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免费一区视频大片,鲁一鲁亚洲无线码影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久久亚洲精品视频免

<sub id="hdorw"></sub>

  • <legend id="hdorw"></legend>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

    時間:2024-07-30 00:53:25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合集7篇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按時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fā)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教學難點:認識整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動手操作。

      教學準備:課件,鐘面模型等。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他來了。(大屏幕上跳出一個小熊:嘿,大家好,今天我準備幫我叔叔照看一下鐘表店,跟我來看看吧。

      大街上的店可真多啊!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個店是小熊叔叔的鐘表店呢?(讓學生說一說,指一指)

      你真聰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回答:因為鐘表店里有好多鐘表。)

      小朋友們都是在哪兒見到過鐘表呢?(相互交流)

      生活中我們經?吹界姡姷腵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認識鐘表

      1、(出示鐘表店門上的一個鐘),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了什么呢?(讓學生充分說一說)(長針、短針、數字、方格)

      我們把長針叫做分針,短針叫做時針(板書)

      2、你能在學具鐘上找出時針和分針嗎?(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讓學生指出老師模型鐘上的分針和時針。)

      認識整時

      鐘面上用時針和分針來表示時刻,那么這個鐘面表示的是幾時呢?有誰知道?

     。ǔ鍪7時整鐘),再點擊出示一組鐘(1時、4時、)讓學生認,學生快速認出后,哎呀,你們真聰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認出這些時間呢?是啊,小朋友們是怎么認出這幾個鐘面上的時間的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學介紹介紹吧。(一起來交流認識整時的方法。)

      小熊: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知道了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板書)那下面的鐘面各表示幾時呢?

      配場景的鐘8:00(升國旗)11:00(放學)4:00(體育活動)(中的時針和分針在轉動)學生認一認,并強調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祵W上說8時,生活中一般說成8點。)

      撥一撥

      小貓說:“鐘真好,我也要買一個!毙⌒苷f:“現在是2時,你能撥出這個時間嗎?”小貓說:“能!

      小貓會撥了,同學們會撥嗎?試一試

      同學們試撥,請一個小朋友到老師的模型鐘上撥一撥,并演示撥鐘的方法。我們可以先把分針撥到12,再把時針撥到2。

      請小朋友們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整時,并說一說這時你可能在干什么。(結合情景進行時間教育)

      修一修

      看著小朋友們又說又撥的,小狗有點急了,它說:“我也要撥一個3時,可是我,我,我怎么撥。俊蔽覀儊砜纯此溺姳碓趺蠢?(老師展示一只缺少分針的鐘,時針指著3時的鐘)看怎么啦?(生:缺少分針)應該如何添呢?請同學到黑板上為它添上分針,(出示3根針,分針、時針、還有比時針還短的一根),讓學生在展臺上貼針,我們書上也有象這樣的缺少分針或時針的鐘,同學們也來幫忙添一添吧!(讓學生做書85頁第5題,為時鐘添上分針和時針)做完后選擇一些到展臺上點評。

      認識大約幾時

      去年在我國有一件大事,神舟6號飛船10月12日成功發(fā)射,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你們想看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成功發(fā)射的情景,感受那激動的時刻吧!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

      教學目標:

      1.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使學生能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示的整時。

      2.學會時刻的兩種記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鐘面,能準確、熟練的認出整時。

      教學難點:

      時刻的兩種記錄方法,讀法。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一個實物鐘。

      學具準備:

      每人一個實物鐘,。

      教學過程:

      一、迷語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今天唐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

     。ㄕn件出示謎語:滴嗒滴嗒,滴嗒滴嗒,鐺鐺鐺,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

      生:鐘。(教師在黑板上貼出一個鐘面)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鐘表隨處可見。這是唐老師辦公室的鐘(出示實物鐘),請小朋友說一說,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什么樣的鐘?

     。ㄉf)

      師:老師也搜集了一些鐘和表,咱們一起來欣賞!

