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驗交流材料杜威藝術即經驗讀書筆記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經驗交流材料杜威藝術即經驗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經驗交流材料杜威藝術即經驗讀書筆記1
杜威曾被贊譽為20世紀最杰出的三大哲學家之一,他的實用主義哲學理論在世界哲學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端囆g即經驗》是他的美學專著之一,也曾經有人說過,《藝術即經驗》既代表了杜威的美學觀點,也反映了他的哲學觀點。這本書在美學研究領域是一本相當有分量的著作。
實用主義美學始于>,又"在他那里終結"。杜威的思想,開始于一個概念——"live creature",翻譯為"活的生物"。要考察一個人思想的意義和地位,我覺得有兩個標準,第一是看他相比他的前人,思想是否有創(chuàng)新性的東西,第二要看從今天的角度來說,他的思想有沒有意義,有什么樣的意義。
先就第一個問題開始討論。杜威和以前的哲學美學家相比,他以"活的生物"為基石,創(chuàng)造了他的一元論哲學。柏拉圖提出理念世界與物質世界的對立,亞里士多德提出形式與質料的對立,笛卡兒提出精神與肉體的對立,康德把世界分為本體和現象界,這些以前的哲學家把世界看成是對立的兩個部分,是所謂二元論。杜威并不是一元論的創(chuàng)造者,黑格爾也曾認為世界的精神和物質最終統(tǒng)一于精神,也是一元論者,不同的是杜威認為,二者統(tǒng)一于"活的生物",他把達爾文主義自然主義引進來,避免了陷入黑格爾的唯心主義。也就是說,相比與以前的這些哲學美學家(美學曾經從屬于哲學,后來獨立出來),杜威的思想還是有其創(chuàng)新性的,但是我認為,杜威把世界最終統(tǒng)一的歸宿具有片面化的傾向,世界最終應該還是統(tǒng)一于物質的,"活的生物"固然是物質,但只是物質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個方面。
第二就是探討杜威思想的意義。就其美學思想來說,杜威最杰出的貢獻是從經驗的`角度去審視美學,尋求美學的特性,并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藝術哲學家的任務,是恢復和建立經驗的關系。"這里面有兩層意思,一是恢復,他認為藝術哲學家應該恢復藝術品與日常生活經驗的關系,以前人們以為藝術創(chuàng)造僅僅與藝術品經驗相關,而忽視了日常生活經驗的關系,杜威認為日常生活經驗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與藝術品經驗組成了藝術創(chuàng)造的動力和來源,與此同時,杜威認為還應該恢復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的關系,高雅藝術和通俗藝術分野,前者將曲高和寡,后者將失去品位,他認為應該恢復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的關系,兩者應該和諧共存并相互聯(lián)系和補充,這是"恢復"的兩個方面。第二層意識是建立,通過上面的兩個恢復,建立美學藝術與實用藝術(技術藝術)的關系,也就是說美學藝術最終還是應該回歸到實用的經驗上來,"經驗"是杜威哲學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美學思想和核心。
杜威對于藝術最終的目標,提出了一個"烏托邦"的設想,他認為應該使藝術從文明的美容院變成文明本身。這樣的觀點一方面表明了藝術的功能并指出了藝術功能為目的服務的關系,是積極的,但另一方面他僅僅把藝術功能局限于文明,又是片面的。
讀完全書,杜威的美學思想可見一斑,他的以經驗為基礎的實用主義美學,從誕生之起就一直處于爭論之中,我想,各取所需,也未必是一件壞事情。
經驗交流材料杜威藝術即經驗讀書筆記2
杜威在《藝術即經驗》一書中談到了"一個經驗"(an experience)的概念,并將之界定為:"我們在所經驗到的物質走完其歷程而達到完滿時,就擁有了一個經驗。"該界定顯示出"一個經驗"至少具有兩重含義。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歷程"。二是圓滿性,即"達到完滿"。完整性和圓滿性共同構成了"一個經驗"的內涵。
應該說。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大多能尊重幼兒對完整經驗的需要,比如給幼兒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讓幼兒唱完一首歌,幫助幼兒完整地經歷一次科學探索活動,等等。然而,不少幼兒園在追求幼兒經驗完整性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幼兒所獲經驗的圓滿性。
例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會不斷地催促幼兒完成其作品;為了在活動結束時讓幼兒得出答案,教師會縮減探索的時間,給予幼兒過多的直接幫助。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表面上看來,教育活動是完整的,教師引導幼兒獲得了完成某一個教育活動任務的經驗,但這種經驗卻是膚淺的,不具有累積性。在有限的時間內試圖完成一個完整的任務,常常會在關注幼兒經驗完整性的同時,以犧牲幼兒經驗的圓滿性為代價。
那么。如何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使幼兒獲得的經驗既完整又圓滿呢?
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過于龐大的"一個經驗"分解為一個個小的"經驗"。比如。要讓幼兒了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讓他們通過幾次活動分別來探索水的顏色、味道、流動,物體的沉浮等不同特性。對一首歌曲的學習,可以通過體驗理解歌詞、初步學會演唱、歌曲演唱與表演、音樂游戲與創(chuàng)造等幾個層層疊加的活動分步驟地逐漸達成。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每一次都獲得了相對完整的一個小的"經驗"。而每一個小的"經驗"的不斷累積便構成了既完整又圓滿的一個大的"經驗"。這就好比我們成人在讀長篇小說和看電視連續(xù)劇時的經驗歷程模式。
二是留白。留白是國畫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構圖方法,以收到虛實相映,形神兼?zhèn)涞乃囆g境界。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動設計時間歇性地預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學安排的時間。有了在活動設計時有意識的留白后,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才有可能從急迫的`教育任務中脫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來觀察、分析幼兒:當教師意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活動計劃不一致時,才能根據幼兒現場的反應調整教育計劃,切實追隨和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使他們通過活動獲得深人、滿足的體驗。
三是時間。充足的活動時間是幼兒獲得高質量經驗的條件。要讓幼兒的經驗完整和圓滿,教師必須學會放慢腳步,善于等待,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按自己的步調進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動時間,教師才可以不急于讓幼兒獲得某個既定的結論,幼兒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尋找結論,自己發(fā)現和修正錯誤。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幼兒才會體驗到挫敗與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動、喜悅、失落、難過等各種情緒,幼兒所獲得的經驗才會是飽滿、充實的,并在與原有經驗的匯聚中成為推動幼兒成長的重要力量。
【經驗交流材料杜威藝術即經驗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新課改經驗交流總結07-16
家庭教育經驗交流心得08-25
經驗交流心得體會12-15
教師經驗交流心得05-24
考研經驗交流會活動總結11-10
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總結07-17
班主任經驗交流活動總結10-21
學習經驗交流會活動總結11-20
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總結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