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典故故事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典故故事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典故故事讀后感1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從前有個故事叫《安貧樂道》,這個故事講了原憲聽了孔子的話,要在怎么貧苦也要讀書,沒有多余的財富是貧苦。子貢卻只要財富,但他聽了原憲的話,只是慚愧的'離開了。這個故事講到了:如果是富有與貧窮,都想要富有。但是有道德,愛學(xué)習(xí),讀書才是最重要的。
還有個小故事是《佛會知道》,這故事就講,做人要誠實,就算老板不會發(fā)現(xiàn),但是佛也會知道。所以我們要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的做人。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事:那一次,朋友說她的水彩筆用完了,就去向她的好友去借,她的朋友本想,算是朋友的份上,借她用幾天吧。誰知道她“一用不復(fù)還”。這個故事就講了,雖然一個水彩筆不值多少錢,但也是用錢買的,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
以后,我看見了這樣的人,便去對他說,要做個君子,學(xué)會講道德。
典故故事讀后感2
《在陳絕糧》是一個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主要講的是孔子剛進陳、蔡邊境之時,忽然鼓聲四起,殺出一隊不攻、不殺、不放路的人馬來,堵住孔子的路。原來陳君得知孔子走了,為自己沒中庸孔子追悔莫及。于是決定派兵圍困,比孔子一行返回陳國。被圍困的'第二天,孔子師徒的糧食便吃完了。到后來的幾天,孔子師徒就地拾柴,燒開水充饑。在這饑餓難忍的日子里,子路問孔子為什么賢才不得志、善良遭惡報?又問君子處境困窘時應(yīng)該怎么辦?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別是什么?孔子一一做了答復(fù),告訴弟子要堅定不移地追求信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通向成功的道路布滿了荊棘,充滿了數(shù)不清的艱難與困苦、辛酸與煎熬、最要緊的關(guān)頭、最危險的時刻、最難以忍受的折磨往往就是成功的臨界點,放棄它,就是放棄了成功;超過它才能柳暗花明。
克洛克創(chuàng)辦麥當(dāng)勞的故事又向我們表述了每一個人都要有一顆恒心,只要堅定自己可以做一個強者的信心,樹立遠大理想,做到失敗面前不低頭,挫折面前不氣餒,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相信你一定會活得更精彩!
【典故故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經(jīng)典故事《會飛的箱子》中班語言教案04-03
典故作文300字(經(jīng)典)04-16
典故作文300字08-11
紅色經(jīng)典故事演講稿02-09
精選典故作文300字10篇08-28
精選典故作文300字9篇12-06
【精選】典故作文300字三篇07-08