      補充課件(課件展示各式鐘表。)

      師:這么多的鐘表,它們有什么作用呢?

      生1:它可以叫我起床,讓我不遲到。

      ……

      師:對,在我們的生活中,鐘表隨處可見。鐘表可以告訴我們時間,提醒我們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師:請同學們拿己準備的鐘,(展示大鐘面)仔細觀察你們的鐘面,鐘面上都有什么?

     。ㄗ寣W生充分地說一說)(長針、短針、數字、方格)。

      師:那你能說說有哪些數字?

      生:從1到12。

      師:那你能一個個的數給老師聽一下嗎?

      師:上面有數字,那還有什么呢?

      生:還有針,一個長,一個小。

      師:能用更好的詞來說說嗎?

      生:老師那個中間有個圓圓的東西。

      師:是呀,一個長針,一個短針,但是我們總不能叫它長針、短針吧!誰知道它的名字?

      生:時針。

      師:你知道時針,那你知道哪個是時針嗎?

      生: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

      師:說的真好,你怎么知道的啊,雖然我們還沒有認識,但這個同學已經給我們指出來了。我們把長針叫做分針、短針叫做時針(板書)

      師:你能在學具鐘上找出時針和

      分針嗎?(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讓一學生指出老師鐘模型上分針與時針。)

     。ㄓ蓪W生自己回答,教師隨機板書,并根據學生回答隨機提問)

      三、認識整時

      師:認識鐘了,要知道準確的時間,咱們必須學會看鐘表。

      1.課件出現:情境圖

      師:小朋友們,看看圖上畫了什么?你知道現在是幾時嗎?

      生:7點

      師:在數學上我們叫它7時。(學生跟讀7時)

      師:誰能告訴老師,你怎么知道是7時的?分針指著幾?時針指著幾?

      生:7時,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

      師: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師:我們說這個鐘面表示的時刻是7時,因為他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

      2.出示8時的鐘面

      師:現在又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針指著8,分針指著12,就是8時

      3.出示鐘面時間分別是3:00、6:00的鐘面

      老師這還有兩個鐘,你們來說一說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剛才我們認識的這些時間,我們都把他叫做整時(板書:整時)

      當鐘面表示整時的時侯,我們看看這四個鐘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學生如果無法回答,再按照下面藍色的字方式引導)

      生:...

      師:他們的分針都指向幾了?

      生:12

      師:好的,分針都指向12。再看看時針呢?指向幾?

      生:7

      師:再看第二個鐘面呢?第三個鐘面、第四個鐘面呢?

      師:分針指著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師板書該結論)

      師:小朋友們把這句話一起來讀一讀,好不好?看看誰的聲音最好聽,準備好了嗎?(生讀)

      3.認一認

      師:你們讀得真好,聲音真好聽,F在你們會認整時了嗎?

      生:會

      師:老師可要考考你們了(撥鐘面5時,12時,生認讀)

      師:這是12時,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這個時刻的鐘面是什么樣子的?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時針和分針都指向12

      師:說得好,你的小眼睛觀察得真仔細。那你們想不想也來撥一撥時間啊

      生:想

      4.撥一撥

     、艓煟耗呛,現在拿著你們自己帶來的鐘、表。張老師說一個時刻,你們馬上把他撥出來,聽好了。(1時,11時)

      學生撥,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撥的。

     、茙:你自己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整時,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時刻(結合情景進行時間教育,讓學生到展臺上展示)

      師:我們現在把自己的鐘表放在一邊,讓他休息一會。

      四、教學記錄整時的.方法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整時并且讀出了整時,現在我們來學一學怎樣用筆把整時記錄下來。

      1.出示情境圖:我們知道,7時菲菲起床了。7時,先寫一個“7”,再寫一個“時”字就可以了。讀7時。(在課堂本上自己寫7時)

      師:在這個房間里面還有一個鐘,看誰的小眼睛最厲害,找得最快,

      生:......

