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免费一区视频大片,鲁一鲁亚洲无线码影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久久亚洲精品视频免

<sub id="hdorw"></sub>

  • <legend id="hdorw"></legend>

    中班教案

    時間:2024-10-31 22:48:36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中班教案范文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教學(xué)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xué)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中班教案范文匯編八篇

    中班教案 篇1

      音樂活動:

      螢火蟲

      活動目標:

      1、在學(xué)會歌曲的基礎(chǔ)上,初步學(xué)習用兩聲部輪唱的方法演唱。

      2、借助視覺符號和教師的指揮提示,學(xué)習把握分聲部演唱時各樂句的進入,第二聲部學(xué)習注意傾聽第一聲部演唱準確進入,保持兩聲部聲音的和諧、優(yōu)美。

      3、培養(yǎng)相互間的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專注的`學(xué)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能夠熟練地看第一聲部圖譜演唱歌曲。

      2、兩聲部輪唱圖譜。

      3、兩聲部演唱歌曲錄音。

      4、教師與一名幼兒事先演練好雙聲部輪唱。

      活動過程:

      1、聽著輕快的音樂,教師與幼兒一起進入活動室。

      2、練聲。

      1 2 3 4 5——| 5 4 3 2

      3 1 | 3 1 3 1 | 1 2 3 4 5——|

      太陽出來 了 , 小鳥開始唱 歌 喳 喳 喳 喳 ;風兒吹來 了,

      5 4 3 2 3 1 | 4 2 4 2 | 1 2 3 4 5——| 5 4 3 2 3 1 |

      樹葉開始唱 歌, 沙 沙 沙 沙;海浪涌來 了, 大海開始 唱 歌,

      5 3 5 3 | 1 2 3 4 5——| 5 4 3 2 3 1 | 1 2 3 4 | 1 2

      嘩 嘩 嘩 嘩;琴聲響起 了, 我們開始唱 歌,哆 來 咪 發(fā),哆來

      3 4 5 6 7 | 1- - - ||

      咪發(fā)索拉西 多。

      3、復(fù)習歌曲。

      1)、教師指圖譜,全班幼兒邊看圖譜邊演唱歌曲。

     。ǔ鍪緢D譜)教師:春天過去,夏天馬上就會來到了,小朋友看,誰來了?(螢火蟲)紫色螢火蟲高興地唱起了歌,我們也跟它一起唱起來吧!

      2)、觀察圖譜,看教師指句首演唱歌曲。

      教師:呀,藍色螢火蟲不服氣,也想唱一唱。那你們快來告訴它:怎樣唱這首歌才會更好聽呢?

      4、學(xué)習輪唱。

      1)、欣賞歌曲錄音。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螢火蟲的歌,小朋友仔細地聽一聽,跟剛才小朋友唱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兩個聲音在唱)

      2)、幼兒欣賞教師與一幼兒范唱歌曲。

      (一名幼兒扮演藍色螢火蟲飛過來)教師:我來扮演紫色螢火蟲,和藍色螢火蟲一起唱歌,請小朋友聽仔細,我們倆是怎樣唱的。

      教師:我們是怎樣唱的?

      3)、觀察雙聲部演唱圖譜,在教師提問的引導(dǎo)下,討論二聲部演唱的方式,初步了解第二聲部插入的時機。

      教師:藍色螢火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唱的?藍色螢火蟲出來時,紫色

      螢火蟲唱哪一句?

      4)、初步學(xué)習與教師一起用兩個聲部輪唱的方法演唱歌曲,感知第二聲部進入以及兩聲部輪唱的音響效果。

      教師:小朋友也一定很想來試一試吧?我唱紫色螢火蟲,小朋友跟著菲菲唱藍色螢火蟲,老師機唱到這邊亮時,小朋友開始唱小小螢火蟲。

      5)、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討論結(jié)束部分的共同結(jié)束圖譜符號。

      A、在

      教師的啟發(fā)下知道第一聲部多唱一遍最后一句。

      教師:一個先唱,一個后唱,怎樣才能一起結(jié)束?

      B、傾聽范唱,嘗試練習幾遍。

      C、在嘗試實踐的基礎(chǔ)上,將圖譜補充完整以提示結(jié)束時第一聲部連續(xù)唱最后一句兩遍與第二聲部同時結(jié)束。

      教師:用什么方法讓大家知道再唱一句?

