步認識 →小數的比較

      ↘小數的加減計算

     。ǘ┙涣鞒C正,優(yōu)化再建

      結合板書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

      師:誰能說一說你身邊的小數?

      指名回答后,說說自己小數的意義。

      然后進一步讓學生同桌間寫小數。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兩種商品的價格,引導學生算出兩種商品一共多少元?

      再板書兩名同學的身高,先讓學生比較,再計算他們相差多少米?

     。ㄔO計意圖: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復習小數初步知識,建構知識網絡,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知識的能力,以身邊的小數為例,體現(xiàn)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理念。)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ㄒ唬┓謱泳毩,重點突破

      師:同學們對小數的知識掌握的真不錯,隨老師到商店走一走一吧

      課件出示:商店的一角

      1、復習小數的讀法

      師:誰能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想一想讀小數時應該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教師小結:小數點左邊的數按整數讀法去讀,小數點右邊的數按順序讀數字。

      2、復習小數大小的比較

      小組內任選兩種商品比較大小,并說說比較的方法。

      集體匯報,訂正,明確小數各個數位表示的意義。

      3、復習小數的加減法

      任選兩種商品計算一共用多少元。

      一種商品比另一種商品貴多少元。

      買一包餅干和一包瓜子,帶10元錢,夠嗎?

      (二)拓展延伸,整體深化

      用5、0、7、和6這幾個數字寫出下面的數,每個數字只能用一次

      1、小于1而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2、大于7而小數部分是三位的小數。

     。ㄔO計意圖:以超市購物這以活動進一步復習小數讀法,比較,計算,感知小數含義,并重視生成資源的運用,體現(xiàn)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ㄒ唬┳灾鳈z測

      師:同學們的闖關太棒了,一起來摘星大擂臺吧。

      師:拿出老師給你們準備的題卡,開始吧。(教師巡視學生做題情況)

      一、填空(6顆★)

      1、南京長江大橋全長六點七七千米,寫作( )千米;

      2、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達3米5分米,用小數表示是( )米;

      3、一種書包商店標價是56.50元,也就是( )元( )角( )分。

      4、比較大小。0.47( )0.49 0.65( )0.56 1.1米( )110厘米

      5、把下面的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起來。

      6.5 6.05 6.65 6.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寫出大于5小于6的兩個小數( )、( )。

      二、判斷對錯(5顆★)

      1、小數都是比1小的數。( )

      2、大于2小于3的小數有9個。( )

      3、30.20元表示30元2角。( )

      三、計算(8顆★) 1.4-0.8 7.8+0.5 3.8-1.9 6+0.6

      四、用數學知識解決下面的問題(16顆★)

      1、一本《童話故事》定價6.4元,一本《動腦筋大王》定價12.7元。

      (1)《童話故事》比《動腦筋大王》便宜多少元?

     。2)他各買一本書,20元錢夠不夠?

      2、一根繩子剪去2.5米后,還剩1.7米,這根繩子原長多少米?

      3、8路車從兒童公園到火車站一共有20公里,10公里以內票價1元,每增加1公里增加0.2元,小東坐車走了12公里,他應該付多少錢?

     。ǘ┰u價完善

      生做完題后,交流展示。師:誰是今天的摘星擂主?

      師:這節(jié)課自己表現(xiàn)的如何?那些地方讓你很滿意?哪些地方還需要繼續(xù)努力?你打算以后怎么辦?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層次性的題目,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綜合性的鞏固掌握,正確的評價自己,別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上進行自我完善。)

      板書設計:

      小數的初步認識

      ↗小數的讀寫

      小數的初步認識 →小數的比較

      ↘小數的加減計算

      復習課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掌握3以內數的形成,知道其意義;

      2、能較準確地按物取數和按數取物;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準備沒人雪花片和肖邦各三個,數字卡片每人一套,彩筆1支;練習單兩張;一幅體現(xiàn)家庭居室的`圖片

