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撲克牌,能根據撲克牌的特征進行分類
2、通過猜數游戲,發(fā)展幼兒的逆向思維及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3、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協(xié)作完成任務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動帶來的快樂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
通過觀察,發(fā)現撲克牌的特征,并根據其特征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根據撲克牌的不同特征進行接龍游戲,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識
【活動過程】
一、認識撲克牌
1、引入活動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撲克牌)
(2)老師給你們每組發(fā)了一副撲克牌(除J、Q、K),請你們觀察一下,看看撲克牌上都有什么?它們有什么規(guī)律?(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發(fā)現規(guī)律)
。3)教師可適時引導:撲克牌上有什么?(數字)都是些幾?那除了數字,還有什么顏色呢?(紅色、黑色)相同的顏色,圖案一樣嗎?(梅花、方塊、紅桃、黑桃)
小結:每副撲克牌都是有順序的,按數字1—10排列,同樣的數字上有四種圖案:撲克牌上的圖案數量和數字是相對應的。
2、分類游戲
。1)教師:原來撲克牌上有不同的數字,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圖案。那我們今天就來玩分一分的游戲,好嗎?
(2)請每位幼兒拿10張撲克牌,找到特征,進行分類
(3)幼兒操作
。4)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撲克牌接龍(小組合作游戲)
1、每位幼兒10張撲克牌,小組共同商量,進行撲克接龍
2、建議:
。1)按兩種顏色
(2)按四種圖案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4)按單雙數
。5)以小組合作的形式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小組代表介紹接龍規(guī)律
三、撲克猜數(兩人合作游戲)
1、教師:接下來我們來玩撲克猜數的游戲,需要兩個好朋友共同合作,你們想玩嗎?
2、介紹游戲規(guī)則:
一名幼兒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撲克牌,把撲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兒任意抽去一張,藏起來,第一名幼兒猜猜藏起來的是哪一張牌
3、教師示范,幼兒共同尋找方法
4、幼兒操作,輪流游戲
【活動延伸】
游戲《撲克站起來》
教師:撲克牌還有很多玩法,還可以神奇的站起來呢!請小朋友們回去之后試一試怎樣讓撲克牌站起來,好嗎?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能把抽象的數學生活化并讓幼兒在玩中學數學,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的快樂這是非常難得的。撲克牌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能有這么多的數學的奧秘,是教師注意觀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數學提升到課堂,幼兒在這種趣味數學活動中不僅學到到數學知識,也會自覺地的尋找生活中數學發(fā)現,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體驗。撲克牌簡便輕巧,玩起來千變萬化,引人入勝,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操作撲克,來玩數學游戲,幼兒能在撲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數學游戲和數學奧秘。教師通過撲克游戲,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游戲化,使孩子玩得輕松,學得愉快。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組成,知道8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的答案。
2.感受并體驗8的組成所分的兩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系。
3.能夠按“怎么分才能分得又對又快”的操作要求,有序數的分合游戲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幼兒用書第1頁小橡皮圖卡8張,記錄單,雙色花8個(正面為紅色,反面喂綠色)
活動過程:
幼兒操作活動
分橡皮