      6)、與教師一同練習雙聲部演唱?唇處熡檬种更c句首,學(xué)習把握各樂句的進入,保持自己聲部的速度,力求與同伴的歌聲相互靠攏,不斷調(diào)節(jié)自我。

      教師:我們快來試一試吧,這次小朋友來扮演紫色螢火蟲跟著老師唱,菲菲就來扮演藍色螢火蟲,紫色螢火蟲特別要注意最后一句。

      教師:這種演唱方法就叫雙聲部輪唱,你們想不想來試試雙聲部輪唱?

      7)、練習雙聲部輪唱。

      A、幼兒分成兩個聲部,在教師與菲菲的帶領(lǐng)下,練習雙聲部輪唱。

      B、交換聲部再演唱一遍。

      C、幼兒看教師指揮演唱。(提醒幼兒要邊唱邊聽,與同伴的聲音相互靠攏,力求達到和諧統(tǒng)一。)

      5、結(jié)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學(xué)了一個新的本領(lǐng),

      高興嗎?小朋友把螢火蟲的歌唱得這么好聽,螢火蟲也高興地唱起了歌呢,我們也跟著他跳起舞來吧!

     。犚魳诽杞Y(jié)束活動)

      附:歌曲《螢火蟲》

      螢火蟲

      1=D 4/4

      3 2 3 1 1 5 | 3 3 2 3 1 1 5 | 3 1 5 - - | 3 1 5 - - |

      小 小 螢火蟲, 飛到西 飛到東, 這邊亮, 那邊亮,

      0 0 0 0 | 0 0 0 0 | 3 2 3 1 1 5 | 3 3 2 3 1 1 5 |

      小 小 螢火蟲 , 飛到西飛到東

      3 3 3 1 5 2 | 1 - - - || 3 3 3 1 5 2 | 1 - - - ||

      好象許多小 燈 籠。 好象 許多 小燈 籠。

      3 1 5 - - - | 3 1 5 - -|| 3 3 3 1 5 2 | 1 - - - ||

      這邊 亮, 那邊亮, 好象許多 小 燈籠。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在生活中,等待是不可避免的,學(xué)會等待也是遵守規(guī)則建立秩序的必要條件。據(jù)平時對幼兒的觀察,發(fā)現(xiàn)中班孩子在等待時往往表現(xiàn)得不夠耐心,經(jīng)常出現(xiàn)吵鬧、游離于活動之外等現(xiàn)象。于是,我們結(jié)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從幼兒園的一日活動著手,從傾聽等待、排隊等待、合理安排等待時間三個方面設(shè)計了社會活動“學(xué)會等待”,旨在從小培養(yǎng)幼兒耐心等待的好習慣,增強幼兒文明意識。

      活動目標:

      1.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等待的意義。

      2.通過交流討論,探討等待的多種方式。

      3.逐步養(yǎng)成安靜有序等待的好習慣。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卡通小鬧鐘、時鐘音樂、等待標志、情境圖,視頻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引發(fā)興趣

      師:叮鈴鈴……是誰在唱歌?(小鬧鐘)

      師:小鬧鐘第一次來做客,我們都是小主人,來,帶著小鬧鐘一起前進吧!

      (師幼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模仿鐘擺動作。)

      二、運用多種方式,了解一日活動中的等待

      1.借助圖片,理解上課中的等待。

      師:現(xiàn)在是幾點鐘?這個時間,我們在干什么?(出示上課的畫面)上課的時候該注意些什么?

      幼:認真聽講;要舉手回答問題;老師講課不插嘴……

      師:老師講話、同伴發(fā)言時該注意些什么?

      幼:要認真聽。

      師: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幼:能學(xué)到很多知識和本領(lǐng)、能聽到別人的回答。

      師:為什么不能你說一句我說一句大家一起回答呢?

      幼:聽不清楚;太吵了。

      小結(jié):傾聽是一種禮貌,學(xué)會傾聽更是等待的一種方式。別人講話時,小朋友要養(yǎng)成安靜傾聽的好習慣。你們聽:小朋友,守秩序。老師講話認真聽,同伴發(fā)言我安靜,會等待,會傾聽,才能學(xué)到真本領(lǐng)。

      2.組織討論,體驗午間時的等待。

      (1)餐前等待

      師:看,現(xiàn)在指針停在什么地方?(11點)午餐前,我們做了哪些事?

      幼:玩手指游戲、上廁所,洗手等。

      師:小便、洗手時人很多,我們該怎么辦?(等一等、排隊)

      教師利用肢體模擬情境:我是一個水龍頭,你們怎樣來洗手?