      重難點分析:熟練掌握2、3的形成及其意義

      活動過程

      一、聽音計數,鞏固2、3的形成,如:教師敲一下鈴,冰吻幼兒在敲擊下零是2下鈴?知道1天1是2,用雪花片表示出來。

      二、看圖計數。培養(yǎng)幼兒按物體取數的能力并理解數的實際意義。觀察圖片上有什么?分別有幾個?并用數字表示出來。

      三、幼兒在練習單上進行行練習,能較熟練地按物體取數和按數取物體。

      復習課教案 篇11

      1,復習材料作文的審題與立意

      2,引導學生打開寫作思路

      教學難點:

      怎樣審題與立意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作文復習

      同學們,一篇好的作文,大都是:題目新、內容真、結構妙、文采靚,同學們可能身有感受吧!三年的初中學習,我們將拿出自己的本領,中考時獻上一篇令閱卷老師欣賞的佳作。因此,今天我們以作文專題復習的形式,進行一次拓展思路的強化訓練,希望能借這節(jié)課的復習,幫助大家進一步寫好作文。

      二,復習有關材料作文的知識要點

      1,什么叫材料作文?略

      2,材料作文的優(yōu)點有那些?略

      3,材料作文的類型

      a,材料+命題型(命題作文)

      b,材料+話題型(話題作文)

      c,材料+感受型

      d,材料+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

      4,材料作文注意的問題

      a,讀懂材料,全面把握。

      b,研究題干,明確要求。

      c,立意求準,力求新穎。

      三,探討審題立意的原則和方法

      1,學生研讀材料,思考可以從那些角度立意(材料略)

      2,教師點撥,讓學生領悟多角度立意。

      3,教師引導總結審題立意的原則和方法

      四條原則:

      a,多向性原則

      b,整體性原則

      c,篩選性原則

      d,就事論理原則

      五種方法

      a,摘取中心句法

      b,內容歸納法

      c,比較分析法

      d,意義提煉法

      e,寓意透視法

      四,鞏固練習,強化提升(老師巡視指導)

      五,小結:

      1,為什么材料作文會受到青睞呢?因為材料作文比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更有利于考生發(fā)揮自己的寫作水平,可以通過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和解讀,選擇適合自己的文體進行寫作。

      2,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中的使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般而言,寫議論文,開頭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他文體也不能完全脫離材料,要在恰當的地方直接或間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則容易造成疏遠的感覺。

      3,希望大家通過這節(jié)課,重視材料作文,寫好材料作文。

      范文:

      風雨中,我傷害過不該傷害的人

      有人說,人一生下來就開始透支母親的生命?晌乙簧聛砭褪菫榱藞髲透赣H。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和媽媽離婚的情景。判決時,我最終還選擇了父親,我要讓他難過一輩子。沒過多久,父親又結婚了,這更加深了我對他的仇恨。

      雖然繼母總是竭力地想討好我,我卻從來沒有對他笑過一次。父親常被我氣得青筋暴起,每每這個時候,我的心里總會燃起一絲可怕的喜悅。幾年后,他們有了自己的小孩,不過他只是個病秧子,三天兩頭得送醫(yī)院,我經常半夜醒來,看見父親開車送弟弟去醫(yī)院,繼母在門前鬼哭狼嚎的場面,我變成了一個麻木的觀眾,沒有一絲擔心。

      那天,我接到了重點中學的通知書,這是我十幾年來除了報復父親之外最大的心愿了;氐郊,我把通知書朝桌上一扔,“我考上重點中學了,明天報到,先交三千!”父親拿過通知書,眼角稍微揚一下,但馬上又恢復了沉重。我知道,這幾年來,弟弟的病幾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但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只見父親慢慢地起身,來回地踱著,最后他下決心,走到繼母面前說:“小偉的病要治,萌子的書也要讀”。“家里就剩這三千了,醫(yī)生說小偉隨時可能要動手術,這錢可不能用。 崩^母哭著說!翱稍垡膊荒苷`了萌子的前程!”說完這話,父親沖出了家門。看著這一切,我有了一點心酸。

