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免费一区视频大片,鲁一鲁亚洲无线码影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久久亚洲精品视频免

<sub id="hdorw"></sub>

  • <legend id="hdorw"></legend>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1-13 09:13:2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精華(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精華(9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圖片,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2、初步激發(fā)“我是桃園小主人”的意識。

      3、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二、活動準備:

      電腦、有關資料、圖片。

      三、重點指導:

      1、觀看圖片:整潔的操場、教室等問:這是什么地方?你喜歡嗎?為什么?(心情舒暢、給人以美的享受……)老師小結。

      2、觀看圖片:有垃圾的操場、教室等問:這里都是什么?怎么會有這么多垃圾的?你看了,覺得怎么樣?(看見了難受、玩得不開心…)老師小結。

      3、問: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幼兒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把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筒里。做不亂扔垃圾的.標記,掛在各處?匆妬y扔垃圾的行為及時提醒、勸止……)師:我們這些小主人真棒,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使我們的幼兒園更加整潔,更加美麗。

      四、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根據二期課改的精神,把表達與表現有機的進行整合,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條件,使孩子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樹立了以“兒童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們自己發(fā)現的問題交由孩子們自己解決,大家各抒己見,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表達表現自己的認識,讓孩子與老師,孩子與孩子,孩子與環(huán)境發(fā)生互動,互相學習,互相感染,真正發(fā)揮了幼兒學習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得到了提升。

    小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小班下學期,幼兒已初步具備用簡單線條表現物體特征的能力。本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裝飾小魚,同時借助游戲化的情境,如:往盤里抹油、撒蔥花等,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并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魚的味道、營養(yǎng),讓幼兒喜歡吃魚。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簡單的線條和花紋裝飾小魚。

      2.能用畫畫、撕撕、貼貼的方法制作一盤好吃的“魚!

      3.了解魚的營養(yǎng)價值,喜歡吃魚。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一次性紙盤,畫好并剪出的'“魚”,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皺紋紙、膠水、油畫棒、抹布;小貓頭飾每人一個。

      經驗準備:幼兒有吃魚的經歷。

      活動過程:

      一、組織游戲“小貓咪咪學做魚”,引導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為每位幼兒帶上小貓頭飾,請小貓咪咪當廚師,學做魚。引導幼兒自由說一說想做什么魚。

      師:今天我們都是小貓咪咪、都是廚師,大家互相說說都想做什么魚吧。

      二、教師講解做“魚”的過程,讓幼兒明確制作方法和步驟。

      1.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可以用波浪線、曲線、弧線及圓圈等不同的線條和裝飾圖案。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粘貼魚和撕貼皺紋紙的方法,使幼兒進一步明確制作過程。

      將制作過程編成小兒歌,增加幼兒學習興趣,幫助幼兒掌握制作方法,如:

      涂抹膠水:先往盤里抹點油,油要抹勻不糊鍋;

      粘魚:魚要放平,輕輕壓;

      撕貼皺紋紙:再往盤里撕蔥花,蔥花切得小又碎,還要撒的勻一些。

      三、幼兒動手制作“好吃的魚”,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用不同的花紋、圖案裝飾小魚。

      四、師幼共同欣賞、講評幼兒作品。

      請幼兒介紹自己做魚的方法和魚的味道、營養(yǎng);教師重點從魚的裝飾線條和圖案方面進行點評。

      五、以情境的方式引導幼兒結束活動。

      請小貓咪咪選擇自己喜歡的魚“吃掉”,讓幼兒進一步體驗成功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節(jié)奏的認識。

      2、在游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使幼兒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過程

      1、情節(jié)引入“有只小鴨子不高興了,我們去幫幫它吧!痹趺磶椭?幼兒討論。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

      ――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小鴨子,我們去看看他們在干嗎? 突然有只小鴨子不高興了,該怎么辦呢? 我們去找它做好朋友好不好呢?