      請幾個小朋友示范排隊輪流洗手。

      師:為什么不能大家一起來洗手?

      幼:你爭我搶反而洗不到,還會摔跤。

      小結(jié):排隊、輪流也是等待的一種方式。你們聽:小朋友,守秩序。上廁所,洗小手,人多的時候要等候,不推不擠會輪流。

      (2)餐后等待

      師:吃午飯、散步、午睡的這段時間,我們還有什么地方需要等待?它們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

      幼:我先吃完安靜坐著;我睡醒了安靜躺著;我走路快了,停下等一等……

      師:對了,我們應(yīng)該這樣做:吃東西,慢慢嚼,等待大家都吃飽,睡午覺,醒來了,不吵不鬧很重要。

      3.觀看視頻,學(xué)會安排放學(xué)時的'等待方式。

      師:小鬧鐘,真聽話,滴答滴答向前走。現(xiàn)在小鬧鐘走到幾點啦?

      師:看,他們在做什么?這些小朋友做得對不對?為什么?

     。úシ乓曨l①:幼兒奔跑、吵鬧等)

      等待爸爸媽媽來接的時候可以做些什么有意義的事?

      師:現(xiàn)在,他們學(xué)會等待了嗎?(播放視頻②)

      小結(jié):合理地安排活動也是學(xué)會等待的一種方式。你們聽:小朋友,守秩序。放學(xué)以后不亂跑,爸媽沒來會等候,安全游戲又快樂。

      三、認識等待標記,將等待延伸到生活中

      師:除了在幼兒園,生活中還有哪兒需要等待呢?

      (幼兒回答,教師介紹標記和場景圖。)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你們覺得哪些地方需要等待就把標記貼上。貼好后和同伴說說為什么要貼在這兒?

     。ㄕ堄變合嗷z查。)

      四、放松活動,舞蹈《小鬧鐘》

      找到了這么多需要等待的地方,小鬧鐘要來夸夸我們呢,它想邀請我們一起來跳個舞。

      活動反思:

      在中班進行有效的秩序教育十分必要。如何搭建適宜的支架,使幼兒變被動為主動,進而去自覺地理解、接納并遵守相應(yīng)的規(guī)則呢?我們課題組推出的這個活動,執(zhí)教者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使幼兒在回憶經(jīng)驗、交流討論、觀看視頻等過程中理解了等待的意義。

      本次活動體現(xiàn)了兩個特點:

      1.以“小鬧鐘”為主線,串聯(lián)活動過程。

      一個小鬧鐘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不同時段配上海頓的經(jīng)典樂曲《切分時鐘》,幼兒學(xué)著小鬧鐘的鐘擺隨樂起舞,充分體現(xiàn)了玩中學(xué)帶來的快樂。孩子們在動靜交替、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xué)習等待的方式。

      2.以“兒歌”作總結(jié),凸顯活動目標。

      活動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提問,都能激發(fā)幼兒的經(jīng)驗回憶,少了教師的機械講授,多了一些輕松與自然。同時,老師還適時地加入兒歌進行總結(jié),瑯瑯上口的兒歌生動地概括了等待時需要懂得的秩序,讓抽象的規(guī)則變得易于理解、便于記憶。兒體會到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歡。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

      3、積極參與活動,并獲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舊掛歷、新掛歷、布做的“龍”二"三條。中華風俗CD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將身體縮成圓柱形狀,并發(fā)出被點燃的爆炸聲“砰”的聲音,請幼兒猜猜:“老師剛才表演的是什么?”

      問幼兒:“鞭炮聲讓你想到了什么?”

      2、音樂游戲:敲鑼打鼓放鞭炮

      師:“過年了,除了放鞭炮,還有什么呀?”(出示圖片)

      隨音樂做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動作。

      3、換掛歷:欣賞新掛歷上的圖畫,翻開第一張,念一念上面的字,了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生肖年的祝賀:了解今年是什么生肖年。

      問:“今年的生肖是什么呀?”“明年是什么呀?”

      欣賞當年的生肖圖案。模仿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

      師:“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xué)唱新歌”。

      6、耍龍燈。

      老師在小朋友唱歌時出示“龍燈”引起幼兒興趣。

      問:“這是什么呀?”“它有什么用呀?”

      “我們也來耍龍燈好嗎?”