      師:菲菲床頭的這個鐘叫電子鐘,仔細觀察桌面上的電子鐘是幾時幾分?7時也可以象電子表一樣,用數字表示:先寫7,再寫兩個圓

      點,再寫兩個零。(生在課堂本上跟著老師學寫)

      2.學生把剩下的三個時間(8時、3時、6時自己用兩種寫法寫在本子上,請學生上黑板完成,講評。)

      五、鞏固練習

      小朋友們,我們認識了整時,并會寫整時。我們來看看小明在干什么?

      1.P92小明的一天(根據時間,如果時間還有很多,可做;如果時間不夠,先完成第2題練習,這個作為家庭作業(yè))

      師:請小朋友們在書上用兩種方法幫小明記錄時間。(學生獨立完成)

      展示學生練習

      師:我們發(fā)現明明是個特別聰明的孩子,他每天都會把時間安排的好好的,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上課,什么時候睡覺,他都安排得特別的好,你們想不想像明明一樣,做一個會安排時間的好孩子呢?

      生:想

      師:今天回去后和父母一起商量一下一天的時間安排,然后把時間記錄下來,好不好?

      生;好

      (2)師:現在我們再來做一些練習,請小朋友們看看第一鐘鐘面顯示的是幾時?生:3時

      師:請你們想一想,1個小時過后會是幾時呢?

      生:4時

      師:第二個鐘鐘面是幾時?

      生:9是

      師:那如果再過1個小時,你知道是幾時嗎?

      生:10時

      師:那第三個鐘呢?

      生:5時

      師:再過一小時是幾時

      生:6時

      師:請小朋友們看第二道題有三個鐘誰來說說每個鐘面分別是幾時?(4時、3時、12時)

      師:現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一個小時前,這三個鐘又應該是幾時。(3時、2時、11時)

      師:小朋友們真棒,很快就掌握了知識。時間啊,就是這樣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流走了,就像唐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認識鐘表的這節(jié)課,再也回不來了。所有我們要珍惜時間還要愛惜時間,明白了嗎?

      六、

      師: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以“小明的一天”為背景,采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展現小明一天的活動:早上6時起床→7時半上學→8時上課→12時吃午飯→下午4時踢球→晚上8時半睡覺。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整時、半時。這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也是以后學習“時、分”的重要基礎。本課提供了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知水平,讓學生在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認識鐘面、發(fā)現整時和半時的區(qū)別,并在對比、探索的過程中學會認讀整時和半時。讓學生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感知“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很小,剛剛入學,但大部分學生在學前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有關時間的知識,他們每天的`生活、學習也都是按照一定的時間來安排,但他們對鐘表的認識是模糊的,沒有建立正確而又清晰的表象。本節(jié)課提供了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原有對鐘表的經驗,從興趣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知水平,讓學生在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中認識鐘面、發(fā)現整時和半時的區(qū)別,并在對比、探索的過程中學會認讀整時和半時。讓學生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感知“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能認識和區(qū)分時針與分針。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鐘表上的整時和半時,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以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yǎng)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準確認讀鐘表上的整時和半時。

      教學難點:正確認讀幾時半,認識整時和半時鐘面指針的特點。

      教學流程示意: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聽兒歌,猜謎語。

      2.想一想:鐘表可以幫我們干什么嗎?

      二、探索新知

      1.認識鐘面

      2.認讀整時、半時

      3.區(qū)分整時、半時

      三、鞏固拓展

      1.說一說:書91頁第1題

      2.連一連:書91頁第2題

      3.游戲:我說你撥

      四、小結歸納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通過復習,加深同學們對方向和位置、認識圖形、認識鐘表等知識的理解,提高同學們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水平。

      2. 通過復習,溝通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系,幫助同學們形成整體認知結構。

      3. 在復習過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yǎng)成自覺進行知識的整理和復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加深同學們對方向和位置、認識圖形、認識鐘表等知識的理解,溝通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整體了解所學內容

      教師:我們在這本書中還認識了方向和位置、認識了一些圖形,還認識了鐘表,能簡單地回憶一下在這些知識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嗎?

