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拉薩古城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拉薩古城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拉薩古城語文教案1
回顧并激情導入。
我們美麗的祖國有山清水碧的江南水鄉(xiāng),有滿目蔥綠的西雙版納,有沃野千里的林海雪原,更有那神秘迷人的拉薩古城,那里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令人心馳神往。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隨著導游――少數(shù)民族作家次多初步游覽了《拉薩古城》。拉薩古城的哪里讓你最感興趣呢?(學生回答)
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隨著作家次多游覽拉薩,領略古城的獨特風情。
介紹頁及學習方法。
這節(jié)課,我們還是采用特殊的學習方式――在計算機的幫助下,運用絡,自主學習,F(xiàn)在請大家進入《拉薩古城》的主頁,請看屏幕上學習軟件,有課文、學習向?qū)АW習寶典、我來露一手、暢所欲言和知識拓展。其中,學習向?qū)Я藢W習課文的方法,學習寶典準備了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學習資料,我來露一手里有幾道習題希望你們都能露一手。知識拓展了更為豐富的有關、拉薩的有關站。
借助“學習向?qū)А,自主學習。
請同學們點擊“學習向?qū)А,請一位同學把其中的學習方法讀一讀。(學生讀)當然,同學們也可以互相討論,共同學習。下面就請大家用你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吧!
點擊“課文”,開始自主學習。
交流自主學習的情況。
同學們學的可真認真,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獲吧!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將剛才的`學習情況向大家作個匯報。
1民居部分
先匯報學習課文的有關內(nèi)容,再談自己的體會,還可以說說在“學習寶典”中看到的資料。注意練習朗讀。
2布達拉宮部分
重點理解、朗讀比喻句。
3大昭寺部分
讓學生演示文中所講到的邊貝墻、香香鳥等圖片。
4八廓街部分
重點理解其中的兩句話,并結合已有經(jīng)驗說說體會。
:
剛才,同學們在學習向?qū)У膸椭,通過絡查找資料,自己主動的學習課文,能有這么多收獲,真不簡單呀!
請你欣賞。
拉薩是一個神奇而又美麗古城,她在我們的心中是一片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永遠令人心馳神往。請大家點擊“請你欣賞”就讓我們再次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吧!
暢所欲言。
今天,我們進行了一次精彩的上之旅,盡情的欣賞了拉薩的美麗風情。在即將結束這次旅行之際,你最想說什么?
點擊“暢所欲言”,寫下自己的感受。
指名說說自己的感受。
在線測試。
1選擇。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絡學習了《拉薩古城》這課文,現(xiàn)在計算機要考考大家,想試試嗎?
點擊“我來露一手”(學生完成后教師指名學生回答)
2綜合實踐活動。計算機的作用越來越大,課后我們還可以用計算機絡去學習更多更有趣的知識。老師還給同學們設計了一道綜合實踐活動題,(指名讀題)這項綜合實踐活動,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完成得很出色!
拉薩古城語文教案2
教材與學生的解讀:
《拉薩古城》是人教版第十冊的一篇選讀課文。學生在學習第一單元時,通過讀書和搜集資料的方法了解了西部并感受了西部的風土人情,學生已具備了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體會優(yōu)美語言的表達效果;了解了文章一些比較簡單的寫作方法,并試著將這些寫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因此《拉薩古城》是作為第一單元“走進西部”為主題的補充學習,作為略讀課文展開教學。
本文作者主要向我們介紹了藏族民居、大昭寺、八廓街,讓我們領略了古城獨特的風貌。課本圖文并茂,課文結構清晰,語言優(yōu)美。我思考通過讀文引領學生走進古城拉薩,去感受字里行間散發(fā)出來的這份濃濃的佛教氣息,并細細揣摩作者是如何抓住獨具特色的事物把這份佛教氣息表達清楚的。讓品讀與賞析同行,使人文與工具并行。
教學目標:
1.通過瀏覽全文,抓關鍵句了解主要內(nèi)容并體會過渡句承上啟下的妙處。
2.通過圖文之間的回旋,反復品讀,融情想像,語段比較等方式感受拉薩古城濃濃的佛教氣息,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這份佛教氣息表達清楚的。
3.借助課題含義,領悟作者圍繞主題進行選材的寫作方法。
課前談話:
同學們,大家去過哪些著名的城市,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同學們,咱們每次到一座城市去旅游時,那里的導游一般會向我們介紹什么?(預設:地理位置、名勝古跡、建筑特點、風味小吃、風土人情)
小結:這些內(nèi)容的介紹讓我們總體來感受了這個城市的風貌。
【設計意圖】借導游之口,融入了學生的生活體驗,不露痕跡地讓學生了解介紹一座城市的方法,使課前談話變得更有趣,更有效。