      2、欣賞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俳處煟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 啟發(fā)幼兒答:在這里,在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趲ьI幼兒一起唱歌,先感受音樂,做動作

      3、當幼兒熟悉音樂后,帶領幼兒齊唱

      4、請個別幼兒(接受能力較強的)先在老師帶領下唱~并給予獎勵。

      5、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戲。

      ――由教師發(fā)起,配合音樂節(jié)奏玩找朋友的游戲。請所有幼兒齊唱“一二三….在哪里”。唱到在這里的時候請一個幼兒請出以為好朋友,然后2個幼兒找好朋友。以次類推

      6、結束延伸:此活動可以用于音樂游戲中。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音樂領域的開課,總體來說,幼兒能在輕松的氣氛中學會歌曲,并會大膽地一邊唱一邊進行表演,學會與朋友交往的能力,體驗合作與分享的快樂,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的目標。不足:活動中若能再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些自己游戲的空間,效果會更好。也通過這次活動,自己在今后的音樂活動教學領域里有了比較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活潑愉快地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節(jié)奏,并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幼兒愿意跟隨音樂作簡單的律動。

      2、 鼓勵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大膽想象,嘗試改編歌詞。

      3、 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 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準確掌握歌曲節(jié)奏。

      難點:在活動中嘗試改變歌詞。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鋼琴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發(fā)聲練習:教師和幼兒用各種小動物的叫聲以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練聲

      二、基本活動:1、律動游戲:跳到我這里

      2、做小手游戲:師:小朋友的兩只小手也是一對好朋友。你們看,左手弟弟握著拳頭“跳、跳,朋友啊跳到我這里!庇沂纸憬闵熘笔种赣有〉艿,他們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你們也來玩一玩,邊說兒歌邊有節(jié)奏的做動作。

      3、幼兒兩兩一組,師彈琴用《跳到我這里》的旋律伴幼兒一起游戲。

      4、教師示范唱歌曲兩遍,幼兒認真傾聽,并說說從歌詞中你聽到了什么。

      5、師幼一起回憶歌詞內容,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6、用爬、跳、飛的方式隨音樂做律動。

      7、教師彈琴,幼兒跟唱。

      8、分組演唱歌曲,以比賽的形式。

      9、幼兒創(chuàng)編簡單的`歌詞。

      三、結束活動:教師讓幼兒學小花貓走路,靜悄悄排隊解便。

      四、延伸活動:可以用跑的方式做律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活動氛圍濃,幼兒對活動內容感興趣,樂意用身體去展現自我。從活動的整個過程來看,設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著活動目標來進行的,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大部分幼兒能跟著音樂做律動,并能準確演唱歌曲。在孩子們會唱歌的基礎上讓幼兒改編簡單的歌詞內容,難度不是很大,但對小班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如何更好的讓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歌詞,這是我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繩子的幾種玩法,練習走、跑、跳、平衡和投擲等基本動作的綜合能力。

      2.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對玩繩活動產生興趣。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5.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過繩子的經驗。

      2.貓頭飾一個、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繩子、錄音機及伴奏磁帶、活動場所。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生扮演雞媽媽和小雞進入活動場地,隨音樂做模仿熱身運到;扇翅膀(上肢)、磨擦雞嘴(下蹲)、理羽毛(體側)、磨爪子(腹臂)、跳舞(跳躍和放松)等運動。

      二、基本部分:

      1.取繩子。雞媽媽帶小雞去捉蟲子(繩子),要求每個幼兒捉一條蟲子。

      2.玩繩子。將蟲子變成繩子,展開玩繩活動。

     。1)幼兒自由玩繩子,鞏固幼兒在角區(qū)活動中創(chuàng)編的繩子玩法。(伴音樂)

      師:請小雞們來玩一玩繩子,看誰玩的方法多,玩法與別人不一樣,還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

     。2)幼兒說說做做自己的.玩繩方法。

      師:請小雞說說你用繩子做什么?你是怎么玩的?

     。3)老師總結繩子各種玩法,引導幼兒再次一物多玩。鼓勵幼兒嘗試別人的玩繩方法,主動與他人合作游戲,提醒注意安全。

      3.游戲:戰(zhàn)勝野貓

     。1)另一教師扮演野貓出場,引導幼兒想出躲避野貓的方法,并進行演示。(野貓巡視一圈,沒捉到小雞到一旁休息。)

     。2)再次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利用繩子變成武器戰(zhàn)勝野貓,如:用繩繞圈子砸、捆綁等方法。