      第二天,醫(yī)院來通知說,弟弟可能不行了,要我們有心理準備,那一刻,我第一次有了一絲震撼,那一天,我懷著一顆慚愧的心看了弟弟一眼,是分別后的第一眼,也是最后一眼。

      我去重點中學的前一晚,父親把我叫進了他的房間,語重心長地說:“萌萌,其實我不是你生父,當初他拋棄了你們母女倆,我為了保住你母親的名聲才跟她結婚的,我們約好等你長大一點后再離婚,沒想到你當初選擇了跟我……”

      這番話猶如晴天霹靂,我怎能相信自己一直報復的父親,居然是我最大的恩人,是一個與我毫不相干卻白白養(yǎng)了我十幾年的人……看著眼前未老先衰的`父親,我的那些仇恨變得不堪一擊了,我撲進父親的懷里,大聲哭著說:“爸,我對不起你!”父親拍了拍我說:“父親是永遠不會責怪自己的兒女的!”

      原來,這十幾年我白活了。只有今天,才真正找到了自我。

      佳作探勝:“這里有溫暖關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周圍充滿了陽光雨露,充滿了親情友情,充滿了合作競爭”,本文讓讀者更深地體會到這一點。作者圍繞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敘述了一個家庭生活故事,將兩代人的情感沖突置于矛盾之中,有力地揭示了所要表達的主題。平鋪直敘地寫父愛,寫親情,難于寫出真正的父愛和親情,而本文作者通過運用對比和誤會的筆法來傳達這種情感矛盾,尤為深刻而且讓人怦然心動,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說本文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談真感受、訴真感情。

      復習課教案 篇12

      學習目標

      1、復習課文內容,及其生字詞語。

      2、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

      3、激發(fā)學生對藝術的喜愛和培養(yǎng)高尚情操。

      核心素養(yǎng)

      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

      重難點

      1、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

      2、激發(fā)學生對藝術的喜愛和培養(yǎng)高尚情操。

      評價任務

      掌握本單元生字詞語。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二、復習本單元學習內容

      1、生字、詞語。

      學生認讀,抽查學生聽寫。

      2、課文復習

      學生瀏覽一下問題,回顧單元

      重點內容:

      (1)《文言文二則》

      A、 《伯牙鼓琴》重點字詞解釋:

     、俟模簭。

     、谥荆盒闹,情志。

     、厶剑悍褐复笊健⒏呱。一說指東岳泰山。

     、苌圃眨汉冒 

     、菸∥。焊叽蟮臉幼。

     、奕簦合。兒,不久

      ⑦少選:一會

     、鄿珳核鞔蠖钡臉幼印

      重點句子理解

      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伯牙摔破鼓琴弄斷琴弦,一輩子不再彈琴,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的人了。

      B、《書戴嵩畫!啡宋镄蜗

     。ɑ顫娍蓯郏┑哪镣▽捜荽蠖龋┑亩盘幨勘疚闹黝}

      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辈豢筛囊。

      古話說:“耕種的事情應該請教農夫,織布的事情應該請教織女!保ㄟ@個道理)是不可以改變的。我們遇事可以多向行家里手請教。

     。2)《月光曲》

      A、人物形象

     。ㄊ肿闱樯睿┑男置茫ㄉ平馊艘、熱愛音樂)的盲姑娘(同情勞苦大眾)的'貝多芬

      B、 本文主題

      本文講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同情窮鞋匠兄妹倆,為他們彈琴,有感于盲姑娘對音樂的癡迷而即興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傳奇故事。

      (3)《京劇趣談》

      A、易錯音

      馳騁(chěnɡ)尷(ɡān)尬(ɡà)