      指導學生說出在方向和位置中認識了前和后、上和下、左和右,還會在教室里找出座位,會辨認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同一個物體的形象;在認識圖形中,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認識鐘表中,認識了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這些知識。

      二、復習方向和位置

      教師:在方向和位置的學習中,同學們認識了上、下、前、后、左、右,現在你能用手指一指你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嗎?

      學生指自己的上、下、前、后、左、右。

      教師:這里老師有一個問題,你在什么情況下用上、下這兩個方向詞,在什么情況下用前、后這兩個方向詞來介紹物體的位置呢?

      學生:介紹的物體位置在一個豎立的面上時,就要用上、下的方向詞來介紹,在一個水平面上時,就用前、后的方向詞來介紹。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120頁第6題的遙控板圖。

      教師:這是一個豎立起來的遙控板,如果要介紹這個遙控板上按鍵的位置,你覺得應該用你學過的哪些方向詞來介紹?

      學生:應該用上、下、左、右這些方向詞來介紹。

      教師:為什么要用上、下的方向詞來介紹呢?

      學生:剛才老師強調這個遙控板是豎立起來的,所些這些按鍵每豎列的關系是上、下的關系。

      教師:我覺得同學們的解釋是有道理的,同學們的這個想法對嗎?請大家翻開書第120頁,看看書上是怎樣介紹的。

      學生翻書后發(fā)現,自己的這個想法是對的。

      教師:請你按題中的要求,在按鍵上標出綜藝頻道、少兒頻道、體育頻道和電影頻道。

      學生完成后,抽學生回答。并讓學生用自己的上、下、左、右的手勢來判斷這個學生的作業(yè)是不是正確的,全班集體訂正。

      教師:現在同學們會填下面的括號了吧,自己把這道題填寫完成。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

      教師:同學們已經會用一些方向詞來描述一些物體的方向了,下面我們復習從不同的位置看物體。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121頁第8題。

      教師:你能判斷哪張照片是哪個小朋友拍攝的嗎?自己在書上連一連并想一想你是怎樣判斷的。

      學生作業(yè)后,抽一個學生的作業(yè)在黑板上展示,并要求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判斷的。

      指導學生說出拖拉機前面所對的小朋友拍攝到拖拉機的前面;拖拉機側面的小朋友拍攝到拖拉機的側面;拖拉機后面的小朋友拍攝到拖拉機的后面。

      教師:這就是我們說在站在物體的哪一面拍攝到的就是物體的哪一面,這就是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物體的方法。

      三、復習認識圖形

      教師:我們在這本書中認識了哪些圖形?

      學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教師:下面哪些圖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用多媒體課件出示)?

      學生判斷。

      教師:你是怎樣判斷它們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

      學生說自己的理由。

      教師:這些圖形中,哪兩個圖形最容易混淆?

      學生: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師:你是怎樣區(qū)分它們的呢?

      學生:長方形整個圖形要長一些,而正方形方方的,四條邊一樣長。

      教師:請同學們翻開書,用你們區(qū)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區(qū)分一下這些圖形中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圓?然后把這些圖形的個數填在橫線上。

      學生完成后,抽學生回答圖中哪些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全班集體訂正。

      四、復習認識鐘表

      多媒體課件上出示一個只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

      教師:我們學習了認識鐘表,你能在這個鐘面上指出時針和分針嗎?你是怎樣區(qū)分時針和分針的?

      學生回答。

      教師:對了,鐘面上細一些長一些的是分針,粗一些短一些的是時針。你知道分針和時針怎樣表示時間嗎?比如整時怎樣表示?

      學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轉動分針和時針,讓學生分別辨認3時、6時、8時、11時和12時。

      教師:幾時半又怎樣表示呢?比如2時30分?