     。3)幼兒拋繩表現勝利后的心情,練習拋擲動作。

      三、結束部分

      1.表揚為主評價雞寶寶的聰明和勇敢。

      2.用繩子做小車隨音樂開回活動室,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繩子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一樣東西,但大多數幼兒對繩的玩法僅限于“跳繩”。為了使幼兒能在玩繩中得到更多的樂趣,我進行《玩繩》這節(jié)活動。讓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繩子的多種玩法,并培養(yǎng)他們與人合作的意識;讓幼兒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兒創(chuàng)造的潛力;讓幼兒敢于創(chuàng)新,增強自信。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2.認識區(qū)分“1”和“許多”。

      3.知道“1”和“許多”的分合關系。

      活動準備

      鋼琴、一位老師、一幅大掛圖、一個小籃子、幾個蘋果和橘子、一個面包、與幼兒數量同樣多的小紅帽、與幼兒數量同樣多的插花、一扇假大門

      活動過程

      1. 音樂導入

      小朋友,請你跟我做(一位老師彈歌曲〈〈小紅帽〉〉,幼兒跟老師做律動)。小朋友,剛才是什么兒歌呀?對,是小紅帽。昨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了小紅帽的故事,有一天小紅帽去看外婆,經過大森林的時候碰到了大灰狼,大灰狼騙了小紅帽,把小紅帽和外婆給吃了。最后是獵人打死了大灰狼,救出了小紅帽和外婆。

      2.認識“1”和“許多”與它們的分合關系

      今天外婆給小紅帽打電話了,外婆說:“小紅帽,來看看外婆吧,外婆想你了。”于是,媽媽給外婆準備了許多禮物,讓小紅帽拿給外婆?矗@是什么(拿出一個面包)?老師手里有幾個面包?小朋友看看媽媽還準備了什么(拿出一個蘋果)?老師手里有幾個蘋果?小紅帽說:“媽媽,一個蘋果太少了,你在拿出幾個蘋果吧!”(老師分4次拿蘋果,每次只拿一個,每拿完一次就提問‘老師手里有幾個蘋果’)。小朋友看看現在一共有多少蘋果呀(引導幼兒說有許多蘋果)?這許多的蘋果是由剛才一個一個的蘋果組成的,所以,一個一個的1可以組成許多。小朋友,跟老師說一遍‘一個一個的1可以組成許多’。(老師再拿出5個橘子)小朋友,這是些什么?老師這里有多少橘子?(把面包、蘋果、橘子放在小籃子里)小紅帽拿著媽媽準備的一個面包、許多蘋果和許多橘子去看外婆了。

      小紅帽走啊走啊,有走到了那片大森林,小紅帽害怕了,她怕在遇到大灰狼。于是,她問小朋友:“小朋友,你們可以一起和我去看外婆嗎?”小朋友,你們想和小紅帽一起去看外婆嗎?小紅帽聽到小朋友愿意和她一起去看外婆可高興了,她說:“謝謝你們,請你們也戴上小紅帽吧!”(老師拿出準備好的小紅帽)小朋友,老師這里有多少小紅帽?(請每位小朋友拿一頂)現在小朋友頭上戴了多少小紅帽?老師手里還有小紅帽嗎?剛才老師手里的 許多小紅帽被小朋友拿走后,就變成一個一個的`了。所以,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1。小朋友,跟老師說一遍‘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1’。小朋友戴好你們的小紅帽,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3.鞏固

      (墻上掛著大掛圖,上面插著花)小朋友,這里有花哦,看看有多少花呀?我們采些花給外婆送去吧!每個小朋友只采一朵花。(在小朋友采花時提問個別幼兒‘你采了幾朵花’)小朋友,現在你們手里有幾朵花?草地上還有花嗎?它們都在哪了?對,草地上的許多花都被小朋友采走了,變成小朋友手了一朵一朵的花了。許多分成了一個一個的1。小朋友,現在請你們把花都放到老師的籃子里吧!籃子里現在有多少花?小朋友手里還有嗎? 剛才小朋友手里一朵一朵的花現在變成了籃子里的許多花了,一個一個的1可以組成許多。小朋友,我們繼續(xù)走吧!