      B、 本文主題

      本文由兩篇與京劇有關的小短文組成,介紹了京劇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特點以及在動作造型方面的獨特之處,表達了對京劇的喜愛之情和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強烈的自豪感。

      三、反饋矯正,深化提高。

      1、矯正。

      教師根據學生復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糾正錯誤,使他們對所學知識形成正確、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閱讀《看戲》完成課后題。

      四、單元小結,增強自信

      本組課文圍繞“走進藝術”這一專題編排的,要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借助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3、激發(fā)學生對藝術的喜愛和培養(yǎng)高尚情操。

      五、評價檢測

      1、給下面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用“√”標出來。

      曝書畫(bào pù)善哉(zāi zhāi)恬靜(tián qià)入場券(quàn juàn)純熟(shú shóu)飛奔(bēn bèn)

      2、讀拼音,寫漢字。

      (1)在lái yīn河畔的一個小鎮(zhèn)上,一位mánɡ姑娘正在彈貝多芬的曲子,可是還不夠chún熟。貝多芬走進小屋,按動琴jiàn,彈出了動聽的曲子。兄妹倆聽得táo醉了,貝多芬pǔ出了

      《月光曲》。

      (2)伯牙撥動琴xián,彈出了旋律,時而像wēi峨的高山,時而像湯湯的流水,時而像一zhóu美麗的畫卷。

      3、給句子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A、打擊樂器

      B、膨脹

      C、發(fā)動

      D、彈

      (1)鑼鼓隊的隊員們給大家?guī)砹司实谋硌荨?/p>

     。2)好政策讓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了。

     。3)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

      (4)老師鼓勵我們堅持練字。

      板書設計

      展開想象,體會藝術之美

      復習課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113頁第1題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歸納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乘除法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歸納其計算法則,并用其解決問題。

     。ǘ┻^程與方法

      通過對比與歸納的方法總結計算法則,根據實際需要,引導學生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正確結果。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運用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目標解析:小數乘除法的復習分為兩部分: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和運用小數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由于小數乘除法和整數乘除法在計算方法上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這里把整數乘除法與相應的小數乘除法進行對比復習,使學生在比較兩者計算方法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解決問題的復習要求學生結合具體問題情境,根據數量關系,綜合運用小數乘除法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歸納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小數乘除法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有關計算的知識?(小數乘法與小數除法)

      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計算。

      二、對比練習,歸納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第113頁第1題第(1)小題。

      一邊計算一邊思考:左右兩邊的算式分別有什么共同點與不同點?在計算時,它們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設計意圖】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兩組習題,給予學生獨立的空間回顧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利用已學的知識進行獨立計算,發(fā)現(xiàn)自己還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為后面的針對性復習提供依據。邊練習邊思考兩組習題的異同點,通過對比更容易總結出計算小數乘除法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2.匯報結果。

      (1)小數乘法

     、僬f說上述習題的異同點。

      因數異同點:幾道習題的因數數字都是一樣的,但小數的位數不一樣。

      積的異同點:積的數字也是相同的,但小數的位數不相同(積的小數的位數與因數有關,因數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谡f說你是怎樣計算2.70.03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進行板書。

      學生:把因數的末尾對齊列豎式,再按整數273的方法計算,然后數出因數一共有三位小數,那么積也有三位小數,積的小數數位不夠,在前面用0補足,最后點上小數點,即得0.081(如下圖所示)。

     。2)小數除法

      ①說說上述習題的異同點。

      被除數與除數的異同點:每道題的被除數數字相同,除數的數字也相同,但小數的位數不同。

      商的異同點:商的數字相同,商的小數位數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跒槭裁词阶痈鞑幌嗤械纳虆s是相同的呢?