      讓學生說出分針指著6,時針指著2和3的中間,就是2時30分。

      隨學生的回答,多媒體課件出示2時30分的鐘面。

      教師:是這個鐘面顯示的時間嗎?

      學生:是的。

      多媒體課件出示1時30分、5時30分、9時30分、10時30分的鐘面讓學生辨認。

      教師:我們還學習了大約幾時,哪種情況使用大約幾時來表達時間呢?

      引導學生說出快到整時了或者超過整時,但超過得不多的情況下,都可以用大約幾時來描述時間。

      多媒體課件出示4時55分、7時2分、8時58分、12時5分的鐘面讓學生辨認。

      教師:看來同學們都會認識鐘表了,下面請同學們用你們掌握的知識來完成第122頁第12題。

      抽學生一個一個地辨認,簡單說明自己辨認的理由,全班集體訂正。

      五、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從中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回答。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 篇5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P91-92認識整時

      二、教學準備:課件、學生每人一個學具鐘面。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關于“時、分、秒”這一內容,老教材(浙教版)在第五冊才出現,在新教材中分三個階段來編排,第一階段在一年級上冊。為什么提前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在生活中對鐘表的知識接觸早了。

      從學生的學習起點來看,在農村學校里,并沒有像有的雜志上寫的那么高。在一個50多位的班級里,有少部分學生認識整時,認識的也相當模糊,比如撥得時候把時針指向12,分針指向5認為是5時。這樣就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聽了一些《鐘表的認識》,總體的感覺是,照顧學生個性多了,但學習效果卻差了。囫圇吞棗式的只怕學生掌握的不夠多,只怕聽課老師說學生的起點不夠高,就讓幾個好生撐撐臺面;谝陨蠋c,把教學內容定位在認識整時上,半時的認識作機動處理。為此,我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會讀、寫時間(整時),認識鐘面結構(12個數字、時針、分針等);

      2、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學會珍惜時間,學會交流,學會分類。

      3、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合作意識、交流能力、探究能力。

      鑒于以上的目標定位,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基于“激活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控索、合作交流來解決問題”。為此,采取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1、教學過程活動化。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體驗。

      2、教學素材生活化。提供生活化的材料,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引入:

      1、創(chuàng)設情境,讀寫電子表:

      (1)在班級學生中找一個電子表,問:這是什么?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2)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出示電子表上的時間是9:00)在這里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除了剛才從電子表上知道時間外,你還可以從什么地方知道時間?

      生:鬧鐘、電視、手表、手機、太陽等。

      3、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研究像鬧鐘、手表這樣的鐘表。(板書: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的自主活動:

      1、(課前在教室周圍粘貼4--6個不同的鐘面)學生離開座位進

      行鐘表文化欣賞活動。(配以音樂)

      2、學生匯報。你們剛才發(fā)現了鐘面上的哪些知識?

      3、鐘表認讀活動。在這么多漂亮的鐘面(剛才粘貼在周圍的)中

      哪個你會讀?(學生有選擇地讀)

      4、再次觀察鐘面--閉眼想--回憶(出示,你能在上面添

      上什么,就是一個鐘面了)--劃一劃(你知道時、分針是往哪

      個方向走的嗎?)

      5、學生制作鐘面。(活動要求:①同桌同學先商量好撥什么時間;②誰裝分針,誰裝時針,分工好;③同桌同學再互相說說你撥的時間,最后把作品放在展示臺上來。)

      6、展示交流、評價。在這些鐘面中,哪些鐘面認識起來最方便?并說說是幾時,你是怎么看的?(如果出現整時以外的時間,待結課時或當場解決,視學生情況而定)

      7、找規(guī)律。哪根針指的方向有沒有一樣的地方?

      三、應用發(fā)展:(設了四關)

      第一關:火眼金睛

      第二關:我是小判官(對嗎?還缺什么)

      4時11時2時

      第三關:我演你猜(一生上臺做動作,如刷牙等,其余學生猜是做什么事情,是什么時間)

      第四關:認識“大千世界”

      1、你平時做哪件事情用的時間長?