一、 著眼課題,引發(fā)閱讀期待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拉薩古城。 (讀課題)
2.聯(lián)系舊知,點明含義。說起拉薩,我們并不陌生,我們曾經(jīng)學過《文成公主進藏》《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那你知道拉薩在藏語中的意思嗎?(出示:“拉薩”意為“神佛之地”)板書:神佛之地
【設計意圖】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點明“拉薩”含義,讓我們一接觸到課題,就感受一縷佛教氣息從此散發(fā),對它產(chǎn)生神往之情:是啊,對于被稱之“神佛之地”的拉薩古城,作者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從而引發(fā)閱讀期待。
二、 抓連接句,理清課文脈絡
1.瀏覽全文,劃句子,了解主要內(nèi)容。同學們,像這樣被稱之為神佛之地的拉薩古城,作者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請你快速瀏覽課文,從哪些句子你一下子能讀懂主要內(nèi)容,把這些句子劃下來。
2.交流句子,讀懂了主要內(nèi)容。
走進拉薩古城,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極富特色的藏族民居。
坐落在古城中心的大昭寺在民居中鶴立雞群。
環(huán)繞著大昭寺的八廓街,像合攏的雙臂捧托著大昭寺。
3.同學們,這三句話作者分別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即時板書:民居大昭寺八廓街
我們來看這三句話,都位于每段的開頭,點明了要介紹的內(nèi)容,讓我們讀起來感覺清楚明白。
4.定格句子,體會妙處。下面請大家把這三句話連起來再讀讀,想一想作者是怎樣來介紹這三個地方的?(三句話使文章前后連貫,整篇文章正因這三句話讀起來有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
5.小結學法。同學們,通過我們剛才瀏覽課文,抓住關鍵句了解了主要內(nèi)容,理清了文章的線索。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拉薩,定格幾個鏡頭作近距離的欣賞!驹O計意圖】文章主要介紹了民居、大昭寺、八廓街三個地點,三個句子將課文內(nèi)容前后連貫,是學生在以后習作中的重點。通過找句子了解主要內(nèi)容,讀句子理清文脈,再讀句子感受文章渾然一體的感覺。扎扎實實地訓練,落實這一目標。
對于略讀課文,更應關注學法指導,使學生明白如何學習。
三、 聚焦“經(jīng)幡”,感受佛教氣息
1.定格民居。自由讀1~2段,想想作者是怎樣介紹民居的?
2.聚焦“經(jīng)幡”。同學們,通過我們剛才讀課文,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板書:經(jīng)幡)文章中是怎么描寫經(jīng)幡的?找找句子,讀一讀,教師隨機評價。
平頂?shù)陌咨珮欠恳蛔ぶ蛔,黑框的門窗上裝飾著條條漂亮的短皺簾,家家的樓頂上五彩經(jīng)幡飄飛……
爸爸曾對我說,把經(jīng)幡插在樓頂,是為了祈盼新的一年人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正月里我們登樓遠望,但見鮮艷的五彩經(jīng)幡四處飄揚,整座拉薩古城,像一支正要啟航的漂亮而龐大的艦隊,布達拉宮則是無與倫比的旗艦。
3.出示經(jīng)幡圖片。
。1)請你仔細看,你看到了什么?(評價:你看到了它的形狀和顏色;關注:經(jīng)文)
(2)想像:每當風起的日子,經(jīng)幡隨風飄揚咧咧作響,你聽到虔誠的藏民仿佛在向神佛祈盼著什么?
。P注句子:把經(jīng)幡插在樓頂,是為了祈盼新的一年人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3)老師想告訴大家其實并非在新年時才可以看到經(jīng)幡,只要你踏進拉薩這片土地,隨處可見經(jīng)幡隨風飄揚。
4.讀書深化。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感受這一壯觀的場面。引讀:我們登樓遠望--
5.同學們,瑯瑯的讀書聲,讓我們仿佛也置身在古城拉薩,欣賞著這樣到處隨風飄揚的經(jīng)幡,你感受到這空氣里分明洋溢著一種什么氣息?板書:佛教氣息
6.小結:是啊,同學們,我們說作者真是慧眼獨具,他正是抓住了最具典型、極富特色的經(jīng)幡,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古城處處都洋溢著一份濃濃的佛教氣息,體會到拉薩這神佛之地的魅力。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聚焦經(jīng)幡,通過讀文,看圖,再讀文,通過語言回旋,層層遞進,使學生明白作者不寫民居的外形特點、建筑材料,而是抓住最具典型的經(jīng)幡,讓我們感受古城處處都洋溢著一份濃濃的佛教氣息,進而體會作者選材的獨特性,使人文性與工具性相互交融。
四、語段比較,感受佛教氣息
1.默讀第3段思考大昭寺又是抓住什么來展示獨特風貌的?劃出相關的語句。
2.交流反饋,指名讀句子。(糾正“寶幢”讀音:寶幢是佛教里的一種特殊的飾物,上面刻著許多經(jīng)文,像一個很大的柱子,我們把它讀成寶幢)
3.短短的一句話,我們看到了,引讀:寺頂上耀眼的金頂……那么多的佛教飾物。板書:佛教飾物
4.語段的比較。介紹大昭寺的句子與跟1、2兩段中介紹民居的句子比較有什么不同?