      244與2.40.4的商是相同的,因為被除數與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壅f說你是怎樣計算2.46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進行板書。

      學生:整數部分不夠商1要商0,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說說你是怎么計算2.40.06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進行板書。

      學生:把除數0.06擴大100倍,轉化成整數,根據商不變性質,被除數2.4也要擴大100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被除數數位不夠,添0補足(為240)。

      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兩組習題的.異同,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小數乘除法在計算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再通過具體的習題的講解,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小數乘法時,積的小數位數是兩個因數的小數位數的和;被除數一定要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不夠商1要商0;位數不夠要添0補足等。

      三、學以致用,解決問題

      小數乘除法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現(xiàn)在我們就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吧。

      1.課件出示教材第113頁第1題第(2)小題,請學生說說發(fā)現(xiàn)的信息與問題。

      2.分析問題,確定數量關系。

      要想知道購買蘋果的總價,得知道蘋果的單價與數量,數量是已知的,為3千克。要想知道蘋果的單價,還要知道橙子的單價,根據10元買了2.5 kg的橙子可以求出橙子的單價。

      橙子的總價橙子的數量=橙子的單價;

      橙子的單價1.6=蘋果的單價;

      蘋果的單價3=蘋果的總價。

      3.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此題是應用剛復習的小數乘除法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到學習小數乘除法的意義所在,并建立系統(tǒng)的觀點,學會觀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確定數量關系。

      四、練習鞏固,深化認知

      1.課件出示教材第115頁練習二十五第2題。

     。1)指名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列算式計算。

     。2)匯報評價。

      2.課件出示教材第115頁練習二十五第3題。

     。1)復習乘法交換律與乘法結合律。

     。2)學生弄清題目的要求與給出的條件后獨立完成。

     。3)匯報評價。

      3.課件出示教材第115頁練習二十五第5題。

     。1)讀題,請學生說說獲得的信息與問題。

      直接信息:年降水量可達20xx.9 mm。

      隱性信息:一年有12個月。

      問題:平均每月降水量大約有多少毫米?

      (2)說出數量關系。

      年降水量12=月降水量。

     。3)學生獨立解答,結果可以保留一位小數。

      【設計意圖】練習二十五第2題是小數乘除法的計算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熟練計算技能;第3題是運用運算定律,觀察算式,利用其中的等量關系,在方框內填數,在圓圈內填符號,鞏固相關的運算定律,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直覺;第5題是配合小數乘除法運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練習,并復習求結果的近似數的知識,根據實際需要,引導學生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正確的結果。

      五、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鞏固了哪些知識?

      【設計意圖】再一次完整地梳理一遍小數乘除法的運算法則,并將課中接觸到的其他知識進行回顧,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學會系統(tǒng)地歸納知識。

      復習課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復習、梳理第一、二單元課文要點。

      2、復習聯(lián)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道理的方法;復習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復習體會作者表現(xiàn)民族特點的方法。

      3、背誦《文言文兩則》《匆匆》以及《日積月累》中的內容,理解文言文重點字詞句。

      教學過程:

      一、《文言文兩則》

      1、熟讀課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以及重點字詞的意思。

      2、背誦課文。

      3、知道兩篇文言文揭示的道理。

      二、《匆匆》

      1、朱自清的散文,表達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的`心情。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如"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3、背誦全文。

      三、《桃花心木》

      1、借物喻人的散文,借樹苗的成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huán)境中接受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種樹人的一番話以及作者的感悟。

      四、《北京的春節(jié)》

      1、作者老舍,描繪了北京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展現(xiàn)了中國節(jié)日習俗的溫馨與美好,表達了作者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與喜愛。

      2、文章以時間為順序,以人們的活動貫穿全文。

      3、復習體會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

    【復習課教案】相關文章:

    復習課教案01-19

    《復習課》教學反思04-03

    《復習課》教學反思06-29

    三年級語文復習課教案03-29

    《總復習》教案第一課時04-11

    英語復習課教學反思04-09

    生物復習課教學反思04-26

    數學復習課教學反思10-22

    《認識時間復習課》反思01-16

    拼音復習課教學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