      與與

      2、出示:(這是為什么?)

      3、想想畫畫:

      你能按規(guī)律畫出第4只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指向嗎?

      通過學生身邊的電子表引入,能拉近學生的心理距離,從簡單表示時間引入,也能體現從易到難的原則。

      為學生設計鐘表欣賞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鐘表奧秘的心理意向。

      通過看--想--憶--劃等活動,有助于學生對鐘表的認識。

      這道題的設計在于學生能對鐘面結構有深入的認識,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

      這兩組題中可以讓學生初步感悟時間的長短。

      本題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對今天學習的知識進行運用,能根據鐘面間的聯系,合理解決問題。

      五、教學片斷實錄:

      片斷一:

      師:除了剛才從電子表上知道時間外,你還可以從什么地方知道時間?

      生:......

      另一生理直氣壯地說:太陽。

      師為之一怔:你來說一說怎么一回事?

      生:因為太陽升起來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在爸爸買給我的書上看到的。

      師:真了不起,能從課外學到這么多的知識。不過,你能根據太陽知道準確的時間嗎?

      ......

      片斷二:

      師:你覺得這些鐘面(整時)有什么規(guī)律?

      生:都有時針。

      生:都有分針。

      生:還有12個數字。

      師:哪根針指的方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生:分針指的是一樣的,都指12。

     。ㄔ谝粋試教的班級中,學生更是瞪大眼睛觀察,無言以“對”。此時,師:分針指的方向有沒有一樣的地方?終于學生發(fā)現了......)

      六、教學反思:

      1、體現傳授與啟發(fā)的統(tǒng)一

      通過觀察,發(fā)現學生在生活中見到最多的是電子表的形式表現時間的,如電視、手機、電子表等,就選擇直接從電子表上的時間引入,更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同時也讓學生認識了這種簡便的表示時間的方法;當問到還可以從什么地方知道時間時,學生說太陽,因為太陽升起來了,就是早上,落山就是快晚上了。是啊,古代不就是這樣知道時間的嗎,多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那么做為現代的`人,怎樣知道準確的時間呢?因此認識鐘面顯得尤有必要,體現了學習數學的價值。

      2、體現教學的開放度與數學學習有效性的統(tǒng)一

      從學生的特點去研究,我們也不難發(fā)現,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畢竟是一個不成熟的學習主體。如果我們不加指導地放手讓學生去探究,學生也可能無所體驗,無所收獲;只讓學生暢抒己見而沒有教師的指導,也很難將學生的思維更上一個臺階。當學生觀察了鐘面后,通過看--想--憶--劃等活動不斷的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接著學生自己制作自己喜歡的鐘面,如何讓入學不久的學生學會合作,成為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做法是讓學生分三步走:①同桌同學先商量好撥什么時間;②誰裝分針,誰裝時針,分工好;③同桌同學再互相說說你撥的時間,最后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來。接著在學生展示作品的過程中,讓學生發(fā)現整時的規(guī)律的教學中,設計了三個問題:一是每個鐘面上有沒有相同的地方?二是哪根針指的方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三是分針指的方向有沒有一樣的地方?結果發(fā)現一年級的學生對第一層次的問題無從下手,第二層次剛好夠得著,第三層次的問題(片斷二中的試教情況)對一些班級的學生有明顯的效果。

      3、體現知識技能目標與發(fā)展性目標的統(tǒng)一

      現在的學生會說的多了,會做的少了。說的很好,但做的效果卻不近人意。如何在練習中體現雙基,又能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在這一課中,設了四關。主要讓學生學會認讀整點時刻,再通過判斷,運用鐘面上的知識;在“大千世界”中,通過生活情境的比較,體驗到時間的長短;通過早、晚9時的比較,滲透符號化的思想。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學習得主動,思維始終得到了發(fā)展,情感得到了愉快的體驗。