      請幼兒來跟著音樂耍龍燈二"三次

      【活動總結(jié)】

      教師總結(jié)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做音樂游戲的同時,感受到元旦活動其其中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jié)束的時候獲得快樂。

      【活動延伸】

      師:“我們小朋友一起跟著龍燈去給其他小朋友拜年去。好不好?”

     。◣в變弘S著歡慶的音樂出活動室。)

      附:幼兒元旦注意事項:

      01 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讓孩子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家庭電話、求救電話等,以備急需之用。不要讓孩子離開家長視線范圍,無暇照顧孩子時,把孩子交給可信賴的親朋;不要帶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帶孩子在馬路上行走時,盡量讓孩子靠里走,注意防范后面來的摩托車、面包車

      02 不要將孩子滯留車內(nèi)

      杜絕讓寶寶單獨呆在車里;車子在行進時鎖好車門車窗;選用兒童安全座椅;不讓寶寶一人站在車外;不要讓孩子坐在副駕駛位置;杜絕在行駛的車中吃東西;不能為了照顧孩子舒服,把靠背放置過低。

      03 注意交通安全

      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帶幼兒走親訪友、外出旅游等一定要有成人監(jiān)護與照顧,教育幼兒遵守交通規(guī)則。

      04 注意飲食衛(wèi)生

      合家團圓或親朋好友聚餐時,不要讓孩子吃生、冷、硬的食品,更不要暴飲暴食。水果和零食也不能多吃,以免引起孩子的腸胃不適。

      05 預(yù)防燙傷

      冬季寒冷,寶寶們自然要向溫暖的地方靠攏。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將熱水、熱湯、取暖器等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如果寶寶有需要,最好請家長幫忙。一旦發(fā)生燙傷要用流動水沖洗傷口,不要涂抹牙膏、醬油等物品,并及時送往醫(yī)院做專業(yè)處理。

      06 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

      冬季是上呼吸道傳染、水痘、咽峽炎等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故在放假期間盡量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玩耍;不去公園、小區(qū)與其他的小朋友接觸,以免感染水痘等傳染性疾病。希望家長引起高度重視,采取積極預(yù)防措施,做好防范工作。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兒歌名稱,理解兒歌內(nèi)容,學(xué)會念兒歌。

      2.積極動腦,嘗試按照兒歌的格式仿編。

      活動準備:

      1.請大班幼兒先談?wù)勛约涸诩夷茏龅氖,自由組合,排練好情境表演,以豐富“我是家庭小主人”的內(nèi)容,如拿碗筷,擺餐桌,掃地,倒垃圾,整理房間,洗手帕,洗襪子,刷鞋,給爺爺奶奶捶背、遞報紙、拿眼鏡、疊衣服、搬椅子、撿菜等。

      2.布置一個溫馨的“家”,“家”里有兒歌中提到的各種物品。

      活動重、難點:

      積極動腦,嘗試按照兒歌的格式仿編。

      活動過程:

      1.觀看情境表演“我是家庭小主人”。

     。1)請小演員自我介紹扮演的.角色,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2)請幼兒帶著問題看表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家時,我應(yīng)當怎么關(guān)心他們,幫助他們?

      2.欣賞兒歌。

     。1)教師示范念兒歌,幼兒欣賞。

     。2)逐句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3.學(xué)念兒歌。

      4.仿編兒歌。

     。1)提問:你在家時怎樣做家庭小主人的?

     。2)按照兒歌格式仿編(只要求五字一句,不要求全部押韻)。

     。3)教師幫助幼兒分組整理出新編的兒歌,共同朗誦。

      活動延伸:

      自由活動時,繼續(xù)仿編,鼓勵幼兒回家后繼續(xù)與家長共同仿編兒歌。

      附兒歌:

      我是家庭小主人

      媽媽洗衣服,我來拿衣架。

      爸爸回到家,我去倒杯茶。

      爺爺看報紙,我把眼鏡拿。

      奶奶看電視,扶她坐沙發(fā)。

      我是家庭小主人,樣樣事情都參加。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會認讀數(shù)字3和4,知道數(shù)的形成和所表示的數(shù)量。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紅黃色氣球各1只,統(tǒng)計表一張。

      2、數(shù)量1~4的'點子卡片若干,彩色筆若干3、《數(shù)學(xué)》上P.2。

      【活動過程】

      一、游戲數(shù)氣球--教師出示氣球,讓幼兒分別說出其顏色。

      --教師拿出氣球,讓幼兒說出其數(shù)量。

      提問:想一想,怎樣才能變成2只氣球?