      4.延伸活動

     。ǖ搅送馄偶遥晃焕蠋煱缤馄,開門。)外婆見來了這么多小朋友,可高興了,于是給小朋友出了一個問題。她問:“小朋友,在你們家里見過什么是一個的東西,什么是許多個的東西?”(請幼兒回答,最后老師

      總結:

      外婆聽到小朋友找到這么多一個的東西和許多個的東西,夸獎小朋友真聰明!她又說:“小朋友,在外婆家的周圍還有許多東西是一個的和許多個的,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吧

    小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感知并認識數字1、2、3。

      2、幼兒學會用手指出示數字1、2、3。

      3、激發(fā)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懂得比3少的還有1、2。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感知并認識數字1、2、3。

      教學準備:

      1、卡通數字1、2、3。

      2、數字1、2、3的大卡片及相應圖片。

      3、魔術口袋,各色數量的塑料小膠棒、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4、各色數字1、2、3小卡片人手一套。

      5、數字兒歌磁帶。

      6、自制數字箱三個。

      教學過程:

      1、導入主題,認識數字1、2、3。

      聽數字兒歌引出數字1、2、3。

      兒歌:1像鉛筆能寫字,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隨風飄,5像秤鉤來秤菜,6像口哨嘟嘟響,7像鐮刀割青草,8像葫蘆藤上吊,9像勺子來盛湯,10像筷子加雞蛋。

      今天我們請來數字寶寶1、2、3,我們看看他們歌曲里唱的那樣,像鉛筆、小鴨和耳朵嗎?(分別出示卡通數字1、2、3讓幼兒觀察數字形狀)。

      2、讓小朋友大膽想像數字1、2、3還像什么,感知字形。(對大膽想像、積極回答的幼兒給予鼓勵)。

      3、感知數字1、2、3。

      分別說出大數字寶寶1、2、3,將數字和卡通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樣。

      4、用手指表示數字。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來表示1、2、3嗎?教師出示不同數的實物,讓幼兒點數并用手指比劃1、2、3、來表示物體的個數,同時糾正幼兒的手勢。

      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游戲:看實物出手指。

      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膠棒、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讓幼兒點數。說出數量,同時用手指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活動延伸:

      1、游戲:數字寶寶回家(回強對字形的感知認識)。

      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們和它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在草地上撒上1、2、3的各色數字小卡片,讓幼兒將數字1、2、3撿起來人別送回他們的家里。

      2、數字找朋友比賽(草坪上擺放有數量是3的:積木、水杯、盆子;數量是2的:蘋果、梨、香蕉;數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將小朋友分成兩組進行比賽,分別把自己的數字卡放在擺的實物下,看哪一組擺的快而正確。

      活動反思:

      把對1、2、3.....數字的感知與游戲結合在一起,既培養(yǎng)了幼兒點數數的能力,又達到了幼兒游戲的目的,整個活動幼兒情緒高漲,F通過發(fā)揮幼兒感知的想像力,對數字進行形像化的比喻,加深了對數字的.記憶。利用魔術口袋變換不同圖形的卡片,練習讓有兒用手指表示個數,慢慢讓數所表示的意義深入幼兒的心理。最后,利用"數字寶寶回家"、"數字找朋友"的游戲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一個數所表示的是物體的個數。同時也鍛煉了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同伴之間的合作意思識。

    小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懂得一些玩運動器具的正確方法,知道運動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2、 通過故事的學習知道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

      3、 培養(yǎng)幼兒能注意力集中地傾聽故事的習慣。

      教學準備:

      1、貼滿橡皮膏的玩具熊

      2、故事圖片一套。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出示貼橡皮膏的玩具熊

     。1)這是誰?它怎么了?

      (2)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小熊受傷后,會有什么感覺?學學看痛是什么樣子的?

      2、 猜猜小熊受傷的原因

     。ㄒ龑в變航Y合生活經驗,猜猜小熊受傷的原因。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

     。1)你受過傷嗎?你是怎么受傷的?(安慰,下次要小心)

     。2)猜猜看小熊是怎么受傷的?

      二、講述故事第一遍

      教師:

      1、你聽見故事里的小熊怎么了?

      2、小熊為什么會受傷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三、分段講述故事(分段出示圖片)

      1、 講述故事第一段:

      (1)小熊玩什么時受傷了?哪里受傷了?(請幼兒貼橡皮膏)

     。2)為什么會受傷的呢?

     。3)告訴小熊怎么樣才能不受傷?(一起做扶好扶手滑滑梯的動作。)

      2、 講述故事第二段:

      (1)小熊玩什么時又受傷了?傷在哪里?(認識膝蓋)

     。2)為什么會受傷的呢?