      執(zhí)教:梁孝科(溫州市蒼南縣龍港五。

      設計:梁孝科(溫州市蒼南縣龍港五小)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

      2、使學生學會看鐘表上的整時,會正確讀撥整時。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yǎng)學生遵守時間、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會認整時,會正確讀、撥整時。

      教具、學具準備:鐘面模型(教師、學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聽聲音,猜謎語。

      2、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猜謎語好嗎?師讀: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師:回答的真不錯,是鐘表。鐘表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時間,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它的作用可大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的組成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鐘表面上有些什么?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對鐘表面的認識情況。

      2、學生匯報

     、儆1~12個數字,并且這12個數字從小到大按順時針方向圍成一圈。

     、谟2根指針,長針和短針,長針叫分針細而長,短針叫時針短而粗。

      3、教師實物演示:

     、夔娒嫔线有12個數字(讓學生按順序數一數);

     、阽娒嫔嫌幸桓提,叫什么?(在鐘面上板書并讓學生跟讀)③有一根長針,叫什么?(在鐘面上板書并讓學生跟讀)。

      (三)、認識整時。

      你知道分針與時針是怎樣告訴我們時間的嗎?下面我們來認識時間

     。1)現在請同學們觀察書上91頁最上面的鐘表,誰知道現在鐘面上表示的是幾時?你怎么看出來的?跟同桌討論一下,你是怎樣認識整時的,整時的時候鐘面的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什么。

     。2)學生討論并匯報

      師:你是怎樣看出是7時?

      生1: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6,就是6時……

     。寒敺轴樦钢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請同學們用自己手中的鐘表模型,撥出7時,讓大家4人一組相互檢查一下撥的對不對,讓撥的不對的'同學說一說自己錯在哪里。

      (四)、鞏固練習:

      1、師撥表學生報時:

      現在我要觀察一下哪個同學眼睛亮、嘴巴巧,我撥鐘表你報時,搶答。

      2、師報時學生撥鐘表:

      咱們班的學生個個眼睛亮、嘴巴巧腦子轉的快,現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小手是不是很靈活,準備好你的鐘表我報時你撥鐘表。

      請同桌兩人互相檢查。

      3、課本92頁內容:

      請同學們趕快收拾好學具,快速打開課本92頁,請同學們獨立用兩種方法把圖中的作息時間表示出來。

      教師逐一批改及時反饋指導。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 篇7

      一、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數學一年級上冊84—85頁例題及想想做做。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說出鐘面的12個數,能指出分針,時針。認識幾時,能撥出幾時。認識大約幾時。能根據要求在不完整的鐘表上,畫出時針或分針。

      2、過程與方法: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情感與態(tài)度: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發(fā)展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

      三、教學重點:認識幾時和大約幾時。

      四、教學難點:畫出時針或分針

      五、教學準備:幾個自制鐘表,學生學具鐘表,課件,練習紙。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猜謎語:有個好朋友,會跑沒有腿,會響沒有嘴,它會告訴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請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誰?

      2、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

      鐘表可以告訴我們時間,我們認識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時間了。這節(jié)課,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鐘表。

      3、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

      1、看屏幕上的鐘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們的鐘表模型,上面也有數和指針嗎?

      2、有哪些數呢?我們從小到大一起數一遍。一共有幾個數?從幾到幾?(板書: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邊是幾?右邊呢?

      3、鐘面上除了1到12這12個數,還有什么?

      這兩根針一樣嗎?

      (長一些的叫分針,短一些的叫時針)

      板書:分針(長),時針(短)

      請你在自己的鐘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針,哪根是時針。小朋友之間互相說一說,

     。ɡ蠋煶鍪疽粋大鐘面),誰愿意上來幫我們找一找,哪根是時針?哪根是分針?

      4、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是怎么跑動的呢?

      仔細觀察針是怎么樣跑動的,你能用手比劃一下嗎?