      啟發(fā)幼兒說出;一只氣球再添上1只氣球,就是2只氣球。

      --引導(dǎo)幼兒說出這2只氣球分別是什么顏色。再觀察中讓幼兒發(fā)現(xiàn)2里面有兩個1。

      二、觀察畫冊《氣球飛上天》

      --看一看,畫面上有誰?他們在做什么?

      --說一說,天空有幾只綠氣球?奇奇手里拿著幾只綠氣球?一共有幾只綠氣球?幼兒點數(shù)后知道:2只綠氣球再添上1只綠氣球就變成了3只綠氣球了。

      --教師分別出示點子卡片和數(shù)字卡片3,幼兒認讀。

      --引導(dǎo)幼兒點數(shù)紅氣球的數(shù)量,并說出用數(shù)字幾表示,然后拿出相應(yīng)的點子卡片和數(shù)字--數(shù)一數(shù),黃氣球和藍氣球各有幾只?幼兒說出其數(shù)量后,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4,使幼兒知道:4只氣球可以用數(shù)字4來表示。

      --找一找,數(shù)字3和4分別隱藏再哪里?

      --引導(dǎo)幼兒根據(jù)氣球的數(shù)量圈出相應(yīng)的點子。

      三、討論交流--想一想,數(shù)字3和4還可以表示哪些物體?

      --教師引導(dǎo)幼兒從活動室找出數(shù)量是3或4的物品,并在統(tǒng)計表中用繪畫等形式記錄下來。

      四、活動結(jié)束

    中班教案 篇6

      設(shè)計意圖:

      我園有多達60%的進城務(wù)工子女,這些孩子往往在語言、學(xué)習、生活等方面和其他小孩有所不同,這就不免造成他們的心理負擔和陰影,有一部分孩子甚至性格孤僻,不愛講話。

      行知先生主張尊重每個孩子,給予他們公平的待遇。愛是尊重的基礎(chǔ),如果離開了對孩子的真愛,尊重只能是虛假的形式,唯有發(fā)自肺腑的愛,才能產(chǎn)生真正的尊重。本課從讓孩子了解什么是"孤獨"開始,逐步讓幼兒感受到愛,有愛的.人不會孤獨。愛自己也要愛別人。

      活動目標:知道和朋友在一起不會感到孤獨,和朋友在一起就會開心。

      嘗試主動交往,感受積極主動交往的意義。

      活動重點:

      ○1讓幼兒理解什么是孤獨。

      ○2怎么樣才能不孤獨。

      ○3感受到來自同伴的愛。

      活動難點:幼兒之間主動交往;將愛傳播出去,讓別人感受到愛,自己也會快樂 。

      活動準備:本課掛圖 本課的語音故事、音樂《愛的抱抱》、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出示掛圖,根據(jù)掛圖內(nèi)容提問:這些圖片上都有些呀?(小朋友、老師、滑滑梯)師:大家看看這個戴眼鏡的小朋友他是一個什么樣的表情呢?(不高興……),他為什么不高興呢?(……)給幼兒講述這個故事,二、讓幼兒理解什么是孤獨。

      老師走到幼兒中間。提問:

      ○1什么時候會感覺孤獨?(沒有小朋友在一起玩、沒有人說話)。

      ○2你們喜歡孤獨嗎?(不喜歡)

      ○3根據(jù)幼兒的討論

      教師總結(jié):孤獨是沒有和朋友在一起,只有自己一個人。孤獨就像一只風箏,只有自己空蕩蕩的飄在天上。

      三、怎樣才能不孤獨。

      引導(dǎo)幼兒傾聽語音故事。

      這個小孩去找小朋友玩了嗎?(玩了)。他和這幾個小朋友在一起做了什么?(玩、手拉手……)。你會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做些什么事情?(給玩具好朋友玩;看到小朋友在一起玩,就走過去和她們一起玩;……)教師總結(jié):如果你不喜歡孤獨,那就去找朋友握握手,抱一抱,友好地和朋友說話,找到朋友你就不會孤獨了。

      四、故事延伸——愛的抱抱(放音樂)教師總結(jié):孤獨會讓人難過,我們要讓每一個小朋友都不孤獨,不難過。

      師:小朋友都站起來吧,找一個好朋友,跟她們抱抱。(開始放音樂)老師先主動俯下身子跟這個小朋友抱抱、又去跟那個小朋友抱抱。讓幼兒感受到來自別人的"愛",自己也將這份"愛"傳播出去。