民居:作者是抓住最具特色的經(jīng)幡作具體地描寫。
大昭寺:抓住很多佛教飾物簡略描寫。
小結:對啊,同學們,作者在介紹大昭寺,用簡練的語言,以詞組的形式出現(xiàn)。如同一個照相機,一個鏡頭接著一個鏡頭不斷地拍攝著。
5.讓我們也仿佛走進了大昭寺里。來,一起欣賞。(出示圖片)寺頂上耀眼的金頂,鎏金的勝利寶幢,展翅欲飛的“香香”鳥,安詳?shù)膞x雙鹿。同學們,這就是氣勢宏偉、典雅、令人嘆為觀止的大昭寺。欣賞著這些,你感受到那撲面而來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氣息?(佛教氣息)
6.總結:同學們,作者就是抓住這些浸潤著濃濃的佛教氣息的飾物,再次讓我們領略了古城拉薩獨特的風貌,體會到拉薩這神佛之地的特色。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大昭寺的寫作手法與寫民居的手法作比較,使學生體會到作者用簡練的語言寫出了諸多佛教飾物的手法,細化為一個一個畫面,真實感受一份濃濃的佛教氣息,體會這拉薩古城神佛之地的魅力。
五、 揣摩寫法,感受佛教氣息
1.濃縮概括。至于八廓街,(出示第四段)快速地讀讀這一段,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它的特點。(它是一道宗教的'江,是一條生活的河。)板書:宗教生活
2.再讀第四段,想想是什么讓作者有這樣的感受?
3.交流,引導學生讀讀相關的句子。(作者在八廓街上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
引讀: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繁華熱鬧的八廓街上,用我們的眼睛去看,用鼻子去聞,用耳朵去聆聽,用心靈去感受,去體味。它是一道宗教的江,是一條生活的河。讀--
4.回歸主旨。同學們,當漫步于繁華的八廓街上,作者正是調(diào)動了多種感觀,用他的眼睛,用他的鼻子、耳朵,甚至心靈,各個角度去感受,去體味。讓我們讀者細細讀來,整個身心也仿佛浸潤在這濃濃的佛教氣息里。怪不得作者說,八廓街是一道宗教的江,一條生活的河。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讀讀悟悟”,完成對“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這樣寫?”三個梯度的教學:讀出感受--它是一道宗教的江,是一條生活的河;躬身自問--是什么讓作者有這樣的感受;回歸主旨--作者正是調(diào)動了多種感官,才有了縷縷的濃濃的佛教氣息飄散于字里行間。
六、 總結全文,明了選材的獨特
拉薩古城,抓住具有_______氣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展示它獨特的風貌,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古城拉薩不愧是。
【設計意圖】葉老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在課的最后,讓學生跳出文本看文本,與課前談話相呼應,明了作者直指中心選材的獨特性。
板書設計:
神佛之地 拉薩古城
民 居 經(jīng) 幡
大昭寺 佛教飾物 佛教氣息
八廓街 宗教 生活
拉薩古城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課文的觀察方法。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拉薩古城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借本文為學生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課余利用網(wǎng)絡,去了解更多拉薩古城乃至祖國更多城市的特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我們祖國多姿多彩的壯美山河的情感。
教學過程:
課前與學生接話練習:(師說半句,生說括號里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想激起學生對我們祖國的廣闊山河的記憶。
我們美麗的'祖國有()的江南水鄉(xiāng),有滿目蔥綠的(),有沃野千里的(),有()的西沙群島……
師:是啊,西藏自古以來就是咱們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7世紀,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贊干布在西藏高原建立起強大的吐蕃王朝,實現(xiàn)了西藏高原的統(tǒng)一。13世紀初,成吉思汗在中國北部建立蒙古汗國。1271年,定國號為元,并于1279年統(tǒng)一全中國。西藏成為中國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個行政區(qū)域。
。úシ乓曨l;西藏)(1分29秒)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西藏的省會城市-“拉薩”這座古城,(板書課題)去領略這座世界上特色、最富魅力的城市的風采。
二、讀課文,了解大意4
出示要求: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認真讀一遍課文,讀完仔細想一想:拉薩是一座怎樣的古城?
三、學生交流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敘述順序6
★民居
“平定的白色樓房一座挨著一座,黑框的門窗上裝飾著條條漂亮的短皺簾,家家的樓頂上五彩經(jīng)幡飄飛……古城民居的建筑風格獨特,色彩鮮明,無論是顏色還是造型,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投影出示民居
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讀好“一座挨著一座”,“條條”,“家家”等詞。
★布達拉宮
老師讀了這篇課文,禁不住手癢癢了,于是寫下了這么一首小詩。
哦,拉薩
在我的記憶中,
在我的印象里,
拉薩——
是神秘的,遙遠的,
【拉薩古城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拉薩的天空教案11-04
《拉薩的天空》教案03-06
《拉薩的天空》語文教學反思03-29
《拉薩的天空》教案(15篇)04-02
《拉薩的天空》教案15篇03-11
拉薩的天空教案15篇03-29
《拉薩的天空》教學反思06-18
《拉薩的天空》教學反思05-24
拉薩的天空說課稿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