      三、認識整時

      1、通過剛才的學習,小朋友們已經認識了鐘面上的數和時針、分針。那么怎么利用他們來看時間呢?

      2、喜洋洋看中央臺的新聞聯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節(jié)目?誰知道它什么時間撥出?(晚上的七點撥出)在數學上,我們一般把7點稱作7時。

      板書:7時。

      3、課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飯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們幾時吃中飯?。

      板書:11時。

      4、播放:喜洋洋運動

      喜羊羊下午4時在做運動。

      5、這里有3個鐘面,你能把他們和所表示的時間擺在一起嗎?

      為什么這樣擺?

      分針指在哪個數上?

      6、如果分針還是指著12,時針指著8,那是幾時?8時。如果時針指著5呢?5時。

      7、誰能用一句話來告訴大家,我們以后怎么看時間呀?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8、出示板書: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9、下面就利用我們的發(fā)現,來看看這幾個鐘

      課件出示3個鐘表。說說這三個鐘表分別是幾時,為什么?

      學生用“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來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樣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課件播放:7時刷牙,

      8時讀書,

      9時做操,

      12時吃飯(我有個問題問大家,剛才的鐘面上都有兩根針,這兒為什么只有一根針呀?是一根針嗎?認為不是的舉手,那怎么就見到一根針呀?)12時的時候,兩根針重合在了一起,時針有點短,被分針擋住了。實際還是幾根針?

      6時看電視,6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有什么變化?形成了什么?一條直線。當6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形成了一條直線。

      9時睡覺。

      11、課件比較都是九時的兩幅圖

      都是九時,為什么一個是在做操,另一個是在睡覺?

      一天中有兩個9時,我們的時針一天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就有了兩個9時。

      12、(動手撥鐘表)

      1、現在老師想在鐘表上撥出4時,誰能幫我這個忙?

      請一位學生撥鐘表,并介紹方法,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4,是4時。

      現在請大家像他那樣,在自己的鐘表上播出4時。

      2、練習撥出整時

      四、認識大約幾時

      1、大家喜歡看課外書籍嗎?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懶洋洋今天相約去圖書館看書。他們約好下午這個時間在圖書館見面。(出示3時圖)

      喜羊羊早早做好準備,當她來到圖書館,看到鐘面是這樣的,她遲到了嗎?

      懶羊羊睡了個懶覺,急匆匆地來到圖書館,看到鐘面是這樣的,她遲到了嗎?

      像這樣,3時不到一點,或者3時超過一點,接近3時的,我們就說是大約3時。

      2、課件出示三個鐘表:大約8時,大約9時,大約5時。

      這些鐘表要怎么認讀呢?

      學生逐一回答,并說出為什么。

      五、鞏固拓展,升華知識

      1、這節(jié)課,大家和老師一起學習,有什么收獲?

      認識分針和時針,鐘表上的12個數字。認識了幾時,大約幾時。

      2、鐘表的樣子有很多種,我們一起到鐘表店去看一看吧

      3、電子鐘

     。ǔ鍪3個電子鐘表)

      這個鐘表上的時間你們會讀嗎?點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學生認讀三個鐘表上的時間。

      只有12、3、6、9的的鐘表,

      這里的12個數沒有都寫出來,你們知道顯示的是幾時嗎?

      3、這些是鐘表店的鐘表,他們壞了,你們能幫忙修一下嗎?

      現在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根據要求給這些鐘面畫上時針和分針。

      在畫之前,有沒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點什么的?

      4、學生展示作品。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鐘表》教案02-24

    認識鐘表教案04-22

    《認識鐘表》大班教案11-14

    認識鐘表大班教案11-15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05-23

    小學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05-12

    (優(yōu)選)認識鐘表大班教案08-28

    一年級認識鐘表教案7篇05-14

    《認識鐘表》教案15篇[優(yōu)秀]08-04

    認識鐘表教案15篇[集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