      我們很快樂,有朋友就不會孤獨。

      五、活動完畢師:下午爸爸媽媽來接我們的時候,我們主動跟他們抱抱,回家的路上碰到小朋友,也主動跟他們抱抱,好嗎?來排好隊。我們都不做孤獨的孩子。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根據(jù)兒歌,充分想象,畫出胖胖熊減肥的樣子。

      2.通過自由發(fā)揮,根據(jù)一定的`美感玩涂色游戲。

      3.享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分享作品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記號筆2.油畫棒3.白紙4.玩具:胖胖熊

      活動過程:

      1.導(dǎo)入課題

     。1)師:瞧!他是誰?胖胖熊為自己編了首兒歌請小朋友聽聽看。

     。ń處熯吥顑焊柽呏更c胖胖熊的眼、耳、鼻的位置)

     。2)小朋友試著根據(jù)兒歌把胖胖熊畫出來。

      2.幼兒嘗試根據(jù)兒歌作畫,講評幼兒作品。

      (1)師:“圓圓餅干”能畫胖胖熊哪里?

      “啊嗚一口”又可以畫出什么地方?

      ……

     。2)教師以兒歌反復(fù)提醒幼兒按步驟畫胖胖熊,并做簡單講評。

      3.幼兒嘗試畫出胖胖熊減肥的樣子

      (1)引導(dǎo)幼兒講述胖胖熊減肥的方法。

      師:胖胖熊吃了很多餅干太胖了,小動物們叫它減肥,你們有什么減肥方法?

     。2)師:哇!這么多方法,那就請你們也試著把它畫出來告訴胖胖熊吧!

      4.涂色

     。1)師:小朋友畫的可真好!可就是缺了點什么?(顏色)對!那我們趕快給胖胖熊上色吧!

      5.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dǎo)。

      6.欣賞交流作品。

      附:圓圓餅干,啊嗚一日(鼻),中間一分二(嘴),裂出兩個小洞洞(眼),圍著餅干繞一圈(頭),露出兩只大耳朵,哈哈,原來是只胖胖熊。跳個圓圈舞(身),四面放上小圓圈(四肢),小熊小熊胖胖胖。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反復(fù)欣賞表演游戲的基礎(chǔ)上,知道名稱,初步理解內(nèi)容,并有良好的完整印象,引起幼兒學(xué)習的興趣和愿望。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欣賞習慣。

      3、教育幼兒關(guān)心別人,分辨是非,萌發(fā)團結(jié)友愛的情感。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xué)會自我保護。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紅、黃、白三只蝴蝶及太陽、烏云的頭飾。及相應(yīng)的字卡。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看表演的興趣,知道名稱,看表演時的要求。

      師:請小朋友認真仔細地看表演,看看這是幾只怎么樣的'蝴蝶?

      2、全體幼兒觀看表演。

      第一遍表演:

     。1)、剛才乍到的表演叫什么名字?

     。2)、這個表演中有三只什么顏色的蝴蝶?

     。ń處煼謩e出示字卡“三只蝴蝶”“紅蝴蝶”“黃蝴蝶”“白蝴蝶”讓幼兒認讀,并請幼兒把不同的漢字卡片分別送給三只蝴蝶。)

      過渡:這個表演中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請小朋友再仔細地看表演。

      第二遍表演:

      (1)、三只蝴蝶在花園里做游戲時,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三只蝴蝶被大雨淋濕了翅膀,它們請誰幫助?

      第三遍表演:

     。1)、你喜歡這個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2)、你不喜歡誰?為什么?

      (3)、太陽公公趕走了烏云,曬干了三只蝴蝶的翅膀,三只蝴蝶怎么樣了?

      3、教師小結(jié):你們喜歡三只蝴蝶,是因為他們相親相愛,誰也不愿離開自己的好朋友。

      你們喜歡太陽公公,是因為太陽公公會幫助三只蝴蝶把烏云趕走。

      你們不喜歡三朵花,是因為他們不愿意幫助大家。能幫助別人的大家都喜歡。

      活動反思:

      《三只蝴蝶》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個故事,語言簡潔、易懂,瑯瑯上口。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很快就能記住故事情節(jié),表演的效果也比較好。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07

    中班教案(精選)08-26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24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25

    中班教案04-02

    中班教案04-02

    中班教案04-03

    中班教案04-03

    中班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