     。3)告訴小熊怎樣才能不受傷?(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余幼兒一起學做爬攀登架的動作。)

      3、 講述故事第三段:

     。1)小熊哪里受傷了?為什么會受傷的呢?

      (2)你知道怎么樣才能不摔跤嗎?你在玩游戲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3)如果摔倒了,怎么辦?怎么樣才能不受傷?(摔倒了要用手撐地,集體做撐的動作。)

      四、改編故事

      1、撕掉膏藥:小熊今天又要去玩了,我們一起告訴他應該怎么玩好不好?

      2、引導幼兒一起講述改編故事《不受傷的小熊》。(小熊沒有扶好扶手,改成扶好扶手滑滑梯,把小熊沒有抓緊攀登架,改成抓緊了攀登架;把小熊沒有用手撐地,改成用手撐地。)

      五、小結

      現在小熊已經是個能干的寶寶了,已經學會了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受傷。你會保護自己嗎?我們也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讓自己受傷。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配合歌曲音樂初步掌握游戲的玩法。

      2.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能配合歌曲音樂初步掌握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事先學會許多小魚游來了歌曲、許多小魚游來了音樂、小魚頭飾、捕魚人、魚網、呼啦圈。

      活動過程:

      設計理念

      一、 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帶領幼兒學小魚游進入活動室。小魚們池塘到了我們休息一下吧。7滦◆~游進入活動室使幼兒能夠融入小魚的角色。)

      2。捕魚人進場:看,那邊有兩個捕魚人,他們拿著漁網想要和我們做游戲,我們跟捕魚人打個招呼好不好?(跟捕魚人打招呼主要是為了能與下面的環(huán)節(jié)相銜接。)

      二、學習游戲,掌握玩法。

      1。捕魚人示范捉小魚。

      2。剛剛捕魚人是用什么來捕魚的?(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來認識游戲時所要用到的道具,不但增強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同時這樣的方式能讓幼兒更好的了解道具的使用方式。)

      3。當歌曲唱到哪里的時候捕魚人要來捉小魚呢?根據幼兒情況進行再次示范。(這是游戲的`難點,因此在這里我又重新示范了一次,這次是用清唱的方式來示范的,唱到“快快捉住”的時候刻意放慢了速度并將動作夸張化,讓幼兒更加清楚的知道唱到這里時要將漁網放下來捉住小魚。)

      4。 被捉到的小魚哪里去了?(我將抓住的小魚帶到了呼啦圈里,讓幼兒清楚的看到小魚被抓住之后要游到這里來。)

      5。請個別幼兒示范。(在老師的幫助下示范的比較順利。)

      6。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做捕魚人呢?請部分幼兒做捕魚人,部分幼兒做小魚進行游戲。(當音樂唱到“快快捉住“要放下漁網時幼兒還有點反應不過來。)

      7。教師強調游戲規(guī)則:捕魚人一定要等到歌曲唱到“快快捉住”時才能去捉小魚。

      8。集體游戲。

      三、結束活動

      天黑了,捕魚的人回家了,小魚們我們也回家吧!幼兒離開活動室。 通過幼兒模仿小魚來引入活動,讓幼兒能夠在扮演小魚的情境中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在教具的準備上還是比較充分的,我利用了現實生活中捕魚的漁網,再在漁網的四周用蘭花布圍了一圈,使民間氣息更加的濃厚。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的興趣一直很濃厚,游戲的后半部分孩子們基本能夠掌握游戲規(guī)則來進行游戲。但是由于在活動中我沒有過分強調小魚游的動作,因此在后來到達游戲高潮的時候孩子們沒有模仿小魚游,都在那里興奮的跑來跑去。池塘外面的圈圈也沒有發(fā)揮出最大的效果,很多孩子進去了之后又馬上出來了,沒有停留到規(guī)定的時間。整個活動的游戲都是幼兒聽音樂進行游戲的,因此“捕魚人”在捉小魚的時候被限制住了,如果是幼兒自己清唱的話“捕魚人”在捉魚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的教案04-2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經典]07-27

    小班教案(精選)07-30

    小班教案【精選】07-31

    小班教案[精選]07-22

    小班教案(經典)07-24

    小班教案(精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