請小朋友每次將8個橡皮分成兩份,并用數字記錄,要求每次分的答案都不一樣,分一次記一次,最后找出相像的兩組,并在后面做出標記
翻片片
老師將8個片片排成一排,然后翻動前面的一部分片片變化顏色,幼兒說出每種顏色的片片各有幾個,用數字記錄下來,每次翻出的都不相同,最后找出相像的兩組,并用標記記錄下來(記錄單幼兒人手一份)
歸納總結8的分合記錄
展示個別幼兒的.分合記錄。引導幼兒檢查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復或者遺漏,分的合計是否一樣。知道8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的答案
請幼兒根據記錄單上相像的兩組答案做出標記,說說8分成兩份的7個答案中分別有哪兩組分合式是相像的!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用意:
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小孩們在愉悅的氛圍中與教師一塊兒安排著新的一年的環(huán)境。因此融合新的一年長輩送禮品這一個場景,使小孩在充滿童趣的氣氛中開展學習,激起孩子對珠算式心算教學的興致,讓小孩在瞅瞅、點數、算一算的教學中溫習 “9之內數的直加直減”,啟發(fā)孩子教學的踴躍性,快樂的參加教學當中。
教學目標:
1、溫習9之內數的直加直減,加強準確的撥珠方式。
2、在瞅瞅說一說新的一年禮品中體會新的一年帶來的愉快。
教學預備:
1、幼兒教師幼兒教學大算盤一個、新的一年長輩的手偶一個、自制禮品盒5個(內有5-9數目的.禮品)、字孩子數
2、孩子小算盤每個人一個3。禮品盒每個人一個。
教學過程:
一、基本思維練習:
。1)看數報數:
。2)看珠報數:
二、溫習帶5的直加直減:
(1)新的一年長輩帶來了很多禮品,請孩子幫助他算一算有幾盒?(按順序展示紅色、黃色、藍色、綠色、橙五個禮品袋)
。2)盒里有幾件禮品?我們算出上方的題目便可明白啦。
三、溫習9之內數的直加直減。
(1)新的一年長輩先打開橙色的禮品袋,是啥?a。有幾輛小車子?b。理解題意:展示6-5=1,6表示啥?5表示啥?減號放于哪兒?1表示啥?c。在算盤上怎樣撥?(孩子嘗試,幼兒教師指導)個別孩子到大算盤上撥。d。講清算理:6減5、撥入6,要減5、減看框珠,夠減直接減5,等同于1。e。孩子集體練習,邊撥邊講。練習從實撥-空撥-想撥。
。2)探究(要求:身體坐正腳放平,左邊這只手扶住算盤框,從右側第一檔開始撥)
四、加強9之內數的直加直減練習:
教學游戲《新的一年禮品》新的一年長輩告知我一個好訊息:他另外還有禮品要贈送給我們孩子,每個人1份。(展示禮品盒)可是你們要把禮品盒旁的題目算出來,告知客人教師請客人教師幫助你查驗,做對啦,你便可打開盒子把禮品拿出來。
五、擴展教學:
與小伙伴、教師一塊兒一同分享新的一年長輩的禮品。
教學反思與提議:
這一次教學是主題背景下的一個珠算式心算教學。以新的一年長輩的禮品為主線,將珠算式心算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當中,充足調動了孩子學習的興致,在瞅瞅說一說新的一年禮品中充足體會新的一年帶來的愉快,整個教學各過程比較明了。在溫習帶5直加直減時,也重視了模式的多元化,例如新的一年長輩背了個大布袋,讓孩子猜一猜里頭有多少禮品?孩子講,很多禮品哩,會是多少哩?在猜想中,我及時展示珠算式心算的題目,孩子明白了是5件禮品。
當他們看見很多漂亮的色彩時,忍不住感慨講,好漂亮呀,這樣非常自然的講出了紅色黃色綠色藍色橙,且展示了字孩子,當他們對橘紅色、橘黃色有不同的意見時,教師及時講出了橙,在整合的與此同時改善了的他們的經驗。以后,教師使用看準備、聽準備、實撥、空撥、想撥等數種模式展開溫習9之內數的直加直減的練習。因為興致比較高,個別孩子也可以勇敢地表現自個兒,而教師及時候的勉勵給了小孩更加大的自信,使小孩為后方的做好練習及請客人教師查驗做了非常好的伏筆,小孩的相處能力也有了一定的進一步提高。整個教學重視集體與個別、師幼互動、生生互動。
且重視小孩的日常生活經驗與感情體會。教學內容的溝通探討都從孩子的日常生活實際出發(fā),在他們已經有經驗的前提上構成、組合新的經驗。教學中也使用了Open式的提出問題,啟發(fā)孩子自個兒觀測和察看與認知世界,進而創(chuàng)立起嶄新的師幼互動方法。例如“禮品盒里會是些許啥禮品哩?”小孩們依照已經有的經驗開展回答。但教學中也有些許欠缺:假如將5個禮品盒所有打開,孩子會更快樂,可是由于思考到時間的關系,因此只打開一個禮品盒。而在打開禮品盒時,例如果請孩子自個兒來打開,小孩踴躍性會更加高。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加減法。
2、整體去掉部分應該用減法算式計算。
3、會口編8的減法數學問題,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4、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5、使幼兒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整體去掉部分應該用減法算式計算。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 復習8的組成
8只小鳥飛啊飛,1只小鳥飛在前面,后面跟著幾只小鳥呢?(7只),你是怎么知道的?(8可分成1和7)8還可以分成幾和幾,以此類推說出8的組成。
2. 組織幼兒學習8的減法
出示課件:
。1)樹上有8只小鳥,飛走了1只,樹上還剩多少只小鳥?
