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組合圖形的面積
設計理念:本節(jié)課的中心與著力點是“方法”的體會與感悟,計算面積不是剛學,不是重點,但不能忽視,可以加大力度;還要指導學生能根據(jù)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方法。在整個探索過程中,相信學生,鼓勵學生,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交流討論的時間。
本節(jié)課還得預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哪些問題,做好提前準備,這樣到課堂上才能真正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根據(jù)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靈活有效的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能力目標:
1、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2、通過圖形的組合和分解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動手創(chuàng)新的意識學會把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滲透轉化思想。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并能展示自我,張揚個性。
2、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了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團結友愛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在探索活動中,理解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多種方法,會找出計算每個簡單圖形所需的條件。
教學難點:選擇有效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師:我們會求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了?請回憶下面積計算公式。
2、看黑板上一些正六邊形(六邊相等、六角相等),你有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嗎?那要求它的面積,怎么辦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學過的面積計算方法應用的廣泛性,滲透轉化思想,培養(yǎng)空間觀念。]
2、探索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
1、割
那你能想辦法用學過的方法來求正六邊形的面積嗎?請上來畫一畫說一說。
這些同學的方法可以歸結為一個字:割。就是把一個沒學過的圖形割成學過的圖形,然后利用面積公式算出每一塊面積,再求出整個圖形的面積。且方法千變萬化,只要你有目標,就一定能成功。
[設計意思:拓展思維,一題多解,感受探索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平面圖形的興趣。]
2、補、大面積-小面積
出示一個組合圖形
。1)師:請同學們選擇一種方法計算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生獨立完成)
師:誰來說說你是用哪種方法計算的。
生介紹,師根據(jù)學生的介紹演示不同的方法。
師:這幾種方法你們最喜歡哪一種呢?
師:為什么?(引導學生選擇分得最少的,計算又簡潔的方法)
。2)這兒又有一種新方法,沒有把組合圖形分割,而是補上一塊。(板演:補),算出補后的大面積,減去補上的那部分面積,便可得出原來圖形的面積。(板演:大面積-小面積)
3、小結求組合圖形面積常用的方法
割、補、大面積-小面積。
4、小試牛刀
課后第一題。
請說說你用了什么方法。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5、挑戰(zhàn)
。1)獨立思考
(2)討論
。3)移、拼的方法
[設計意圖:從易到難,層層深入,引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常用方法]
3、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你有什么收獲嗎?在求組合圖形面積時,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總結概括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得到發(fā)展。]
4、練習:課后2、3
板書:
長方形面積=長×寬割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補
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拼
三角形面積=底×高÷2寫大面積-小面積
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相關文章:
《組合圖形的面積》教案12-25
數(shù)學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2-19
五年級《組合圖形面積》說課稿11-27
中班教案《分割與組合圖形》反思12-31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2-28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6篇03-19
《比較圖形的面積》教學反思(6篇)03-27
圓的面積教案03-12
梯形面積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