幼兒說出老師提出的.問題:
師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說出8去掉1還剩7 即整體去掉部分應該用減法算式計算,引導幼兒列出8-1=7并知道8,1,7代表什么,教師版書。(2)草地上有8蝴蝶,飛走2只,草地上還剩多少只蝴蝶?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要求列算式8-2=6,教師板書
。3)天上有8架飛機,飛走3架,還剩多少架飛機?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要求列算式8-3=5,教師板書
(4)小紅有8個氣球,送給小花4個,還剩多少個氣球?
教師組織幼兒根據要求列算式8-4=4,教師板書
3.讓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8的減法數學問題
引導讓幼兒口述有關8的減法數學問題,如:姐姐有8顆糖,吃了5顆,還剩多少顆?河邊有8條魚,游走了6條,還剩多少條魚?等等。
小結:教師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按照減數從1到7的規(guī)律說出8的減法算式:
8-1=7,8-2=6,8-3=5,8-4=4,8-5=3,8-6=2,8-7=1。
教學反思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讓幼兒樂意參加各種類型的數學活動。
2、從生活和游戲中對事物進行分類、比較、對應、排序等,發(fā)展思維能力。
3、在操作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合作分享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的生日卡(有年月日)、
2、天平稱、不同重量的物品若干、記錄紙。
3、骨牌若干。
4、木制方形盒、各種木制圖形片若干。
5、貼有6~10數字衣架各一個、貼有數字的衣服若干。
6、自制鐘面。
7、水果轉盤。
8、飲料瓶10個,皮球一個,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介紹各區(qū)活動內容及玩法。
1、生日卡:幼兒學習按年、月、日的順序比較出誰大誰小。
2、比輕重:幼兒分組操作活動—比較兩種物體輕重。
(1) 請幼兒從籃子里拿兩樣東西比輕重。
。2) 請幼兒與同伴交流操作結果,然后把結果記錄下來。
3、單雙數接龍:幼兒按單數接雙數、雙數接單數的規(guī)則,進行骨牌接龍的游戲。
4、圖形拼拼樂:取出盒中的圖形片,用圖形片拼搭各種不同的圖形。并說說每個圖形是由幾個圖形片組成。
5、曬衣服:幼兒根據衣架上的數字,每一次同時選擇兩件衣服,分別掛在衣架的'兩邊,兩件衣服上的數字合起來和衣架上的數字相同。
6、整點與半點:幼兒按硬紙片上的數字時間在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床,上午9點上課,9:30分做操,10:30戶外游戲,中午11點吃午餐,12點午睡,下午4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
7、水果轉盤:根據大轉盤上水果數量的變化,寫出相應的加減算式。
8、打保齡球:三個小朋友一組,先商量一下誰先玩,誰記錄,誰撿球,商量好了到老師地方領一張記錄表游戲與記錄。
二、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域進行活動。
三、教師交代區(qū)域活動的規(guī)則。
四、教師巡回指導活動情況與過程。
五、小結活動情況。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09-26
大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2-21
大班數學教案03-31
關于大班數學教案11-29
大班數學教案范文04-17
大班《認識球體》數學教案04-29
(合集)大班數學教案07-22
實用的大班數學教案07-21
大班數學教案【合集】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